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第六十三章迷雾散去见远山(五)

封疆大吏最新章节目录
   安总几乎是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的,看书的过程中,偶尔会点点头,偶尔会做出一些深思。看完整本书,安总口中轻轻说出了一个好字,然后,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目光一凝,再次拿起书翻看起来,和前次阅读不同,这次是有目标地翻看一部分内容。
    脸色有些苍白的刘秘书长走了进来,脚步声将安总从思虑中惊醒。
    安总回过头,拿起手上的书对刘秘书长扬了扬,问道:“看过了吗?”
    “看了,思想很正,信心很足,在经济上也是颇有研究,毕竟是留过洋的人啊!”
    安总点点头,然后问道:“书里有关山城的例子有些多,你没发现吗?西川这些年对山城的投入力度有这么大?”
    秘书长笑了笑,无语摇头,那苍白的脸上挂着的笑容看得安总心中有些发酸。
    随后,心中叹了口气,安总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伤脑经啊。”
    “要不……将西川和山城的事情交给正和,让他和毕主任一起去西川?”
    安总眼前一亮,然后又否定道:“不妥,这样会不仅会让正和难做,长德同志怕是也会闹情绪,对了,叫正和过来一趟,我有些事情和他说。”
    秘书长出去之后,安总看着他离去时佝偻的背影有些入神,脸上掠过一丝黯然。等到回过神来,他又拿起书随意翻了翻,然后苦笑着揉了揉眉心。
    再过得一会,财政部长兼政务院副秘书长杨正和走了进来,安总笑着起身,对杨正和说道:“正和啊,找你来,是有些事情想征询下你的意见。”
    “……刚刚我看了长德同志的著作,你这亲家啊……”
    安总没继续说下去,杨正和笑了笑,接口道:“他一直都是如此,很少有人能真正猜中他的想法。”
    “很少有人能猜中,但你应该是可以的!”杨正和与赵长德在西川斗了几年不分胜负,这不是秘密,随着两人地位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往事也逐渐被一些大佬们知道了。
    杨正和笑了笑,没说话。
    “找你来不是说这个,本来刘秘书长是推荐了你来接他的班,说实话,这些年习惯了你在身边,我也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安总话语又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道:“资历和能力,取舍的度还是有问题啊!你要做好准备……”
    杨正和点点头,安总所说的事情他知道,因为晋升正部才短短几年时间,这次刘秘书长病退,原本是推荐了他的,但却遭到不少人反对:杨正和?资历不够吧!
    这些反对的声音出自几大豪门和几大派系,真实的原因,其实是为了压制逐渐成型的西南派系。即便没有秘书长病退的事情,结果也是一样,毕竟杨正和早就做好了去地方主政的思想准备。
    ……
    赵长德的经济著作引起的反应很大,在这个市场经济远远未成型的年代,无数的党政干部还在摸爬着适应和学习的时候,赵书记已经出版著作了,他走在了所有人前面!
    这本名为《特色中国应有的特色经济》风靡一时,有不少干部看过之后开始组织人讨论和学习,也有人开始质疑书中的一些观点,对此,赵长德还没做出半点回应,就有人和其争辩起来,这种争辩的声音越来越多,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那些京师豪门以及派系研究的重点则是希望能从书中找出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但在这方面,经过沈教授修改过好几次的书,没给他们留下半点可挖的地方。失望之余,这些人开始压制这种辩论,为了不让这本书的影响扩大,为了不让赵长德的思想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学习!
    面对这些明显的压制,西川方面仍然没半点反应,直到半个月之后,几乎看不到争辩的舆论文章的时候,《人民曰报》突然刊登出评论员文章:如此处心积虑压制辩论为哪班?文章中说,是非总是越辩越明,这种压制辩论的做法是为阻挠经济进步。同一天,中央党校经济教研部开始组织学员对《特色经济》一书发起讨论,同时要求进修部学员认真研读,毕业论文被圈定:中国特色经济之我见!
    铺天盖地的争辩再次爆发出来,将赵长德的经济思想推向了全国,比起半个月之前,范围更广,影响更甚。
    看着手中争辩不休的报纸,杨柯笑了起来,其实思想、理论这些东西,就这么来的,就这么回事儿!沈云仙故意留下一些疑问让人去争辩,如今看来,效果超乎想象的好。
    学说著作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端正立场坚定,这本书就没问题,即便是书中的论点和例证存在一些问题,那也是旁枝末节了,引起争辩,其实就是发表书评了,无书评不读书,争辩得越是热闹,这本书的影响力就越大,赵长德的执政思想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进而影响这些人。
    电话响了起来,杨柯放下手中的报纸按下接听,杨林哭丧的话语就鞭炮般响了起来:“真要撤啊?不早点说,现在全部撤出,我多少钱收不回来,起码损失十个亿,十个亿啊!要是拿这些钱去给你找嫂子……”
    “能找一火车!”
    “是啊,一火车的嫂子啊,你就不心疼?”
    “哈哈!”杨柯笑了笑,然后吐了口气说道:“撤吧,亏点就亏点,你反过来想啊,当初才投入多少点钱,现在已经赚了不少了,这样……心里会好受些!”
    “我这心里难受……还有啊,你一定要管好你那败家娘们,在这个时候千万别让她将投资撤走啊,不然,你哥会去跳楼的……”
    “不撤,这点我保证,不过她到底能分到多少钱?”
    “当初说好是百分之四十的,现在算下来她能分到二十六亿,这还没算那损失的四个亿……”
    “……”
    “她不会直接将钱抽走的,这点我确定!”杨柯肯定道。
    “行吧,我还是打电话和她说一声,虽然我这弟妹好像不太在乎钱。”
    “随你吧。”
    ……
    挂掉电话之后,杨林想了想,开始拨打起杨祸水的电话来,对这个妖孽一般的弟妹,她的很多做法和思维,他从来就没看懂过。
    电话那头传来一些喧嚣的声音,不知道这女人又在凑什么热闹。
    “弟妹啊,跟你说个事儿,咱们在江南的私募要撤退了,大概会损失一些,按照你的股份算下来,会损失四个亿左右……喂,你有没有在听啊?”
    “听着呢,你说会损失四个亿嘛。”随着杨祸水的声音传来的,还有一阵叫好声,隔了那么远,杨林都能感觉到场面极为火爆。
    “是这样,我这边还有些计划,打算去齐城跟人火拼,比较缺钱,所以……”
    “你说股份和分红的事情吧,我不缺钱,你决定就好了!就这样啊,我这边还有点事情忙。”
    忙音传来,杨林愣愣地看着手上的电话:四个亿的损失,都不及她看热闹来得重要!
    龙山。
    一座新盖的楼房前面的院子里,此时正围满了人,不少村民正惊讶地感叹着,将钦佩的目光投向大门口正在做法的中年道士。
    “唰!”又是一道半米长的火焰自道长手心挥出,随即隐没。
    “好!”人群中传来叫好声,这位棒槌将道长的仙家法术当成是卖艺的了。
    正开坛做法的道长年约40岁,头戴道冠,面白无须,身着阴阳道袍,此时口中正念念有词,手持灵符往前面一扔,那灵符立即着火燃烧起来,然后在空中化作虚无,连灰烬都没留下。
    见得道长如此道行,人群中连议论声都没了,只剩下感叹和拜服。在龙山以“仙术”闻名的何三姑咽了咽口水,心中暗想:老娘要是能学到这一手,那还不财源广进啊!
    道长又拿了一道符,正准备往外扔,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让他全身激灵的嗓音:“等等!”
    众目睽睽之下,杨祸水走了过来,站到道长身前的桌子前面,然后一弯腰“呼呼”两下将桌上的蜡烛吹灭了,抬起头对道长说道:“你再扔!”
    道长愣在当场,手中的符也扔不出去了,完全没想到他一心想要弄到手的妖女竟然如此拆他的台。
    不带这样的,你把蜡烛吹灭了,叫我怎么扔啊?
    就在道长愁苦不堪之时,两名民警挤开人群走了过来,杨祸水伸手对这道长一指:“就是他,传播封建迷信骗村民钱财!”
    两名民警同志二话不说,锁拿了这位悲催的道长就走。杨祸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伸手捻起了桌上被封存得极好的“灵符”,仔细检查一番,翻了个白眼,对邹晓丽说道:“比纸还薄的固态酒精!”
    说着话,再过得几秒钟,那手中的灵符已经逐渐气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众村民恍然大悟,看向杨祸水的目光充满了佩服,尽管他们一直以来对这妖女都很尊敬,但此时,他们想起了去世的三婆,如同神祗一般护卫着龙山村的老人,此时杨祸水的做法,与三婆如出一辙。
    房子主人龙翠莲反应过来,立即冲了出去,朝着远去的警车破口大骂起来,而那擅长“仙术”的何三姑则面色欣喜,俨然发现了金矿一般,兴冲冲走了。
    这位道长是昨天晚上到龙山的,在到达的当儿,先是在龙山脚下走动着仰望了一下巍峨的山峰,然后走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面露诧异之色,自言自语道:“明明龙穴已失,为何还有这般灵气?”
    龙山有灵,龙山脚下来了高人的消息风一般传了开去,到傍晚,何三姑亲自过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准备跟她抢饭碗的同行,一番交流之下,没怎么读过书的何三姑哑口无言,在这位饱读道家经书的道长面前接不上话了。
    道长自号盛阳真人,来自大家都耳熟能详地全真教,擅长风水和丹道……说起全真教,村民们之所以知道,还是缘于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全真老道丘处机和全真七子太厉害了,作为这些厉害人物八竿子打不着的传人,想来……也是有些真本事的!
    在自吹自擂间,这位盛阳道长见到了出门散步的杨祸水,惊艳之下,走到杨祸水面前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起来,口中啧啧惊叹。
    “老骗子,你看什么?”杨祸水很不客气地皱眉问道。
    看看又不要钱!盛阳差点说了实话,然后对杨祸水说道:“居士面带仙佛之气,与道家有缘,可有意做贫道弟子?”
    听着这今不今古不古的话,杨祸水小嘴张得老大,佛气能与道家有缘,我缘你妹啊,你个死骗子……眨了眨眼睛,杨祸水问道:“老骗子,能开坛做法吗?”
    “贫道擅长风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