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大圣》正文卷第148章善能法师的邀请(6k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白骨大圣最新章节目录
   这次还是何老爷子回答了晋安他们的问题。
    这事还得那伙古董商人失踪前的头一天说起。
    那伙古董商人答应何家人,同意出手为何家人,为岭前乡除害。
    但那偷孩子吃的张氏。
    却很能躲藏。
    那伙古董商人里的袁先生一直抓不到张氏。
    于是,袁先生便又找上了何家人。
    他们问张氏这辈子最痛恨谁?
    这事不用问都知道,那位“大伯”直接就把大夫人给卖了,说张氏这辈子最痛恨的人莫过于大夫人了。
    便把何家的家丑,张氏与大夫人之间的矛盾详细说了一遍。
    然后袁先生便提出一个请求,说张氏肚子里的鬼胎,似乎诞生了不小灵智,提前知道有驱魔人要驱逐它,所以现在躲起来了。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逼张氏现身。
    那就是找出张氏最痛恨,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的人,然后引蛇出洞。
    既然大夫人是张氏最痛恨的人,那就把只能以大夫人为诱饵,引张氏出来了。
    袁先生问何家人谁有大夫人的生辰八字、头发、旧衣服、指甲等身体发肤之物。
    大夫人听到这里时,面沉如寒霜。
    晋安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夫人如此严肃的神色。
    假如现在何良畴还在这里,估计大夫人已经直接有发作,直接让何良畴提前两脚踏进棺材里了。
    何老爷子继续往下讲。
    因为岭前乡地处偏僻,远离府城,所以大夫人平时很少回到岭前乡,只有在逢年过节、祭祖大典等重要日子里,才会回到岭前乡,所以何家祖宅里并没有大夫人的头发、指甲、旧衣服啥的。
    至于生辰八字,大夫人嫁入何家太久了,谁还记得二十年前的生辰八字。
    就连族谱上也找不到大夫人的生辰八字。
    因为大夫人是嫁入何家的外人,在男方族谱里,是附庸写在夫婿名下,只有简单的名,没有生辰八字。
    乡下男尊女卑的陋习,间接让大夫人逃过一劫。
    既然大夫人不行,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要说张氏第二个最痛恨的人,莫过于何家上下全家了。
    而何家上下这么多口人里,排在第一痛恨的人,自然就是绝情休妻的何良畴了。
    何良畴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作孽不可活。
    他一听没什么危险,为了能尽快驱邪张氏和张氏肚子里的鬼胎,他什么也顾不了了,直接把自己兜了个底朝天,把自己什么都给了那伙古董商人。
    只求早日让他安全。
    而就在那伙古董商人拿到何良畴的生辰八字、头发、指甲等物后的第二天,那些人就在岭前乡里莫名失踪了。
    但跟着那伙古董商人失踪的,还有岭前乡里孕妇早产生下死胎的事也平息了。
    所以岭前乡里的人都在猜测,会不会是已经驱邪成功?
    而沉寂在喜悦中,何家人也暂时把古董商人找何良畴要生辰八字与指甲、头发等物的事,也暂时抛之脑后。
    若非今天被老道士又提起来这事,他们暂时还没联想到这事呢。
    何家一帮老头,现在都见识到了老道士的本事,感觉眼前这位道长的看人本事,绝对在那位袁先生之上,一下子都把老道士当作了高人,诚惶诚恐的奉若上宾,赶忙虚心求教该怎么救何良畴?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人年纪越大,就越是信老道士这套风水、阴阳、算卦、面相的玄学之术。
    老道士也不是真的见死不救,心胸狭隘的斤斤计较之人,他毫无隐瞒,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按照老道我的猜测,这些人之所以拿走生辰八字、身体发肤之物,无非两种可能。”
    “一是真的为了斩妖除魔。”
    “第二嘛,就是这些古董商人与何家人有仇……”
    老道士还没说完,立刻被人打断,一位何家老人大呼不可能!
    何家人一向将个和气,与人为善,在以往几次干旱年也都开仓放粮救济过不少岭前乡乡民,绝无可能与人交恶。
    这时何老爷子呵斥一声,让自己的三弟闭上嘴,不能失了礼数,然后向老道士歉意拱手,让老道士继续往下讲。
    老道士倒是没太大反应,他趁着间隙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后,继续摇头晃脑的往下讲着:“老道我之所以猜测,这伙古董商人与何家人有仇,相信各位何家掌事人都看到了,何良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些人摆明就是奔着想要劫掠何家运势而来的。不一定是何家祖宅的人得罪了那伙人,也有可能是何贵何老爷在外经商时得罪了哪家生意上的仇家。”
    “大夫人掌管着何家一切大小内务之事,大夫人这边乱,则何家祖宅、何府后院失火,对何贵何老爷生意造成大打击。这些古董商人一开始想要大夫人的生辰八字,估计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幸好大夫人的生辰八字保管得好,没有轻易泄露出去。”
    “那些人见大夫人这边行不通,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转向何家高层之一的何良畴,想要借助何贵何老爷的大伯之手,让何家后院失火,在生意场上打击何贵何老爷。”
    此时晋安和大夫人,都齐齐看向老道士。
    两人都觉得这次带上老道士(陈道长),是最正确的事了。
    要不然那伙古董商人的暗度陈仓真实意图,恐怕就要这么从身边错失了。
    尤其是大夫人,脸上吃惊神色不小。
    老道士的深藏不露,折服了在场所有何家人。
    不过,老道士是个严谨性格,要不然他也无法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依旧能囫囵完好。
    老道士在说了这么多后,最后又临加一句:“当然了,这些都是老道我的个人猜想。”
    “真实情况如何,还得找到那伙古董商人才能得知真相,也不排除那伙古董商人是真的一心为民除害,的确有办法能找到偷小孩子吃的张氏驱邪。”
    这次何家高层家族会议,足足又持续了半个时辰,详细了解张家所有变故经过后,晋安带着老道士、削剑暂时先离开了书房。
    因为接下来主要是谈何家内部一些事,都是些冗长俗事,晋安没兴趣知道这些,所以随便找了个借口,说是去张家大庄子再查查看有没有其它线索,提前离开了书房。
    李护卫倒是没跟着他们离开。
    毕竟李护卫还要留下保护大夫人的人身安全。
    听闻晋安他们要去调查张家大庄子,何老爷子指派了一名何家嫡系血脉,负责给晋安他们充当临时向导。
    “见过几位道长,我叫何逸明,是何贵的舅老爷。几位道长若是有什么想了解的,或是想前往岭前乡什么地方调查,我可以为几位道长带路。”
    “我从小就在岭前乡长大,对岭前乡周围的一切了若指掌。”
    来者是名续着小短须的三十多岁儒士。
    呃。
    三十岁的舅老爷?
    说到三十岁的舅老爷,晋安有些想念他那位八十岁的外甥女,和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学,老喜欢管着他的班长小姑妈了。
    经过简短自我介绍,晋安了解到这位三十岁舅老爷,是岭前乡里的唯一一名教书先生。
    虽然早年考取功名,但因为读书人的宁折不弯性格,见不惯朝堂的黑黑白白,党派林立,所以后来索性辞官回乡下当个教书先生。
    起码孩童没那么多城府。
    而最近因为张家闹出的接连怪事,把岭前乡折腾得人心惶惶,孩童们都不来私塾上课了,所以正好无所事事的何逸明,便主动提出为晋安等人当带路向导。
    晋安对舅老爷何逸明的纯粹文人胸怀折服,这年头不争功名禄利,不争荣华富贵的人,已经不多。
    像舅老爷何逸明这种秉性纯粹的人已经少之又少。
    一行人一路上氛围和谐,有说有笑,只可惜岭前乡如今人气萧条,没有什么可玩的地方,所以一行人离开何家祖宅后,直本张家大庄子。
    当他们到张家大庄子时,却看到张家大庄子的宅门,又被封条给重新封上了。
    有几名乡勇正站在宅门口值岗。
    晋安目光思索,看来那名白龙寺来的高僧已经离去了……
    何逸明作为私塾先生,在岭前乡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所以由何逸明出面交谈几句后,那几名岭前乡的乡勇撕掉封条后,给几人放行进去。
    不过按照衙里流程,还是要由一名乡勇相陪才能给进的。
    说起来,张家大庄子的大概情况,之前在半山腰时,晋安就已经大略看过。
    所以晋安对于张家大庄子布局,有些大致了解。
    他进了大庄子后,先是去了厨房方位。
    张家大庄子里,共有两个厨房,一个是东厨房,一个是西厨房。
    何逸明对张家大庄子有些了解,根据何逸明的介绍,东厨房是负责张家人的饮食,而西厨房则是负责给下人烧饭做菜地方。
    张家大庄子是个三进大院子。
    若换作平时,这里本该是热热闹闹住着几十口人。
    但如今却空荡荡,一片荒凉,荒败之景。
    铺满落叶却无人打扫的庭院,杂草丛生的花坛,光秃秃的枯枝,不少厢房已落满灰尘、结了蛛网,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荒凉,冷冷清清。
    这哪是阳宅该有的样子。
    一点人气都没有。
    说是阴森森的阴宅都不为过。
    甚至有不少门框、门窗被石子砸出破洞来,院子也落了不少石子,晋安猜测这些石子应该是乡民把内心愤怒,朝张家大庄子发泄扔的。
    “张氏一开始出现异常,被下人发现半夜进厨房偷吃,还把鸡圈里养的所有鸡给咬死,不知是发生在东厨房还是西厨房的?”
    晋安转头看向那名一路相陪的乡勇。
    乡勇回答:“道长,张氏那晚是在西厨房,被几名下人发现的。”
    于是,一行人来到西厨房。
    但这里干干净净,并无血污,毕竟事发太久,即便要有痕迹,也早被张家人给收拾干净了。
    豢养牲畜的鸡圈、猪栏里,一头牲畜都没有,也不知道是被张氏肚子里胃口一天天大起来的鬼胎给吃掉了,还是被人心贪婪给瓜分掉了……
    那名乡勇似乎看出了晋安等人的此行目的,见晋安一直在检查厨房与鸡圈,最后忍不住开口说道:“刚才白龙寺来的善能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