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123.撒网?收网?[2]

寡人无疾最新章节目录
   。
    方孝庭虽然回到了朝堂,但刘未已经不准备给他礼遇了,朝中局势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投向皇帝这边,要么靠向方党那边,几乎没有中间地带。
    方孝庭在朝中经营多年,原本占有极大的优势,可因为上元节一场灾祸,只有他家是无人遇难,在许多官员心中不免存了些疙瘩,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
    人人虽然都希望和老谋深算的人做同伴,可这同伴如果存着的是随时可以反咬一口的心,就不那么可爱了。
    刘未也是利用这种摇摆的心理,下达了一连串的政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户部派出专使彻查各地粮仓的情况,问责管理粮仓不利的官员。
    二月初,刘未又接见了有皇商资格的十七位商人,最终选定了八位,作为“候选”先任职皇商一职,打理各地的皇庄、牧场,以及内库所属的盐井、铜、铁等矿产等。
    王七所在的“王家商行”,因为在经营西域商路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拿下了内府织造专营之权和牧场的经营权,代价是每年为皇家牧场提供优秀的种马二十匹,牲畜的死伤数量不得超过十分之一。
    这对王家来说并不算什么苛责的条件,更何况真要死伤数量超过十分之一,他们也有办法从其他地方买来牲畜补上,算是得了极优厚的资格。
    刘未敢先动各地的粮仓,是因为兵部早就为了粮草的事情准备好了兵马,只要哪里的官粮出了问题,立刻就就近调动兵马去查抄当地负责官仓的官员。如果有囤积居奇、中饱私囊者,一律抄没家产,押送进京。
    如今还没有回来多少消息,但京畿周边粮仓的仓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陈粮冒充新粮入库的事情屡见不鲜,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地方了,以至于很多天里,刘未的脸色都是黑的。
    二月初七,肃王刘恒的队伍向着肃州出发了。
    刘未并没有亏待这个儿子,仅肃王府里,就定下了上千人的随员,其中还不包括护卫和家将的人数。
    这近千人大多是仆役和伺候刘恒的宫人,也有工匠、幕僚和肃王府的官员。作为第一位封王的皇子,刘恒的规制已经抵得上先帝时期两位年纪较长的藩王,和他曾是皇后之子,后来又是贵妃嗣子的身份倒也匹配。
    肃王妃据说领着肃王在出城时对着宫中磕了头,带走了一把京中的土。刘未并未出面亲自送行,只派了刘凌去。至于刘祁,自从“士子案”发了之后,他几乎已经被刘未雪藏了。
    刘凌曾私下里思考过二哥被父皇厌弃的原因,思来想去,恐怕和那两位士子走的是方家的门路获得“荐生”资格有关。如果不是这样,想来父皇也不会这样生气这件事。
    如果是刘凌在私下结交了两个有才能的士子,又苦无门路出头,恐怕会选择向父皇举荐,走“殿中直侍”的路子,就如当年戴良之父一般,未必不能夺得状元,也算是为国举士了。
    这固然有自己没有多少外力可以依靠的缘故,但更多的时候,身为皇子,也要多方考虑造成的影响。
    如果向父皇举荐,父皇自然会挑选合适的御史,详细调查被举荐者的出身和品性,即使出了问题,也不过是疏忽而已,但走了“荐生”的路子,摆明了是告诉天下人他情愿相信自己的外祖父,也不愿意相信父亲会选拔他举荐的人才。
    也难怪会寒了父皇的心,彻底对他不管不问了。
    如今据说礼部的官员都是绕着二哥走,犹如躲着瘟疫一般,而自己这边的人却是趋之若鹜,可见风向转的有多快。
    即使这种局势是向着自己这边倒,刘凌也不免感慨几句,这京中官员察言观色左右摇摆的本事,实在是太让人叹为观止了。
    二月十二,又是一次寻常的朝会,刘凌早早来了宣政殿的门外,却发现一直宿在礼部,清早才入宫的二哥居然不在,而他如今历练的兵部主官雷震,居然也不在。
    二哥不在,还有可能是因为偶感风寒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事情,可雷尚书也没来,就实在耐人寻味了,加之之前兵部频频动作,一下子请求修缮兵部器械司陈年的兵器和器械,一下子请求南边增兵,都让人心中不安。
    是南方的局势又出现了什么变化,所以雷震被皇帝召去了?
    还是雷尚书也生了病,告病在家?
    一时间,各部官员交头接耳,相互打探着消息,就连最为沉着的方孝庭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命了身边的心腹官员去打探。
    由于刘凌是在兵部历练的,又好说话,自然有不少人问到了他的头上,只是刘凌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也只能无奈地笑着,说不出什么理由。至于众人信不信,也就不管他的事了。
    对他来说,倒是二哥突然没有出现,更让他意外和在意。
    就这样,宣政殿外的众人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跟随着引领朝臣的礼官入了殿,见皇帝正坐在御座上,才算是稍微松了口气,开始按本宣科的上起了朝。
    首要的事务当然是下个月的礼部试和殿试,所有人耐着性子处理完恩科的事情,期间眼神不停从兵部尚书空缺的位置扫过,期待着皇帝给一个理由。
    皇帝倒是不负众望,很快就给出了雷尚书不在的原因。
    “就在昨天夜里,朕接到了一封急报,是从越州边境送来的。”
    刘未似笑非笑地看着众人,眼睛里有说不出的隐忍和杀意。
    听到越州边境,众人都齐齐一震。
    那里蛮人和汉人的乱事正陷入胶着之中,苏将军和魏乾两人极力控制局面,但成效不大,蛮人一战即退,苏将军的兵力也不足,他临阵杀将的行为使得招兵成了一件困难事。将士不能齐心,又在异地作战,自然没有那么顺利。
    听到雷尚书没上朝和南方战事有关,一些朝臣自然就放了心,比如兵部的官员们,但也有其他人眼神中出现了不安之色。
    譬如方孝庭。
    “送来急报的,是朕派往苏爱卿身边的副将毛小虎。因为南部多山多灌木,弓箭使用不便,朕便拨了他三百副内库里的神/机/弩,前往南方装备南方的士卒。”
    刘未一开口,满朝哗然。
    神/机/弩已经成了代国的一个传说,人人都知道有这种神兵利器,但人人都没有见过。即使是历经三朝的老人,也说不出哪年哪月宫中动用过这种武器。
    可如今皇帝竟然如此重视东南的战事,一出手就是三百副!
    刘凌却身子一凛,不由自主地向着身边二哥该站的位子看去。
    如果说二哥今日没来和这件事有关,那……
    他猛然回头。
    只见一向冷淡自持的方老大人,如今却鼻尖冒汗,身子也微不可见地在颤抖着……
    “神/机/弩事关重大,弩/机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弩/箭。朕怕节外生枝,所以将弩/箭和弩/机分开运走,毛小虎负责带走神/机/弩,户部以运送粮草辎重的名义夹带出替换的弩/箭。”
    刘未嘴角微微上扬。
    “即使朕根本没有对外宣布毛小虎带走的是什么,可依然有居心叵测之人想方设法打探到了,并且在越州山地设下重重埋伏,想要抢夺这批神兵利器!”
    代国律,携带弓箭甚至是佩剑都不触犯法律,唯有私藏弩/机和弩箭,一律按谋反论处。
    这是大逆不道之罪,也是十恶不赦之罪,所以天下间兵将蓄养家将、死士者皆有,却无人敢大张旗鼓的购买弓/弩。
    听到这里,还有谁不明白天要变了?
    看着刘未眼中越来越盛的煞气,不少官员只觉得脖子一冷,不由自主地摩挲起颈间来。
    “好在毛小虎运送这批器械,自是小心谨慎,每到一地,必有心腹前往下一地的驿站和官府通传。他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入困龙谷中防守。半日后有当地没迎接到毛将军的将领率部前往打探,在困龙谷中找到了大批人马救下,而后里外夹击,救下了毛小虎所部……”
    刘未攥着御座的手紧的发白。
    “两部杀死乱贼一千余人,活捉了百余人。”
    “自陛下登基以来,还从未有过两千余人的乱贼埋伏山林,抢劫军中物资之事!究竟是谁吃了这个雄心豹子胆?”
    沈国公戴勇不愧是深得圣眷之人,立刻出声迎合。
    “朕也如此在想。”
    刘未看着已经面如死灰的方孝庭,终于露出了狰狞的表情。
    “此人几代深受皇恩,居然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来人,将方孝庭除冠去衣,缚与殿下!”
    终于抓住你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