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第四十七章人事变动与叫板[2]

封疆大吏最新章节目录
   西川组织部缓冲,正如姚恭友所说,不是一般的谨慎。
    在杨柯心目中,这样的人物,大多都不太好打交道。
    ……
    辛部长回了京城,另有任用的武省长在西川逗留了几天,在离开西川的前一天晚上,武援朝来了赵家拜访。对此,赵家众人早有准备,被赵长德打电话召唤回来的杨柯小两口也是没露出丝毫惊讶之色。
    客厅里,杨柯分别为武援朝和老丈人斟上茶,然后坐在一边听两人说话,倒不是他没眼力劲,而是武省长刻意要求的。
    “书记为西川的付出,令人汗颜啊,在西川这些年,在您身上,让我受益匪浅。如今又让我见识到了书记的勇气,如此心胸气度,武某佩服啊。以茶代酒,祝书记能如愿以偿,为西川百姓争取更多的福利!”
    举杯和武援朝轻轻碰了一下,赵长德只是笑笑,并没在这方面说什么。
    “这条路艰辛啊!”武援朝将茶水一饮而尽,口中感叹道。
    “再不争取就没机会了,形势到了,不得不为,仅此而已!”赵长德点了点头说道。
    随着赵长德这句话,客厅中突然陷入了沉默,再过得一会,武援朝转向杨柯,问道:“我听说那个机关干部大轮岗的方案是你提出来的?什么时候想到的?”
    “就在中组部颁布法令的时候,两年前吧。”杨柯回答道。
    这话让武援朝心中就是一愣,随后深深看了赵长德一眼,埋着头看着茶几上升腾的水雾,嘴角无奈地笑了笑。
    他知道赵长德一直在对他留手,却是没想到留了这么多,按照杨柯的说法,若是当初赵长德就启动这个干部大轮岗方案的话,他在西川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只是武援朝却是不清楚,这是杨柯为了让他记赵书记的人情而说了假话。
    又说了些话,涉及到武援朝对一些城市的发展规划,很多平时不说的话语此时都说了出来,杨柯取来纸笔,在旁边记录着。一边记录,心中也是对武援朝有些佩服,在离任之际,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地步。
    “有些构想还不太成熟,算是给书记作参考吧!”
    时间逐渐转向深夜,外间只有路灯还在发出些淡黄色的光芒,照射出旁边的雾气,在夜风中微微流动。
    “不打扰书记休息了,我就告辞了。”武援朝起身,对赵长德说道。
    赵长德一家将武援朝送出门外,在门口,武援朝看了看外面的灯光,突然转过头凝视着杨柯问道:“有些事情我一直没想明白,当初也不愿意去想,现在能给我答案吗?”
    “省长请说。”
    “当初武烈和霍有为捣鼓那件事,是巧合还是人为?”
    杨柯转过头,避开了武援朝的视线,轻声说道:“巧合吧!”
    再次深深看了杨柯一眼,武援朝点点头,转身对赵长德说道:“书记不止是养了乖巧的好女儿,还找了个好女婿啊!”
    说完,武援朝转身走了。
    在有些昏黄的灯光中,身影越拉越长……
    武援朝走了,新任省长冯开林开始全面主导西川政斧工作,省政斧秘书长仍然没换,还是由金云昆担任,而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冬强则被调去了人大,任常委会副秘书长。
    一朝天子一朝臣,省政斧的人事变动并未太过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旧交替中,这样的变动太正常了。
    组织部的机关干部大轮岗还在继续,而干部二处的新处长纪伟上任的当天,干部二处举行了欢迎仪式,其实也就是接风洗尘的宴请,够筹交错之间,好不热闹。与此同时的机场,省委书记赵长德带着一干常委也迎来了政务院老总、国家计委主任、中央财政部长、中组部部长、中央编办主任的视察。与这些重量级人物同时到达的,还有一个从各部门抽调、有着二十多人组成的考察组。
    这次超高规格的视察和考察组的到来,标志着中央对西川的动作做出了强烈的回应,也拉开了西川省委在山城直辖中与中央纠缠、讨价还价的序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