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鼎》第三百三十六章骨子里的冷漠[2]

官鼎最新章节目录
   都身兼省人大主任一职,因为这样才可以真正让党的意志得到体现!
    可直到徐兆国因病住院,宋庆明跑了京城两趟,最终也没有得到身兼省人大主任的确切消息。在官场上,敏感时刻如果得不到确切消息,那这件事基本上就意味着已经黄了!
    更让宋庆明觉得郁闷的是,他感觉自己这个省委书记,越来越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要管理的事情细微到了行业的每一个敏感的神经末梢。
    徐兆国一死,宋庆明这个省委书记刚忙完经济会议,后脚又要去探望徐兆国这个省里老人大主任的遗孀。
    一般省里有领导过世,省委书记和省长是要去探望的,而主要的治丧工作都是要由省长来定夺,比如邀请哪些领导,领导的名字的排序如何定等等,很多琐碎的事情,应该由省长过目才对。
    可宋庆明不想让省长赵东方太出风头,而赵东方似乎也有不想参合徐兆国丧失的意思。
    让宋庆明气闷的是,像这种事情,都是由省委秘书长代劳才对,但在楚南省,却有着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习惯:一切都请一把手来定夺!
    往好了说,这是体现领导班子重视离任的老领导,其实还不是没有人愿意出来承担责任,遇到事情底下人就习惯了将问题逐级向上转嫁?
    宋庆明一直想刹刹这股风气,每个职位的人员都应该有负责任的勇气,问题都交上来了,还要底下那么多职位干什么?
    可是今曰的宋庆明虽然贵为省委书记,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身心憔悴不堪!
    宋庆明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说楚南省这个尊重老领导的惯例不好吧。时至今曰,宋庆明算是狠狠体会到了省长赵东方的咄咄逼人。而更让宋庆明觉得透骨子寒冷的是,省委副书记高东阳和常务副省长刘德明也是今非昔比,很少向他这个省委书记回报工作了!
    一个省委书记,掌控不了省委常委会,毫无疑问是一种深切的悲哀!
    宋庆明也只能违心地表态,自己没有多余的想法,很多老领导他都相当熟悉,由他来牵头最合适不过。也的确是这样的,下面的让你把名单拿上来,宋庆明总能指出哪里不合适,哪里欠妥当!
    宋庆明能够对老干部这么熟悉,自然与他担任楚南省省委书记多年有关,也与他的一个叔叔曾经当过一个中央部门的领导有关联。
    很多领导都是他叔叔当年的下级,小的时候宋庆明就很熟。每一次部里老领导的追悼会,都是与那些叔叔伯伯的集体见面会。而那些叔叔伯伯往往也很热衷于给他指点一二,更热衷告诉他谁的排名略微靠前了,谁应该排在更后面才是。
    这是宋庆明一个优势,就是在老领导中口碑不错。这也是他的一个劣势,老领导的印象中他一直是个孩子,孩子可能就离领导的形象远了很多,更何况是省委书记这样的封疆大吏呢。
    最近,宋庆明也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貌似有人在做他这个省委书记的手脚!当然,这些消息都是小道消息。小道消息不听是不可能的,遇到关键时刻更是如雷贯耳。不是一个人和你说,是听到风就当雨地老被人们,像是排着队一样和你说。
    宋庆明就想:“自己这个省委书记当的,上要想着中央领导是否满意,下要想着底下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能不能交口称赞,很像还要看省委其他常委们能不能配合,互助!
    想当好一个父母官,不但要低头做事,还要抬头看风向,竖起耳朵听消息!
    老人大主任徐兆国的遗孀也是一位老革命,老大姐在遗体告别仪式过后并没有太悲伤,说是老主任为革命奉献了一声,辛苦一辈子没有留下一个污点,这就是伟大和光荣的一生!
    宋庆明本来最头疼的是遗孀找自己诉苦,说什么流了一辈子汗,如今就剩下看别人先富起来而自己只有流泪的份儿。
    这位老大姐倒是异常坚强,找到宋庆明的时候说的居然是现在省里的干部太不务实了,很多工作都做得很不到位,悼词写得马马虎虎,居然还有错别字,老主任很多业绩都给遗漏了!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