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223.瘟神?霉神?

寡人无疾最新章节目录
   刘凌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是正常的,莫说是刘凌,就连姚霁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产生了同样的联想,觉得刘志是不是和她那个“犯错”的同事有关系。
    但很快,她就否认了那种想法。
    “我们没有在这里杀人的能力。”
    姚霁伸出手去,想像是之前无数次那样去触碰下刘凌。
    但是刘凌却闪开了,脸上带着戒备的表情。
    姚霁愣住了。
    刘凌也愣住了。
    如果说刚刚的气氛是冷冽的话,那现在的气氛根本都待不住人。
    “我,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姚霁伸手做示范,这一次刘凌没有避开,所以姚霁的手很容易地从刘凌的身体里穿了过去。
    “我们是无法接触到你们的,自然也就更没有像你想象的那种会做出什么。某种意义上,我和你们甚至不在一个世界里,你能看见我就是个意外。”
    昨日还敬若天人,今天就恍若瘟神,说心里不失落尴尬是假的,可姚霁觉得自己有必要让他明白“他们”,至少是“她”,是不会随意抹杀人的生命的。
    “我知道高祖不是你们杀的。”刘凌嘴角动了动,扯出了一抹比哭还难看的微笑,“你们这样的‘仙人’,要倾覆山河也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怎会在意一个区区凡人的性命?”
    他木然道:“如果有仙人和高祖说,你能看见我们,所以这一切都是错误的,要么你死,一切回复远点,要么世间万物为你陪葬,你说高祖会怎么做?”
    “这只是你的猜测!”
    姚霁皱着眉头:“刘凌你别钻牛角尖,事情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
    “瑶姬仙子,我想静一静。”刘凌说:“请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吧。”
    姚霁脸色变了又变,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长久以来,刘凌给她的感觉,几乎能用“乖巧”两个字来形容,她会恶趣味的逗弄他,也是心中笃定他不会生气,越发觉得逗弄他有趣。
    可他毕竟是皇帝,真板起脸来六亲不认的时候,姚霁竟也只能重重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离开灯火通明的宫殿,不知怎么的,姚霁竟觉得自己有点冷,明知道没有人会看见,她却还是伸出手,欲给自己换一身狐裘华衣,似乎这样她就会暖和点。
    可一伸出手,她又想到刘凌闪避她的样子,连换上裘衣的心情都没有了,独自在宫檐下矗立了一会儿,遥望着眼前似乎无边无际的宫城。
    丝绒般的夜色下,没有繁星点点,却有宫灯辉煌,仪仗幡飘,丝毫不见冷清,但姚霁知道这都是暂时的假象,一旦刘凌要回紫宸殿休息,一声“摆驾回宫”,顿时从者如云,宫娥、侍者人头攒动,拥驾而去,于是这座巍峨庄严的宫殿就会彻底静寂下来,直到第二天这位皇帝重新开启早朝。
    离了刘凌,她竟有点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没有人,没有人能看见她,刘凌就是她和这世界唯一沟通的桥梁,宫灯、广屋、鹤嘴焚香炉、屋子里多宝阁上琳琅满目的“古董”,每一件都是她喜欢的,可是每天每夜的只有它们,也会将人逼疯。
    “希望他能想的通吧。”
    姚霁回身看了一眼,喃喃自语。
    “希望他能想得通。”
    …
    刘凌想不通。
    他当然想不通,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能够看到“神仙”,他甚至将之当做是他的“天命”,曾经对着薛太妃说出过“我能成帝”这样的豪言壮语。
    然而今时今日,这位仙子告诉他,他所猜想的一切都是错误,这天道视万物是平等的,无论你是帝王还是百姓,一旦出了错误,都能抹杀?
    那他们算什么呢?
    他们的世界又算是什么?
    即使刘凌知道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神仙”,是凌驾在这个世界之上的人,刘凌还是觉得自己的自尊和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他甚至已经提不起精神来了。
    “陛下,薛舍人来了,说是萧将军的人马已经离京城只有二百里了,中书省问后日要不要百官前往迎接。”
    屋外的王宁知道皇帝还在里面“看书”,不敢打扰,不过薛棣今日在宫中当值,有事情要报他也不能拦着。
    王宁的通报打破了一室的寂静。
    “着兵部前往迎接,此次大捷有大半是秦王的功劳,等秦王入了京,一并庆祝。让薛棣回去,这件事朕知道了。”
    刘凌沉稳的声音传出书房,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回应,可王宁却有些诧异地愣了一愣。
    外人不知道这位“萧将军”是什么来头,王宁却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只是从来也不说,自“萧将军”以萧家后人的身份出现掌管“黑甲卫”以来,皇帝就像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一般,但凡有大仗硬仗都是交给黑甲卫去啃,举凡后勤补给、军中军需、战后赏赐,从来没有缺过,而且给的更多。
    如大军开拔、班师回朝等等,更是皇帝经常亲率文武百官誓师、迎接,朝中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是和“黑甲军”有关系的事情,都不敢当小事办。
    这也是为什么天黑了,薛棣还要向宣政殿送消息的原因。
    可皇帝突然说等秦王入京了一起庆祝?
    朝中大臣们不是说秦王乃是藩王,得军功不妥吗?
    “是,陛下。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是不是该起驾紫宸殿歇息了?”
    王宁觉得自己真是操碎了心,当年在袁贵妃那里做双面内应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累。
    “也该歇着啦。”
    “朕再……”
    刘凌原本想说再留一会儿,可脑子里突然浮现了黯然离去的姚霁,那句留一会儿竟说不下去。
    她曾说过,皇宫之中,数夜晚最为冷寂,整座宫中,除了昭庆宫和紫宸殿外,几乎没有灯火,而宫楼繁复,几乎像是一座迷城,一旦迷失在其中,几乎要让人有失声尖叫的冲动。
    “起驾紫宸殿。”
    刘凌站起身,压下心中乱糟糟一片烦躁的情绪。
    “让宫人们点亮沿路的灯笼,今夜不必熄了。”
    “是,陛下。”
    深夜。
    “陛下,该歇着了。”
    王宁一脸担心地看着似乎心事重重的皇帝,连皇帝都出现这种表情了,肯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靠在床柱上假寐的刘凌其实已经有些睁不开眼了,他半眯着眼睛扫了空空荡荡地身侧一眼,紧抿的嘴唇越发用力。
    “只剩两个时辰了陛下,您明日还要早朝呢。”
    王宁每日都是等到刘凌睡了之后再休息一会儿,清早在刘凌醒了之前准备他早起的事,皇帝不睡,他也不能睡,他年纪大了,比刘凌不经熬,如今说话都像是脚踩在棉花上飘着。
    刘凌手中攥着的《使西域记》被越捏越紧,已经几乎对折成两半,紫宸殿近前伺候的几位宫人目光扫过那本可怜的藏书,吓得噤声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怎么了?前几天陛下还看的津津有味,面带笑意,好多人还在猜测陛下是不是对那流风公主起了兴趣呢,怎么一下子就怒了?
    难道书里写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哎,伴君如伴……
    啪!
    猛地一声爆响,吓得殿中抽气声不绝,还有胆小的直接就跪了下来。
    “把这书给朕烧了吧。”
    刘凌从被自己摔到地上的《使西域记》上收回自己的目光,他已经疲惫至极,刚刚摔书的那一下似乎用尽了他全身所有的力气,此时力竭,连抬眼都不想耗费心神,就这么闭着眼睛懒洋洋的开了口。
    “明日早朝,往后推一个时辰,就说朕不舒服,要多休息一会儿。”
    天都要塌了,任性就任性吧。
    “可是,哎,陛下,可……”
    王宁吓得一哆嗦,正准备劝谏,走上前一看,龙床上的年轻帝王已经两眼紧闭,竟是说睡就已经睡了。
    “这都是怎么了啊!”
    王宁揉了揉已经忍到发红的眼眶,唉声叹气地摇着头。
    “王总管,陛下已经睡着了,这屋子里的灯芯,是不是要拨暗一点?”龙床边跪着伺候的中年宫女,迟疑地问着。
    “暗什么暗!”王宁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没听见陛下说吗,今夜灯火不准灭,都亮着!”
    “……是。是奴婢多嘴了。”
    现在都已经四月底了,眼见着都要入夏了,灯火都这么通宵达旦地一齐点着,屋子里该多热啊?
    陛下奇奇怪怪的,连王总管都跟着奇奇怪怪的,哎!
    “小钱,出去和前面燕统领通报一声,就说陛下夜里着了点风寒,睡得比较晚,明日早朝往后推一个时辰,让燕统领安排守门的宫卫和诸位大人传达一下,明日清早谁来都挡了,让陛下休息好再来,别吵着他休息。”
    王宁出去看了下屋子外放着的漏刻,心里也是心疼皇帝。
    自刘凌登基以来,已经有三年了。
    代国的朝会是每月一大朝,要进行一天,每日一小朝,小朝时间则根据当天政事的多少而变化,这三年来,无论是大朝还是小朝,刘凌除了累病了的那段日子,几乎就没有缺席过,有时候政务繁忙,还会将小朝的时间延长,几乎和大朝差不多了。
    正因为皇帝太过勤勉,有些年纪大的朝官根本支持不住,还有些习惯了小朝一个时辰就散的官员谈及上朝就色变,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位勤政的年轻皇帝在,所有人也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懒懒散散的官员是要被所有人瞧不起的。
    然而第二天的清早,却破天荒了出现了百官聚集在南门外,却进不去的事情。
    “到底出了什么事?”
    以为自己要迟到的兵部尚书快马到了宫外,见宫门前聚了黑压压一片同僚,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立刻差随扈去问。
    “老爷,好像说是陛下昨日身体不适睡得晚了,今日早朝推迟一个时辰,那些大人们不依,在门口闹起来了。”
    没一会儿,那随扈挤回来了。
    兵部雷尚书年纪也大了,身体却还不错,否则天天上朝也架不住,听得皇帝病了,顿时一惊,后来一听只推迟一个时辰,料想不是什么大病,这才松了口气,满脸不以为然地下马往前挤。
    “这些小兔崽子就是日子过的太好了,先帝在时,酷暑寒冬,哪一日开过小朝?上次就已经病累了……”
    他自以为心疼皇帝,上去想要活活稀泥,可一挤上前,赫然一惊。
    这哪里是闹起来了,明明就是大臣们在央求宫门口的侍卫。
    户部尚书跟在两位相爷的后面,态度根本不是“闹”,说是“求”倒更多些,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