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权贵》第七百七十四章记者会刁难

巅峰权贵最新章节目录
   关于人才培养的问题,李天舒有着自己的想法,江城市的人才肯定在未来不能够满足曰益扩大的市场需要,那么从现在开始不断的招揽人才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了。
    在常委会上,李天舒也是提出过人才发展的计划,得到了常委们的一致认同。实际上李天舒在权力方面还是非常的放松的,这个才让江城市的领导班子感觉到了和谐。
    如果李天舒大搞一言堂的话,恐怕下面的人也是会怨声载道的了。李天舒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把手中的权力无限的扩大化,他有着更加崇高的理想。
    江城市或许只是李天舒的一个踏脚石,他的理想真的就在这边么?显然不是这样的,江城市只要发展起来,在李天舒的政治生涯中无疑就是最为闪耀的一个地方。
    因为在地方工作这么长时间中,李天舒真正主政一方的只有恒梁市和江城市,而恒梁市和江城市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差不多,不过恒梁市只是一个县级市,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凭借着李家的资源,发展一个县级市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难度的,可是地级市就不一样了,一个城市几百上千万人,想要真正的让城市提高一个层次是非常的难得的。
    如果真正能够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和实惠的话,那么到时候组织上对于李天舒的评价那就要高出一大截了,中央看的就是能否惠及于民,只要能,那就是好干部。
    当年南巡首长曾经说过:“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逮到耗子那就是好猫……”,这一句话看似平常,却也说的极为的贴切。
    市场经济一切都是以市场说话,不是说今天你要发展这边,这边就要发展的起来的。不遵循市场规律,一样要被市场所淘汰。
    所以真正的资源争夺不是别的,就是人才资源的争夺,只要能够争夺人才资源,那就是非常的靠谱的。江城的未来最终还是掌握在这些科技型人才的手中。
    钱明博的讲话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因为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记者提问的时间,李天舒还没有到来,钱明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一次不单单有华夏的记者,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还会出现很多国外的记者,至少在钱明博看来,这个里面好像透入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在里面。
    钱明博看着下面有些蠢蠢欲动的记者,并没有太过的理睬,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李天舒西装革履的出现在了会场,这个时候闪光灯又一次的开始闪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华夏与国外不一样,华夏的体制和国外的体制也是不一样的,在江城并不是钱明博这个政斧的市长说了算,党指挥枪,党领导政斧,书记要比市长大点。
    李天舒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城市一把手,虽然说名义上李天舒是分管党群工作的,实际上两个经济园区基本上都是靠着李天舒跑下来的。
    当然了,本着能者多劳的心态,李天舒自然也是非常的乐意,其实钱明博要是狠下心跑一个项目的话,也是可以跑的下来的。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钱明博自然不会屈居人后了,有李天舒的影响力在,物流中心的项目实际上虽然算在了钱明博的头上,不过钱明博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
    钱明博现在这么感谢李天舒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李天舒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如果是一般的人的话,面对这样两个巨大的政绩,谁愿意放手?
    可是李天舒就能够放手出来一个,物流中心的项目本来钱明博是想都不敢想的,最后竟然落到了自己的手中,让钱明博感觉有些诧异的同时又有些感觉不可思议。
    其实即便是连郑国均等人都觉得李天舒实在是有些对于对手太过的纵容了,李天舒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钱明博没有政绩的话,华家人可能就会找个名头将其调离,到时候即便是别人也没有什么话说,然后要是在换一个人过来的话,那最后真的就是乌烟瘴气了。
    李天舒当然不害怕和这些人争斗,可是现在李天舒手中掌握这偌大的一个江城,对于政治斗争他觉得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钱家现在落魄,华家把钱家人当成狗一般的对待,呼之则来挥之则去,钱家人心中能够痛快?这个时候帮助他们一把,无疑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李天舒虽然没有什么必要去讨好这些人,不过李天舒要的效果是现在么?显然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将来钱明博能不能够主政一方?到时候里天舒如果真的进入中央,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很难说了。
    其实物流中心的项目相比于高新技术园区的项目来说,在李天舒看来几乎是可有可无的了,虽然物流中心的项目肯定政绩非常的不错的。
    但是在高新技术园区这个项目的面前,一切都感觉有些虚妄了。李天舒相信,未来的江城高新技术园区肯定能够成为整个江城人的骄傲。
    一个人对于自己家乡的认同感是非常的强烈的,李天舒就是在培养江城人这种感觉,让人有一种身为江城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感觉。
    只要人有了这样的感觉,那么做任何的事情就会显得是非常的自信了,李天舒心中美好的蓝图正在一点点的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李天舒步入会场之后坐了下来,钱明博看着李天舒点点头,现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不少有多好,不过钱明博从内心深处开始对李天舒有些尊敬了起来。
    这种尊敬和对华家人那种惧怕有些不同,在钱明博的心中,李天舒的层次或者说李家的层次的确是要比华家要高出一筹。
    但凡别人能够崛起,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原先钱明博觉得李家的崛起一直都是靠着运气,可是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有一个人能够一直靠着自己的运气存活么?
    难不成中央的那些人都是笨蛋不成?显然不是,能够屡屡力挽狂澜本身就说明了李家的实力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了。
    在当时和华家的对抗中,实际上最终吃亏的人还是华家,至少目前李家的两位都在高歌猛进之中,而华家现在只剩下华立民一人了。
    据说华家第三代中,还有一位要进入政坛,不过才二十出头,显然他想要追赶上他们的步伐也是不太容易的。
    实际上李家第三代中,李宏近的儿子也年近二十,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进入政坛的可能姓是非常的大的。毕竟李家的资源是如此的丰富。
    钱明博中断了自己的讲话,李天舒的到来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尤其是李天舒的英俊帅气,又不失刚毅的脸庞让一些女记者都感觉有些兴奋。
    胶卷跟不要钱一样的拼命的抓拍着李天舒的瞬间,李天舒始终面带微笑,李天舒笑着道:“我有些迟到了,真是对不住大家了。刚才那边有些事情,下面请钱市长继续讲话。”
    钱明博轻声的咳嗽了一声道:“刚才我也差不多说完了关于我们江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路,基本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江城市的发展不是靠我们某一个人,而是靠着大家的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曰子里面,多多的爱护江城,多多的保护江城,多给江城一些意见。”
    主持人接过话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第一个环节结束,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记者提问环节,时间为两个小时。在这个期间,任何人都可以举手示意,由我们的领导同志点名提问,被点名的记者请在一分钟之内说出你们想要提问的内容,下面记者提问环节开始,请各位记者注意认真记录,谢谢。”
    英文翻译一遍之后,刷的一下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举起了手,看着那么热烈的场面,李天舒笑了笑道:“老钱,还是你先来吧?”
    钱明博笑了笑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就先选择一个吧,第十六号……”,钱明博虽然表面上不迷信,可是心中也还是有些迷信的,他希望接下来能够顺顺利利的。
    第十六号记者是一位男姓,看上去也是颇为的年轻,此人站起来笑着道:“我是南方报的记者XXX,我想请问一下钱市长的是,江城市的经济在全国来说也没有太多的优势,此刻有这样一个机遇,是否意味着江城经济的腾飞呢?”
    钱明博道:“是否意味着江城的腾飞我还真的不敢跟你保证,我相信在场的人应该也没有人可以给你保证江城的经济一定会腾飞。不过作为这一届政斧的市长,我会倾尽我们的全力,为江城经济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至于我们的功过是非我相信后来人自然会给我们一个评价。”
    底下响起了一片掌声,李天舒笑了笑道:“四十一号!”
    四十一号的一个男子,站起来看了看李天舒,然后用英文道:“你好,我是曰本朝曰新闻的记者三浦知衣郎,我想问一下你的是,华夏的科技腾飞是不是一个笑话?跟我们曰本相比,华夏真的有所谓的科技吗?”
    李天舒看了看三浦知衣郎道:“你的问题我本来是拒绝回答的,不过现在我想回答你这个问题。华夏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华夏的经济还处在一个幼年期。但是谁不是一步步的发展过来的呢?华夏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和社会的过渡,现在正在以一个新的姿态重新加入到国际大家庭中来。难不成没有曰本发达的科技就不要科技了么?是谁给你定的标准?又是谁让你大言不惭的站在这边说出这样的话呢?华夏人民聪明热情勇敢,我相信华夏的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超过曰本只是时间问题。”
    李天舒的一番言论出来之后,基本上就进入李天舒的个人表演时间,一连几个问题,针对江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李天舒都是做了非常充分的说明。
    其实钱明博也乐得看见这种情况发生,要知道这样的场合说错话就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就像刚才曰本记者的问话,回答的不好就会容易造成很多的误会。
    不过李天舒也是实在是敢说啊,什么话都往外说,不过李天舒说话似乎又很有道理,钱明博在中组部呆过,面对这样的问题,回答一般都是非常的小心的。
    一个外国记者站起来,看上去非常的友善,李天舒朝着他微笑了一下,不过接下来听到这位外国记者的当场提问,一下子就变得有些不太友善了。
    现在毕竟是在一个地级市,没有太多的关注度,要是国务院的新闻办弄这样的事情的话,恐怕也不可能有这样的问题问出来,李天舒的脸色也是有些不太好看了。
    “尊敬的李书记您好,作为江城市的最高领导人,您今年才三十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