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第102章历练?坐谈?[2]

寡人无疾最新章节目录
   皇问起我今天学了什么,我该怎么回答?”
    “哦,原来一般训练是没有真家伙的,都是木刀木剑,临出阵之前授予兵甲?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这样吧?难道边关用兵,还千里迢迢运武备过去?什么?又要我再待一阵子?这不是一句话就解释完了的事吗!”
    刘凌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恨不得连墙上多个钉子都要问一遍。
    他来之前已经寻思过了,装傻充愣肯定不行,要表现出英明神武也不切实际,唯有一副什么都好奇的样子,才能打探到父皇想要知道的消息。
    毕竟他是年轻人,平时又不出宫,好奇一点也不算突兀。
    只是他玩“你问我答”玩的不亦乐乎,可怜两位兵部侍郎揪胡子的揪胡子,揉眼睛的揉眼睛,满头满身都是大汗。
    这位皇子,麻烦倒是不麻烦,可架不住是个话痨!
    他居然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问啊!
    连吃喝拉撒都要问啊!
    雷尚书,快来救命啊啊啊啊啊啊啊!
    他们再也不想带小孩了!
    ***
    刘凌在兵部历练的还算顺利,刘祁这边却是一团乱麻。
    和大多是武官的兵部,以及注重实务的工部不同,礼部是六部中公认的最不好待的一个衙门。
    吏部是方孝庭的一言堂,你再有才干,不得方孝庭的法眼也是白搭,所以在吏部里混,只有两个字——“听话”。
    因为没什么选择,混起来也不废心力。
    刑部则是需要极高的刑名侦讯经验,哪怕你有大才,即使背完那本厚厚的《代国律》和各种量刑的案例,不历练个三五年根本不能胜任,所以刑部里人人都是擅长某个方面的人才,没有什么大错轻易不会动他们的位子,比如前任刑部尚书,就一直坐到了致仕才回乡。
    人事是固定的,相处起来也容易。
    户部则是朝中蒙荫最厉害的地方,几乎是三步一“公卿”,两步一“大夫”,人和人之间不能轻易得罪,每个人背后都背景深厚,相处起来也就特别客气。
    加之户部掌管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轻易不可出错,使得户部的官员都十分谨慎,在这里也算是个美差。
    相比之下,兵部直来直往、工部闷头做自己的事,各有各的风格,而礼部的风格,就是“文人相轻”。
    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礼部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管理全国的书院及科举考试,还有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可以说,随便哪个长官提出来,都是一方有名的大儒。
    他们之中,有曾在国子监任过司业的学官,也有因为学问做的特别好而被特点的,还有通晓其他民族的文字、礼法而出名的,总而言之,就是有学问。
    想在这里混,除了人要八面玲珑,还必须有让他们看得起的文采。
    刘未的治国风格是注重实务,不重辞赋,薛芳和赵太妃也都是不善工辞之人,所以刘家这三兄弟,除了老大受母亲影响在这方面好些,老二刘祁和老三刘凌都是文辞并不华丽之人。
    刘祁刚入礼部,来来去去每个见到他的官员都“好心”的考校考校他的文辞,聊聊他读过什么书,问问会些什么,直把这个明日里冷傲矜持的皇子问的是冷汗连连,眼睛充血。
    他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极为出色的了,可考校他的都是什么人?这些都是当朝“状元”、“榜眼”们的主考官,他是皇子,便是天下同龄人的表率,这一考校完,有些老成的面上没露出什么,可有些轻浮些的,态度上对他有些轻视。
    更有甚者,刘祁单独相处时,还能听到不少礼部官员的窃窃私语。
    “这二殿下,学问似乎不怎么扎实啊!”
    笑话!他在宫中人人称赞学问扎实!
    三兄弟里,就属他对功课做得最为慎重和认真!
    “那笔字也没什么筋骨,还不如在冷宫没发蒙多久的三殿下,是不是心性不太坚定?”
    可恶,给他只软毫,却要他有筋骨!
    怎么不干脆用筋骨来写算了!
    “居然说不会赋诗!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身为皇子,必须脱离庸俗,使志向和情操得到陶冶与提升,怎能死读书?没灵气,没灵气!”
    他就是俗人,愿意当俗人行不行!
    做功课都做不过来了,哪里有闲情逸致去吟诗作对,伤春悲秋!
    刘祁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何曾被人这样嫌弃过?差点没跑出去当场翻脸!
    还是庄扬波咬着牙死死抓住他的衣袖,才没让他出去给别人下不来台。
    原本,礼部和吏部关系极好,毕竟考完了的进士们等着授官,授出去才能当“座师”,否则收一个穷秀才做门生,对个人声望和日后的前途一点作用都没有。
    在两部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刘祁在礼部历练,怎么也会被给予各种方便。
    偏偏情况和之前又不相同,闹出太学生“叩宫门”的事情后,皇帝加开了恩科。开恩科这种事情,明显是拉拢礼部、杀吏部威风的事,偏偏礼部这么多官员根本没办法拒绝这样的诱惑,又或者早就像找个理由不和吏部同流合污,竟甩开吏部操持起来年恩科的事情了。
    一旦“加恩科”的情况增多,礼部顺势而起获得不亚于吏部的重要地位也指日可待,何必处处看吏部的眼色?
    在这种情况下,刘祁就变得更加尴尬。
    刘未将刘祁和刘凌送去兵部和礼部,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但他没有想到原本清闲的礼部会因为叩宫门加开恩科的事情变得极为繁忙,这样难以自处的刘祁除了尴尬以外,也确实找不到什么人带他学习历练,倒变得进退为难。
    礼部现在一部分人在忙着冬祭和来年的春祭,一部分人在忙着过年时各地藩属进贡和回礼的事情,剩下的则全部在忙活明年科举到的事情,一下子就把刘祁晾在了一旁,成了隐形人一般的存在。
    于是乎,这两兄弟进了六部历练,都是人人避之不及。
    兵部避之不及刘凌,是因为他太能问;
    礼部避之不及刘祁,是怕他太能问。
    刘祁比刘凌麻烦就麻烦在他性格高傲,还不愿意先低头去讨好别人,如是这般呆了三天之后,他彻底熬不住了,提了父皇给的出入宫牌,就去探望自己“生病”的曾外祖父去了。
    方府。
    “阿公,你怎么……”
    刘祁望着行走如常的方孝庭,诧异极了。
    他最是明白这位长辈的性格,那是行事从来滴水不漏的。
    既然他向父皇是“报病”,以身体不适休了病假,那即便是什么病都没有,躺也在床上躺几个月,绝不给人指摘的地方。
    可如今他气色如常,龙行虎步,哪里有半点“虚弱”的样子?
    是因为他要“致仕”了,所以无所谓了,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缘故?
    “殿下来了。”方孝庭微笑着,没有接刘祁的话,“您今日怎么来了?怎么不在礼部‘办差’?”
    他在礼部也有不少眼线,这样说,自然是故意引起刘祁的不快。
    刘祁即使知道方孝庭是什么意思,可还是抑制不住地吐起了苦水:“什么办差,我连礼部尚书房间的桌子都没摸过!他们一天到晚就让我读书读书,好似我把天底下的书全部读全了就能治国似的!”
    “哈哈,对于礼部来说,还真是如此。”方孝庭哈哈笑着,“所以殿下当了逃兵,逃到老臣这里来了?”
    “……”
    刘祁沉默不语。
    “殿下,老臣其实并没有什么病,只是陛下如今已经不信任老臣了,再在朝堂上留着也是徒增嫌恶,所以老臣不如在家中闲散闲散,对那个位子也看淡了许多……”
    方孝庭慢悠悠地说道:“殿下反正也是闲着无事,不如跟老臣下盘棋?”
    “我棋力远不如您,何必自取其辱……”
    这几天被虐的还不够吗?
    琴棋书画都被考了,就差没问会不会卖艺了!
    “那就让你执黑,再让你五目!”
    方孝庭干脆地堵了他拒绝的路。
    刘祁无法,被方孝庭引着入了书房,上了罗汉床,两人开始了“手谈”。
    执黑先手,所以占据了很大的优势,通常是水平低者执黑,方孝庭又愿意让子,这便是“饶子棋”。
    三兄弟中,刘恒最擅音律,刘祁最擅围棋,刘凌最擅书法,刘祁虽然嘴里谦虚自己的棋力不如方孝庭,但他执黑又被让了五个子,便自诩有八成的胜算,一拿起棋子之后,不由自主的认真了起来。
    他素来就是个对什么都认真的性子,所谓“手谈”,又是只用手中的棋子说话,双方一言不发,你来我往,庄扬波年纪小,没一会儿就熬不住了,看着看着,就坐在了罗汉床的脚踏之上,靠着罗汉床,慢慢地睡了过去。
    刘祁和方孝庭都没有管他,只是看了他一眼,就继续下棋。
    刘祁一拿到黑子,立刻占据了有力的位置,开始慢条斯理的布局。
    方孝庭也是浸/**棋道多年,步步紧逼,不肯放弃。
    刘祁占据优势的局面保持了很久,他有着有力的地盘、有着可供进退的活“气”,还有随时可以连纵的余地,而方孝庭却只能偏安一隅,保持着自己的实力不被蚕食,再一点点反击。
    没过一会儿,刘祁的表情变得越发凝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优势局面被一点点扳平过来,除了左边的半壁江山,右边已经没有了什么气数,只能往左边尽力一搏,才有胜利的可能。
    可等到他真的往左突进,放弃右边之后,方孝庭突然连连变子,右边被堵死的局面原来是个幌子,他在接连“杀”了自己白子的几个子之后,右边被堵死的路重新焕发了升级,可此时左边和右边之间的活路已经因为他放弃右边的举动被彻底截断。
    堵在中间的刘祁进退不得,眼见着左边和右边都是活路,却没有办法再和任何一边连成一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曾外祖父慢慢收官,将整片江山都吃了下去。
    不必一颗颗棋子数,刘祁眼睛一扫,就知道哪怕再让五目,自己也是彻彻底底的将这一局输了个干净。
    刘祁连日来频频受到打击,先是在礼部被人小瞧的一无是处,又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输得干干净净,加上方孝庭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让他胸中一股郁气顿时暴起。
    哗啦!
    暴起的刘祁伸出手去,将棋局直接掀翻了过去。
    无数黑白交错的棋子像是一颗颗星子,瞬间飞散出去,洒落于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世界瞬间倾覆,山河从此倒转……
    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