《官鼎》第三百九十三章[2]

官鼎最新章节目录
   度警惕,他在做县长的时候,几个副书记并没有和自己保持高度一致,现在他们却串通过一样,步调如此一致。
    于秋林抬手看看表,已经十二点半了,忙借机说:“就先开到这儿吧,下午大家再分头讨论,写出研究报告,并连夜形成修改意见,报上来审批。散会吧。”
    于秋林挥了挥手让大家走,但他自己一动不动稳稳当当坐着,没有丝毫要离开的意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李家涛笑了笑,转身就往外走,其他人也赶紧跟上。
    等会议室就剩下于秋林和王莉的时候,于秋林猛地一拳头砸在会议桌上,把压抑着的沮丧和失意发泄了出来,这是于秋林从政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今天,于秋林觉得自己很憋屈很窝囊。
    王莉见状,赶紧凑了过来:“先去吃饭吧,身体要紧。”
    于秋林却是说:“你去忙吧,让我冷静一下。对了,给我拿根烟。”
    王莉拉开小包,掏出一包精致的女士烟,连同打火机一同放下,默默地离开了。
    烟雾缭绕中,于秋林思绪翻飞。在罗湖,既然有过于秋林时代,自然也可能出现李家涛时代。世间的万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于秋林需要观察,需要保持某种状态的平衡。守候打破平衡的时机,这是高明政治家的惯常做法:顺势而为。
    卢清华这几天又围着罗湖县城转了几圈,他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里的开发都是最优价值的。
    蒸水河南是居民区,再往南是罗湖的一些党政部门以及老商业区。而河北的这一段,有学校,县委党校以及职业技术学校。
    蒸水南北只有两座桥,相聚有两公里,给河两岸的学校带来了很多不便。沿着蒸水南北岸的是宽宽的河堤,杂草群生,非常荒芜,这一带的治安环境也非常糟糕。
    几个学校都准备朝蒸水南岸的开发区转移,这里的低价向当地。
    卢清华把那条长长的河堤北岸步行了一趟。从一个职业房地产商的角度来看,他认为面临的机遇非常好,要赶紧把这块地拿下来,否则夜长梦多。
    仲春三月的罗湖,桃树的枝条上已经初现嫩红的花蕾,给春天带来一种别样的清新。卢清华斜躺在小车里,望着窗外的景象,心情一点点舒畅开来。在京城和深证,机会多,竞争自然也激烈,而且利润率相对以前也小了很多。
    在他看来,眼下的罗湖,可以说处处有黄金,低价,劳动力%……最主要的是地方政斧发展经济上的压力,这些因素加起来,简直就是给了他卢清华一个天赐良机啊。
    卢清华望着春天的蒸水河,似乎感觉到他生命中新的春天已经来临。
    经验告诉他,这十公里的河堤整固硬化,大约需要一个亿,但从河边到河堤的平均一百五十米,就能出来两万亩地。沿河堤征用五十米,大约可征地六千亩,每亩地要不超过五万元,有三个亿足够了,这样河堤为路,河岸边到河堤栽树栽花搞绿化,地被这五十米宽搞商住楼,再投入两个亿就可以启动。艹作好的话,收入将不少于二十个亿,当年轻轻松松赚回三个亿以上。
    用这三个亿在罗湖搞标志姓建筑,诸如会展中心,无星级宾馆,办个学校什么,也算是给罗湖留下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东西。
    真是越想越美,越想越得意,卢清华脚下就像踩着风一样,整个人都轻飘飘了。
    想了想,卢清华就拨通了李家涛的电话,两个人寒暄一阵后,卢清华就说:“我对这块地很满意,决心也下了,希望县长大人能接见一下。”
    李家涛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很是爽快地说:“只要你下决心了就好,我马上带有关部门过去,咱们就在河堤开现场办公会。
    挂掉电话,不到半个小时,李家涛就领着一众负责人赶了过来。
    卢清华也不由暗自惊叹,李家涛干事情居然如此雷厉风行,心中对这个年轻的县长倒是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卢清华把他的想法向大家介绍了一遍,最后说:“我估算了一下,一期工程大约需要十个亿,二期工程包括会展中心大约十五个亿。今年可以完成一期工程,三年内可把二期工程全部完成。项目名称我初步考虑了一下,叫做“罗湖名城”,不知道李县长意下如何?”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