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鼎》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鼎最新章节目录
   李家涛万万没有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去拜访楚南省省委副书记高东阳,高东阳的电话却打来了,还带来了令他惊讶的消息。
    “高书记,您好,请问有什么指示?”李家涛很是恭谨。
    “家涛啊,你的事情今天上了省委常委会,组织决定让你到小湘市罗湖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兼任代理县长。文件年前就会下发,省委组织部可能会通知你来省委谈话,我先给你透个底。”高东阳笑呵呵地说。
    李家涛心里一惊,苦笑了一声:“谢谢高书记对我的关心与帮助,到了新岗位,我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绝对不辜负您对我的信任。”
    “这就好,这就好!”高东阳笑了起来,“今天就这样了,等下次有机会见了面再细谈。”
    “好的,好的。”李家涛也只能如此回答。
    ————分割线————小湘市罗湖县的县委书记于秋林在市里的工作会议上被小湘市的市委书记苟天给当众训斥了一顿,觉得很没面子,回到罗湖县后,天天喝酒,酒醉后就发火,弄得周围的工作人员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
    罗湖县的县长于达丰和于秋林是同乡,按照辈分应该叫于秋林为叔叔。别人能躲,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躲。
    眼下,需要立即贯彻小湘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说,红河罗湖段的治理工程,省水利厅已经批复下来了,现在急需把二十个标段的招标工作做完,然后马上动工,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任务。
    现在,水利厅是一天一个电话,催要招标方案及招标的进展情况。
    于达丰知道,于秋林很霸道,常委会上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现在的问题是常委会必须开,这个工程一定不能再拖下去了。
    自从上次的市委工作会议上于秋林被市委书记苟天给公开批评后,一些乡党委书记和县直的局长都对他说,你的机会来了,你不能再软下去了,跟于秋林对着干吧。
    于达丰也琢磨着,弄出点成绩才对得起罗湖县的父老乡亲,也对得起自己的县长位置,弄得好了,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接替于秋林。
    想到这里,于达丰就一反常态主动拨通了于秋林的电话:“于书记,我是达丰,水利工程的事情需要开常委会定一下。“于秋林酒醉心不醉,他觉得自己县委书记的地位遭到了挑战,便冷声道:“县长办公会你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吧。不过,开常委会还轮不到你这个县委副书记来说。”
    于达丰遭了抢白,气势上马上矮了三分。想了想,于达丰又咬了咬牙:“这件事情是大事,省水利厅的领导已经打来了好几次电话过来,三天两头催进展,这件事情按照惯例应该由常委会定,不是县长办公会能定的。”
    “那就开吧,我不信在常委会上能翻天。”于秋林气势十足。
    开常委会的时候,于秋林朝主席的位置上一坐,眼神威严地看了一圈在座的各个县委常委,说:“前几天在市里的会上,苟书记批评了我几句,有人就认为我不行了,有些干部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算什么,县委书记在市委书记面前就是儿子,老子打儿子骂儿子是应该的,打时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萝卜菜,你们还没有这个挨批评的机会呢。我告诉你们,苟书记的岳父是我表大伯,省委的高副书记是我大学恩师的儿子。我十六岁当民兵营长,十八岁当大队支书,这三十多年,我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清查三种人你们都知道吧,那样的厉害也没有整倒我。哼哼,别一个个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对了,达丰,你不是说有个工程吗?你先说说。”
    于达丰忍着一肚子的火气:“红河罗湖段的治理,经过县政斧的多年努力,在市水利局,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终于批准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投资一点五亿,其中国家拨款七千万元,以工代赈八千万元。这相当于说,在治理红河罗湖段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县财政和老百姓出一分钱。”
    于达丰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常委们也开始窃窃私语,看得出大家都认为这是件大好事情。看到这里,于达丰觉得自己这两年的辛劳没有白费,不自觉有些得意,说:“这两年,县政斧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管农业的魏副县长亲自抓落实,跑省城进京城,终于把项目给弄回来了。”
    “别扯远了。”于秋林却是很没礼貌地打断了于达丰的话,粗鲁地说:“这不是庆功会。”
    于达丰先是一愣,继而恢复了常态:“因为不让我们投钱,省里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他们建议这项工程再全省公开招标,邀请全省有工程潜质,有实力的单位竞标,争取最大限度地把工程造价降低,把工程质量提高。”
    于秋林听到这里,不屑地说:“你一个毛孩子,知道什么,?异想天开!哪儿有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好事情。这样吧,为了加强领导,这个工程由县委主抓,我任组长。这件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
    于达丰一楞,大部分常委也是面面相觑,只有常务副县长说了句“没意见”,接着,其他常委也只好挨个表态说“没意见”。
    会议结束后,县长于达丰大病了一场。而于秋林抢得了头彩,他让县电视台专题宣传红河治理工程,宣传他任组长时发出的县委文件。
    渐渐地,于秋林在罗湖县更加霸气十足了。
    这天上午,于秋林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哥,我明天来罗湖,莉莉。”
    于秋林立马神采飞扬起来,想起而来与莉莉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幕,心痒痒的。
    想着王莉美妙的,于秋林觉得自己应该去省城机场迎接她,同时让省水利工程公司在罗湖建个办事处,由王莉当主任,把红河罗湖段改造的工程接下来,肥水无论如何都不能流入外人田。
    和王莉折腾而来好几个晚上,于秋林乐不思蜀,曰子过得很是惬意。
    可没想到,去市里开会,于秋林又被市委苟书记给训斥了一顿。
    王莉见于秋林回来后满脸晦气,一言不发的样子,知道他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便赶紧跑过去接过了他的公文包,然后给他倒上一杯热茶,挽着他的胳膊,把他扶到了沙发上,甜甜地说:“亲爱的,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说说吧,说了心里舒坦一些,别老憋在心里。”
    望着身边这个风情万种的漂亮女人,于秋林下午挨训的气消了一大半,于是,他气哼哼地把下午被市委书记苟天训斥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苟天真不像话,依仗着自己官大侮辱别人,简直就是军阀做派!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居然搞侵犯别人人权的事情。咱们坚决不能饶了他。”
    “宝贝,没事,真的,我以后绝对不会放过这个阎王。”于秋林一边抚摸着女人丰满的乳房,一边吻着女人的耳垂,笑着说。
    王莉被他搓揉得实在难以自持,便紧紧搂住了于秋林的腰部,于秋林也同样紧紧地抱住了王莉,两个人又滚到床上去了。
    一阵缠绵过后,王莉就说:“我这次回来,除了完成你安排的水利工程外,还有一件事情。我原先不想和你说,怕影响你的政治前途,现在市里搞招商引资,我觉得是个机会,一来可以给你带来政绩,二来可以借机捞点外快。”
    “什么事情,快说。”于秋林眼神一亮。
    王莉就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的县城里时兴搞商贸城,都是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建设,房子卖得快,利润也很大。咱们要是在县城的十字街也建设一座商贸城的话,肯定能赚大钱。”
    “这个项目,恐怕先期投资不会少吧。”于秋林这下有些迟疑了。
    “前几天,常务副市长刘建峰的干儿子齐大伟找到我,说前期资金由他提供。他和刘市长算一份,咱们也算一份。正巧刘市长的对应点就是罗湖县,你不妨和刘市长商量一下。”
    “好。”于秋林一听可以和常务副市长刘建峰建立关系,很是高兴,马上拨打了刘建峰的电话。
    “正巧我在和齐大伟一起吃饭呢,你们快过来吧。”刘建峰很是爽快地说,让于秋林心里一喜。
    ————分割线————于秋林在罗湖县每次召集常委会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前两个小时通知过,最多只是提前一个小时让办公室打电话知会大家一圈。待通知完后,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悠闲地抽着烟,喝着茶,等人到齐后再由秘书请他上三楼的会议室开会。
    即便这样,加入碰到一两个因接到通知晚而迟到的常委,他就会立即大发雷霆,当众把人家骂个狗血淋头。
    于秋林正悠哉乐哉喝着茶的时候,秘书敲门进来了:“书记,时间到了。”说完,秘书拎着于秋林的公文包,端着于秋林的水杯,跟在于秋林的屁股后面,慢慢地从二楼往三楼走去。
    于秋林在自己的位置坐定后,眼神威严地扫了会场一圈,又用命令式的口吻说:“开会了。今天就一个议题,商贸城的拆迁问题。在常务副市长刘建峰同志的直接指导下,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已经原则上争取到了全国小商品示范城的试点项目,吸引了京城方面两个亿的建设资金。京城的这家公司是很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具体建设由市永辉建筑总公司承建。下面先由分管副县长常碧冲介绍基本情况,由永辉公司的齐总介绍拆迁的相关事宜。最后大家讨论一下,尽快把事情定下来。时间就是金钱嘛。”
    常碧冲就说:“进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在于书记的直接领导下,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从京城谈来了两个亿的建设资金,现在已经到账的有两千万元,在县农业银行里存折呢。根据建设项目的安排,需要在县十字街以东,县公安局以南,县财政局以西,县土地局以北,划拨一百亩土地,建成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百货市场。按照于书记的指示,我们必须年后马上动工,明年五一节开业。时间紧,任务重,于书记要求边拆迁,边规划,边报批,边施工。”
    于秋林马上插话说:“中部崛起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齐总,你谈谈如何具体实施拆迁计划吧。”
    齐大伟笑着说:“我已经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拆迁队,铲车十台,挖掘机十台,运输车三十辆。只要政斧一声令下,我们立即奔赴战场,保证半个月内完成拆迁。”
    县长于达丰忍不住说:“我觉得这个事情需要从长计议,我们先前的这块土地是居民区,没有规划成商业用地,如需改用,需要报批。再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