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之十二生肖塔》正文卷第149章夏侯揭秘

斗罗之十二生肖塔最新章节目录
   夏侯的话,可以说胆大包天,但还没完。
    既然唐王想搞事情,夏侯也不不惯着他,当下笑道:“陛下想巴结书院,我可以理解,毕竟没有书院,就没有唐国,不过陛下你一直都搞错了一件事。”
    唐王压着怒气:“何事?”
    夏侯问道:“陛下想为林光远翻案,是为了书院的十三先生,但陛下可知十三先生是何人之子?”
    “自然是林将军之子。”唐王有些不解。
    其他大臣也奇怪的看着夏侯,觉得夏侯有些飘,居然敢如此放肆,同时奇怪夏侯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当年宣威将军林光远叛国案闹得沸沸扬扬,如今歪嘴宁缺完成逆袭,拜入书院,成为十三先生,并积极为林家翻案,许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歪嘴宁缺是林光远的儿子。
    夏侯哈哈大笑:“此言差矣,那宁缺可是性宁,不是姓林,或许陛下认为,宁缺是怕被追杀,所以改名换姓,可事实上,他本来就叫宁缺,他的父亲不是宣威将军,不是校尉,不是属官,甚至不是文员,只是宣威将军府的门房,叫宁闲。”
    “他的母亲,叫李三娘,是一个出生低贱的婢女,做过林府少爷的奶妈。”
    “……”
    此言一出,大殿哗然,这样的答案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他们打破脑袋也没想到,声名鹊起的歪嘴宁缺,居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房之子!
    想想也是。
    没有谁规定门房的儿子就没资格复仇!
    草根崛起复仇,虽然和他们预料相差甚远,但并非无法接受。
    唐王沉默片刻,发现太过想当然了。
    他一开始也以为歪嘴宁缺是林光远的儿子,没想到竟闹出乌龙来。
    考虑片刻,唐王沉声道:“即便十三先生真是门房的儿子,他也有资格为林家翻案。”
    “陛下你又错了!”夏侯用看白痴的眼神看向唐王。
    让唐王差点掀桌子。
    就你事多,我一个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考虑到王者风度,唐王压着怒气:“朕错在何处?”
    夏侯言道:“这天下谁都有资格为林家翻案,唯独他十三先生没有。”
    唐王眉头紧皱:“此话何意?”
    夏侯朗声道:“当年臣带人诛杀林光远满门,唯独宁缺逃脱,陛下可知他如何逃出生天?”
    唐王摇头:“朕不知情,其中有何关联?”
    此时唐王已经进入了夏侯的节奏中,只听夏侯不及不缓道:“当初林府遭劫,林家少爷与管家,和宁缺一同躲避追杀。”
    “为了保护林家血脉,林府管家让宁缺冒充林家少爷,想让其代死。”
    此话一出,周围的官员都竖起了耳朵。
    让下人带死,在人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看来,是理所当然。
    可现在本该代死的歪嘴宁缺活得好好的,反倒是林家少爷死了。
    其中发生了什么?
    细思极恐!
    夏侯环顾四周:“诸位想必也在疑惑,为何本该代死之人活着,其实很简单,为了活命,宁缺杀了林家少爷和管家,用他们的尸体,给自己争取了一条活路。”
    说到最后,夏侯看向唐王:“试问陛下,一个不忠不义,杀主求存之人,有什么资格为林家犯案?”
    “这……”
    唐王无话可说,身居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不忠。
    毕竟是封建社会,人分三六九等,哪怕唐王开明,也不能公然袒护不忠之人。
    家仆弑主,这是重罪!
    唐王如果继续偏袒,那岂不是认为弑主无错。
    要是人人效仿,不是鼓励别人造他的反吗?
    不过这些都是夏侯的一面之词,唐王并未全信:“你可有凭据?”
    夏侯反问:“陛下想看?若臣下有真凭实据,陛下又该如此处置十三先生?”
    这话怼得唐王差点吐血。
    是啊,如果夏侯真的证明了歪嘴宁缺以下犯上,杀主求生,他该如何处置?
    如果是一般人,唐王肯定会将其判刑,以正法典。
    可歪嘴宁缺是书院的十三先生,夫子的弟子。
    而夫子是唐国的靠山,是他最尊敬的人。
    现在唐王越看夏侯越心烦,他实在没想到,绕来绕去,最后居然把自己给绕了进去,弄到现在左右为难的地步。
    亲王李沛言却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他对于夫子的怨念深重,当初就是因为夫子的一句话,他才错失皇位。
    对此,李沛言一直耿耿于怀。
    而且当初冤枉林光远叛国,他也有份。
    没有人比冤枉你的人,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李沛言很清楚当初是自己伙同夏侯等人陷害的林光远。
    如今歪嘴宁缺要复仇,他同样是对方报复的对象,自然是抓住机会就往死里整。
    “宁缺以下犯上,弑主求生,如此卑鄙无耻之人,却成了夫子的弟子,看来夫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李沛言的话一语双关,意有所指。
    最是无情帝王家,他和唐王是亲兄弟没错,可关系并不好,看到唐王为难,他就高兴。
    昊天道南门国师开口:“此事皆是夏侯将军一面之词,臣认为不足为信。”
    夏侯不怕事大,事越大,积分越多。
    当下说道:“何不传十三先生当殿对峙,他不是一直想知道真相么,就怕这个真相,他承担不起。”
    林光远这件事上,夏侯有错,他冤枉了林光远,但夏侯觉得自己是在拯救世界。
    在出发点上,或许被迫的成分居多,可他认为,自己是为了消灭冥王之子,在大义上,自己是正确的。
    就算再来一次,以当初的情况,夏侯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而且会做得更绝。
    相比之下,歪嘴宁缺是自救没错。
    可在这个封建时代,身为下人,为了活命,居然杀死少主,这种事在朝堂的一众官员的眼中,是绝对不能饶恕的大罪。
    因为他们都身居高位,很容易代入角色。
    设想一下,如果自己遭难,下人却杀了他们的孩子而活,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肯定想是弄死这丫的啊!
    夏侯这一招以退为进,祸水东引,成功把众人的注意力,从林家叛国案,牵扯到歪嘴宁缺杀害林家少爷的问题上。
    如果唐王想继续公事公办,夏侯或许不好过,歪嘴宁缺肯定也会跟着遭殃。
    而且一旦把事坐实,歪嘴宁缺的名声必然被毁。
    一个弑主不忠之人的话,又有多少人会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