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拥江山卧美人》第六十二章位置(上)

错拥江山卧美人最新章节目录
   白逸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实在为自己先前的出言不逊捏了一把汗。
    这姓秦的正是当今圣上武靖帝秦源。秦源道:“你起来吧。你现在已经是庶民,不可以卧相称。”
    白逸道:“是,小民谢过皇上。”
    杨凌风和樊如刀心中也是思绪万千。这杨凌风家中是南方富商,上届科举时幸得金榜第一名,后来被多琳公主相中,招为驸马一下子就成了朝中的当红人物。而那樊如刀也是皇宫大内的五品侍卫。他们心中所想,原本今天圣上来皇家猎苑狩猎,这里虽是围外,但是很少有人回走近这边,没想在这里竟会有别的人家住。好奇的过来看了看,心中还一直以为是圣上不小心把箭射到了这儿,才会过来。若不是这白逸出言点破,才知道原来一早就已经是皇上他安排好,故意来这儿。
    秦源道:“刚才的赌言继续,如果你不能射中天上的鸟,那朕就杀了你这个欺君犯上的刁民。”
    “是,皇上。”白逸低着头场道:“不过请万岁爷恩准我用自己的办法将鸟射下来。”
    秦源点了点头同意了。
    白逸回到屋中取了手枪,等了一会,待再有雁鸟飞过时,一枪便将那鸟给打下来了。
    杨凌风和樊如刀两人看得惊奇。樊如刀将大鸟拾了过来,那鸟儿被打了个对穿,窟窿里还在冒着热乎乎的鲜血。
    秦源伸出手,白逸将手枪奉上。秦源拿着这手枪左右瞧了瞧,问道:“这是何物?”
    白逸道:“这是小民的独门暗器。”
    “暗器?”
    白逸道:“小民以前曾走过江湖,这个便是防身之用。”
    “这个东西很厉害啊。”秦源把手枪还给了白逸,又说道:“你心细如尘,竟能瞧出朕的身份来,也难怪你能破得了张伊明的案子,还去除掉了天朝的一个隐患。”
    “谢皇上夸奖。”白逸道。
    秦源道:“你且将如何瞧出朕身份的理由说出来,免得他们两个还不知道。”
    那二人惭愧的低下了头。
    白逸道:“是皇上。其三是因为樊如刀大人无意间承认了自己是个官,那当官的主子自然是圣上。其四,其四就是圣上的弓和箭。圣上的弓用了黄色的锦缎裹住了握弓之处,锦缎上的图案却是纹龙案,这是一般人不敢用的,还有箭上刻着‘御’字样。这就是小民的看出圣上身份的原由。”
    秦源道:“前些天有人和朕说你是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有才华,所以今日朕便来看。看来你倒确实有些才华。坐下来,朕想听听你刚才说的科场弊案的事。”
    “是。”白逸与他们三人坐了下来,不过这回白逸自然不敢坐得那么放肆。对于科场的弊端,白逸早就了解过了,中华民族的封建设会里最为优越于其它国家的就是这科举制,也是科举制度的诞生,使得中国在封建国度的发展中领先了世界其它国家千余年。而这个与着中华民族有着极其相似的文明里,科举制度也有着同样的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条就是八股文制度。(读者们不要刻意的去在意天朝和中国古代诸朝,在下虽写的是异地,其实也是写的中国古代的背景,只是凭空创造了几个朝代,一断历史罢了,请读者不要有意的去划分当中的界线。)
    白逸能言善辩,各中道理自然是说得头头是道。武靖帝听了虽是默不作声,但神色之间颇有赞赏的意思。
    秦源道:“你所说之言,有些的确已经困扰朝廷许久,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能想到就能立即做到的,而且有些事就算下了决去做也未必能够做得好。比方说像你刚才说的河道治理,南边多有山河,水灾泛滥,这些年来朝廷屡次拨下巨款,派出干吏去治理,但终究还是不见其效。河道固然难治,可你以为这当中只有治河的事情?”
    白逸道:“小民知道这当中多有曲折,可历年来朝廷每年拔下去的巨额款项所得的结果终究不如人意。就拿七域省来说吧,七域乃是富庶之地,朝廷国库有相关一部份收入都来自那里,可是每年因洪涝水灾导至损失可以用天文数字来计算。非但如此,一但遭灾,皇上您还得从国库里拿钱出来去振灾,仅洛城一府五年皇上您就拔下了二百七十一万两纹银。不说别的,仅把此项开支去掉那对朝廷也是莫大的好处。”
    秦源心中奇怪他怎么对朝廷拨款的数目那么清楚。
    白逸见皇上没说话,猜到他心中想什么,便道:“小民是当年洛城知府周文山的侄儿。”
    “哦,对。”秦源道:“你不说我还忘了,你谷山县令之职是托他的关系买的。哼,你还真是能干啊。那个南疆按察使的案子不破,你老老实实呆在那当一县之长,这买官的事还说不定一时半会露不出来,你却搞出那么大动静,又是破案又是铲除了祈月族,还真怕别人发不现你呀。”
    白逸道:“小民官职虽来路不正,但一日身为朝廷命官则一日为朝廷分忧解难。治理好谷山县内的事,是小民当时的职责,小民只不过是恪敬职守,并非刻意造弄。”
    秦源冷哼一声:“官不正何以守职?朕也是念在你破案有功的份上,才没立刻将你论罪,没想你又贪污了矿税,杀了税监使畏罪潜逃了。你怎么不说话了?”
    白逸道:“皇上圣耳天听,自能明察秋毫,小民不需要说什么。”
    “你倒拍起朕的马屁来了。”秦源道:“凌风你再去多狩些猎物,皇亲们都要送到。如刀你也去吧。”
    “是。”二人起身告退,凌风远远离去,如刀却守在了不远处。
    秦源道:“你的事先不说了。你说水患严重,理应如何来治?”
    白逸道:“小民早已经草写了一份《治水方略》,这些都是从古人治水的方法中总结出来的,小民自信若要小民来治理,一定会治理出成绩来给皇上您看看。”白逸知道自古,自然天灾便是危害民生,所以古代历代君王才会祭天,祈祷风调雨顺。而只要能治理好水旱蝗灾,自然就会倍受重用。这一点白逸早已了然于心,在谷山县时便会研读这方面的书册,再加上有见闻广博的初灵相助,很快心中就有了治水的一些计较。
    秦源方在这时才露出了一丝惊讶:“原来你早有所准备。”
    白逸道:“小民为官之时,自然要上体天心,治理民生之首要就是灾患,只有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才会国泰民安。”
    秦源笑道:“你是个聪明人,可是我刚才跟你说过治水之事不是这么简单。”
    白逸道:“小民明白。朝廷每个拨的款项经河道衙门下来,真正能用到实处的并不多,而且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近些年来,吏部的人事变动越加频繁,仅河道总督三年内就换了两次,这其中暗藏的汹涌,小民在谷山县时就已经体会得很清楚了。不过小民为朝廷办差,为皇上办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小民都清楚得很。”
    秦源没说话了,因为白逸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