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大圣》正文卷第210章下阴邑江!(6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2]

白骨大圣最新章节目录
   动物的说法吗,如果我打死它,会不会坐牢?”
    “小兄弟算了,反正那块绿豆糕太干巴巴,老道我也不咋爱吃。”老道士拦住晋安。
    老道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他能一直囫囵完整到现在,除了人老成绩,看透了人心复杂与人情世故外,还有息事宁人,不想招惹仇怨的为人处世方法。
    那小猴砸见老道士主动认怂,开始得意洋洋的吃起爪子里的绿豆糕。
    结果吃到一半,因为太干,这小猴子差点被噎得憋过气去,它气得吱吱叫暴跳如雷,把手里绿豆糕摔烂在地上。
    晋安幸灾乐祸大笑。
    小猴砸听到晋安的幸灾乐祸笑声,它恶狠狠瞪向晋安,急得抓耳挠腮,在朝晋安龇牙咧齿吱吱怒叫。
    晋安可不会怕了一只小猴砸。
    他眼神斜睨,冰冷瞪回小猴砸。
    这小猴砸敢再来招惹他们,他保证一定会抡起来过肩摔,教教它什么叫社会的毒打,到时候连它的熊家长都救不了它。
    如果不是老道士拦着他,他早把这熊猴子抡起来过肩摔了。
    “小兄弟啥是保护动物啊?”老道士这时候好奇问道。
    木讷寡言的削剑也看过来。
    晋安想了想,回答道:“在我们老家,大概意思就是那些在人多地方不方便猎杀,在人少地方很快就会命不久矣的动物吧。”
    “当然了,保护动物有好有恶,就跟人也分好人和恶人一样,但好人不长命,坏人祸害千年,所以才要保护好的事物不受欺凌。”
    老道士哦了一声。
    “徒儿明白了,抢我三师弟东西的猴子必须死。”削剑平静接了一句话。
    他木讷细嚼慢咽着手里的茶叶蛋。
    晋安一愣。
    然后听乐了。
    三人说说笑笑,把人生中的苦,当作苦中作乐。
    ……
    随着离子时越来越近,府尹大人和都尉将军的身影,从龙王庙内走出里,可让人意外的是,两人身边除了跟随着几名下了战马的铁骑卫外,空空如也,哪里有什么小旱魃?
    按照大家原本的设想。
    那小旱魃应该是用一口棺材盛着,或是被什么器物封印着才对啊。
    这时,府尹和都尉一起走向龙王台边缘,站在圆月下,往江面上遥望。
    “难道在江面上有什么吗?”
    大伙也都跟着来到龙王台腐朽脱漆厉害的木栏杆旁,眺望脚下阴邑江。
    龙王台距阴邑江落差有数十丈高。
    人站在这么高的地方,除了高处不胜寒外,江面上什么都看不到,黑咕隆咚一片幽黑。
    “都尉将军,你说的小旱魃到底在哪里?”
    那名面目丑陋的背尸匠老汉,吧嗒吧嗒的急促抽着旱烟,迫不及待的喊道。
    他只在祖上笔札里看过有关于旱魃的记载。
    真实旱魃长啥样,他们几代人都无缘见一面,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怎么能不焦急期盼呢。
    其他人也都附和着,问小旱魃在哪里?
    马上就要到阴极阳生的子时了,怎么还不见阴邑江断流?
    面对大伙的催促,都尉抬头看看头顶夜色,推算了下时辰后,说道:“不急,应该马上就要开始了。”
    马上就要开始了?
    开始什么?
    就在大伙疑惑不解时,忽然,有人手指向黑黢黢的江面,大喊道:“快看,江面有火光,好像是有一艘船只破浪而来了。”
    晋安闻言,转头望去。
    他目露讶色。
    果然在夜色漆黑的江面上,正有一点幽幽火光摇晃,在轰隆隆奔腾的湍急江水中,从府城方向逆流而上,朝龙王台这边越来越近驶来。
    随着火光离近,晋安才看清。
    那火把不是船只,居然是一只简陋木筏。
    木筏上有一口石椁、一盏鸡骨灯笼、一张法坛案桌、法坛上摆满了用来做法事的香炉蜡烛线香等、以及桅杆上挂满了七十二色的经幡。
    那些经幡上用朱砂写满了道家经文,因为距离太过遥远,具体无法看清写的是什么经文,应该就是道门的镇压或驱邪类经文吧。
    而在寒江石椁上,端坐着一位道长。
    可惜因为距离遥远,再加上那人戴着张面具,身份来历神神秘秘,谁也不认识这位神秘道长。
    众人目露沉吟之色。
    看来府衙除了请动他们这些民间驱魔人,也有自己的底牌,也有自己的另有打算。
    有些隐秘并未如实全部告知他们。
    就是不知道府尹和都尉是从哪里请来的这位神秘高手,能在滚滚寒江中逆流而上,难道是特地从京城请来的玉京金阙高手?
    这武州府府尹看来也不简单。
    居然连京城玉京金阙的高手都能请得动。
    “小兄弟,看来这位道门高手,跟我们还是亲戚哩,嘿嘿,是我们正一教天师道的高人。”老道士偷偷跟晋安说道。
    晋安默不作声的轻轻点头。
    正一道也可以称天师道,主要是画符念咒,斩妖除魔,驱邪祈福禳灾等为主。
    像五脏道观、老道士、眼前江面上驱赶小旱魃而来的神秘道士高手,则全都是正一道。
    也就是天师道的人。
    天师道里名气最大的,当然茅山派、龙虎山了。
    至于全真道,一心炼丹问道,白日飞升成仙,不游走人间,不过问俗世。
    道教本来就已经够清心寡修,隐世潜修了。
    这全真道隐世更深。
    “大家可知道,为什么这动用旱魃能力,要选择在子时和水上吗?”都尉看着遥遥驶近的木筏,负手背后,身影挺拔如剑脊插入深邃夜空,沉声开口道。
    不等大伙说话,都尉已经自问自答的解释起原因。
    “因为天地第一道生机蓬勃的朝阳,万丈金光,就是从水里开始慢慢升起的,所以古有先人曾说过‘春江水暖鸭先知’。”
    “而且在十二个时辰里,子时是一天里的极阴时刻,但也是阴极阳生,一阳初生,太极生两仪,两仪抱太极,太极生万物,带来万物生机蓬勃的重要时刻。”
    “因为这头小旱魃还未成气候,白天无法出来,所以只能到了天阳落山,月阴出来的晚上才能借用小旱魃的能力断流阴邑江。我们既要借助小旱魃的能力,又要压制小旱魃的能力,免得勾动九天天火,造成更大范围的干旱。”
    “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特地挑在子时,又从水面开始,目的就是既要借助小旱魃的能力,又要压制旱灾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有关于子时阴极阳生,晋安以前专门请教过老道士。
    老道士的解释很通俗易懂。
    人为什么一到晚上子时,也就是在半夜十一点最容易肚子饿,总想吃夜宵?或是熬夜超过半夜十一点后,人反而越熬夜越精神了?不是因为你精神抖擞了,而是因为这个点恰好是阴极阳生,人体开始诞生第一缕生机。
    漆黑浩渺的江面,一点火光渺小。
    那木筏上的道长开始行动了。
    他从石椁上跃下。
    接着,他走向法坛桌子,焚香、念咒、摇招魂铃。
    最后他重新走向石椁。
    然后揭下贴在石椁四面缝隙处的四道黄符。
    看起来很沉重的石椁,在这位道长一掌力下,棺椁盖开启,露出里面填满的糯米,还有一口袖珍的黑色木棺。
    糯米属补中益气的阳气谷物,有辟邪拔毒的效果。
    但现在这满满一棺椁糯米已经有大半变黑,冒着浓烈尸臭味,只是站在上风口的龙王台这里闻不到。
    随着袖珍黑木棺材打开,里面是一个半朱红色半暗青色的大头死胎。
    身体干巴巴,就像是脱水的干尸。
    那死胎个头很小,还不满六月,如果满六月那就是身怀六甲的活婴了。
    这鬼胎与正常胎儿不同。
    人们常说身怀六甲,六甲是阳神,六月以上胎儿即便早产也有活命的机会。
    如果胎儿不满六月就早产,那么必定是死婴,养不活。
    不满六月出生的,不是死婴,就是鬼胎。
    这半红半青的大头邪胎,就是小旱魃了,现在大头小旱魃的额头上贴着镇尸符,一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而且这小旱魃的一只胳膊瘦小些,像是肌肉萎缩证,发育不良导致的畸形。
    不过,眼前这些,站在龙王台木制栏杆后的众人,距离太遥远了,并未看到,他们只看到木筏上的那位道长,十指掐诀,在黑木棺材里十指连连点动,给小旱魃尸体推拿活气。
    尸体神经被推动。
    一直闭目的小旱魃张口一吐,吐出一口气,想要借助天地遁走,但那道长早有准备,一枚五帝铜钱截住那口气,接着重新走向船头那盏鸡皮灯笼。
    当把铜钱放入鸡皮灯笼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鸡皮灯笼里亮起两盏火光。
    一盏火光属于那道长的。
    另一盏火光则是属于那头小旱魃的。
    鸡骨灯笼阳气重,可定住人性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