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第42章白月光?红玫瑰?[2]

寡人无疾最新章节目录
   鉴,不要重蹈覆辙才是!”
    “是啊,陛下……”
    “陛下,怎么能任由后宫宠妃迫害皇子呢!”
    人群中,二皇子的曾外祖父方孝庭对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地上前一步,肃然劝谏道:“陛下,就算不论后宫之事,三位皇子如今已经年纪不小,一位长期住在中宫,一位住在道观,甚至三皇子还住在冷宫里,这不但于理不合,也有违伦常……”
    他指了指大皇子:“大殿下昔年在东宫书房读书时,太傅们皆称赞有仁德之风,后来避居中宫,依旧不忘苦读,可谓是皇子之中的典范……”
    大皇子骄傲地挺了挺胸。
    他又指了指二皇子:“二殿下身体虽弱,可从小聪慧,性格直率,如今臣等再见二皇子,哪里有半点病弱的样子?再继续在道观里荒废学业下去,简直是荒谬至极!”
    二皇子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嘴角悄悄露出一抹喜色。
    如果能回到宫中读书,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最荒唐的是三皇子!”那御史大夫气的胡子直抖:“堂堂皇子,已经九岁了还住在冷宫之中,缺衣少食就算了,居然大字不识一个!天底下哪朝哪代的皇子,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我识字的……’
    刘凌在心中腹诽了一句,又认命的憋气把自己的脸憋的通红。
    御史大夫说完还不尽兴,上前几步拉出刘凌,在众多大臣面前指着他的衣衫和裤子,环顾四周,恨声道:
    “诸位同僚,看看三殿下的衣衫,他竟连个伺候针线的宫人都没有,要穿不合身的衣服!诸位府上的奴仆恐怕都不会苛待至此吧?皇后乃是负责照顾所有皇子的嫡母,皇后不在,贵妃管理后宫,理应代理皇后之职,她就是这么照顾皇子的?”
    刘凌哪里被这么多人围着指手画脚过,原本还是自己把脸憋红的,见这么多人盯着他的手脚看,又对着他窃窃私语,忍不住真脸红了。
    这御史大夫,简直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呢!
    刘未昨日丧子,一夜都未睡好,早早起来准备上朝,却又遇见大臣们带着国子监监生在宫门外叩门,心情原本就不好,再被几位大臣兜头这么问责,脸色更是难看。
    看到三皇子手足无措地被御史大夫拉在殿上,脸皮都红到发紫,他冷哼一声:“他这样的,学与不学,也没什么区别。”
    刘凌原本因为被人指手画脚而有些羞愧,如果听到父亲的评价,通红的脸色顿时煞白一片。他早上洗掉了药液,脸色原本就比平日示人时要白皙,如今更是白的吓人,有几个家中有同龄子孙的大臣,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同情之色。
    这是刘凌再一次被刘未的诛心之言伤害到。
    虽说薛太妃让他小心藏拙时他就有了会被人轻视的心理准备,但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这样评价,足以让他对于父爱的渴望又冷了几分。
    “陛下此言差矣!”
    方孝庭看有了突破口,上前一步劝谏:“岂有人生来有知?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大多是后天所学而成。所谓养移体居易气,一旦三殿下子如同两位皇子一般被悉心教导,也许也能长成国之栋梁,未来的贤王也未可知!”
    他张口就是贤王,自然是觉得九岁还没读书的孩子,就算读了书,最多不过就是当个安乐王爷。
    至于真正的帝王之才嘛……
    方孝庭不露痕迹地用余光扫过二皇子,见他很沉得住气的立在大皇子身后不发一言,心中不由得微微得意,更加努力地煽动众臣逼迫皇帝。
    “陛下是一国之主,皇子们的将来也事关国体,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啊!”
    “请让二皇子回宫!”
    “三位皇子理应接受太傅和博士们的教导!”
    刘未冷着脸一言不发,眼神却像是寒刃一般扫过自己的三个儿子,复又回到诸位大臣的身上。
    “朕若准了爱卿们的奏言,你们接下来是不是就该逼朕立储了?”
    方孝庭心中一惊,担心他们逼迫太过,适得其反,反倒让皇帝有了忌惮。
    后戚干政几乎是代国所有皇帝的心病,尤其刘未正当壮年,至少还能做几十年的皇帝,自然更不愿意早早立下太子。
    当年袁氏进宫立刻得宠,外朝的大臣心中都明白,袁氏恐怕已经成了皇帝清扫后宫势力的工具,只能劝诫在宫里的家中女孩韬光养晦,避过这一劫去。也不愿提起立储之事得罪皇帝。
    可现在不伸头不行了,难不成眼睁睁看着袁贵妃将后宫搅得腥风血雨?皇帝已经把皇后和几位外戚势力最强的后妃给毁了,也该是退上一步,平衡前朝后宫的时候了,就算不立储,至少虎毒不能食子吧?
    “储君事关重大,自然是有德有能者居之,三位殿下尚且年幼,又未学有所成,怎能轻言立储。”
    原本在角落里不发一言的吕鹏程叹了口气,上前几步和起了稀泥:“陛下,立储之事先暂时不论,三位皇子确实该要好好教导了……”
    刘未握着龙椅的手指用力到发白的地步,他深吸口气,微微侧过身子道:“吕寺卿也认为朕待几位皇子太薄?”
    吕鹏程看了看三位皇子,尤其是在三皇子身上多注视了一会儿,默默点了头。
    “我想太后若在世,也是不愿孙儿们如此荒废时光的。”
    “太后……”
    刘未将这两个字在口中重复了一遍,摇了摇头:“朕小的时候,比他们三人艰难多了,他们长成这个样子,多受其母的影响,若继续跟在妇人之侧,必难成大器……”
    听到刘未的话,方孝庭等人心中大喜,这明显是皇帝服软,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御史大夫立刻会意,连忙接话;“若陛下认为几位皇子跟在妇人身边会养偏了性情,不妨让三位皇子全都移居东宫,一来培养感情,二来互相照顾,三来同吃同住,也不存在苛待了哪一位殿下的事情……”
    他话说的轻巧,大皇子和二皇子看了一眼刘凌,俱嫌恶地皱起了眉头。
    这明显是让他们照顾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刘凌也是脸色一白。
    他一直接受冷宫里太妃们的教导,身上的经脉也并未修复,全靠在萧太妃那里调养,这时候去了东宫,经脉就真彻底废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可以如此,但三皇子,臣认为这样处置不妥。”吕鹏程看了刘凌一眼,朗声奏道:
    “大皇子和二皇子从小在东宫崇文殿读书,三皇子却未发蒙,进度和两位皇子完全不同,须得从头教起。他留在东宫里,根本起不到互相照顾的作用,恐怕时日久了,还会生出自卑之心。”
    “依臣看,大皇子和二皇子可以继续一同读书,三皇子最好另请先生发蒙,待进度能赶上大皇子和二皇子时,再进东宫一同读书。”
    方孝庭等大臣原本就是为了大皇子和二皇子来的,三皇子只是捎带,也没人费心为他谋划,见吕鹏程这样说,也没有太多异议。
    ‘这么快就想着先入东宫了……’
    刘未不置可否地望了眼吕鹏程,再望了望方孝庭,有些恶劣地扯了扯嘴角,开口准奏:
    “老二一直在道观里养病,功课恐怕也落下了,先不必入宫读书,在道观里将落下的功课补起来再说;老三依旧留在含冰殿,从今日起,静安宫外三殿和内殿之间筑起高墙,高墙筑成后由翰林院派博士一名在外三殿教导刘凌读书习字……”
    他看着面露失望的二儿子,继续说道:“老大这段时间修身养性,可见已经反省了,由中宫移往东宫光大殿居住,每日在崇文殿书房读书。待两位弟弟进度跟上,再一同读书。”
    大皇子顿时欣喜若狂,连忙跪地谢恩。二皇子虽然有些失望,但想到自己在道观里也从未荒废过学业,想来进宫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也跪了下来谢恩。
    唯有刘凌,有些呆愣地立在原地,还是吕鹏程咳嗽了一声,这才跪地赶紧谢过父皇的“恩典”。
    筑起高墙……
    外三殿和内三殿筑起高墙……
    这是要把太妃太嫔们关死在冷宫里不要出来的意思吗?
    致远殿中,君臣之间你进我退、以退为进的权谋之术没有让刘凌获益匪浅,反倒遍体生寒。
    刘未脸色不好的离开了致远殿,其他大臣们也被请离了中宫,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也恢复了清白,袁贵妃手伸的再长,这么多大臣盯着,这段时间想来也不敢再做什么。
    等来日他们入了东宫,东宫自成系统,和皇帝的居处一般有自己的侍卫、自己的随从,要比后宫里安全的多。
    二皇子从头到尾没有看刘凌一眼,径直跟在曾外祖父后面走了,大皇子看了他一眼,大概是想到暖阁里好心当做驴肝肺的事情,摇摇头也带着自己的随人离开。
    只有刘凌还失魂落魄的立在致远殿中,无法回过神来。
    “三殿下,臣送你们回西宫门口吧。”
    一把熟悉的温柔嗓音传入刘凌的耳中,随即一只大掌落在了他的肩头拍了拍,让他回过了神。
    刘凌抬起头,面前站着的不是吕鹏程,还有何人?
    皇宫何其大,刘凌根本不认识致远殿到西宫的路,王宁从来只是在后宫里转悠,更不知道前面该如何走,无论吕鹏程是不是别有用心,如今居然专程留下来带他回去,都足以让刘凌心中感激一片。
    这样的人,难怪人脉会这么好,不过是一夜的功夫,各方都入宫劝谏,甚至连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叩了宫门。
    “走吗?”
    吕鹏程笑着伸出一只手。
    刘凌装作害羞的样子,没有牵吕鹏程的手,而是跟在他身后出了殿门。
    门外等候已久的王宁连忙跟上,三人一路沿着宫道,安静无声地朝着西宫的方向而去。
    等看到了熟悉的祭天坛,劫后重生的刘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一想到很快静安宫就要进行“改造”,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心情沉重加上对吕鹏程有所防备,这段路上更是一言不发。
    吕鹏程也并没有故意挑着刘凌说话,他是外臣,一直送到了静安宫附近,这才笑着弯下身子,在刘凌耳边叮嘱。
    “殿下虽然心善,但日后行事之前,要先多想想利害关系。若是你有个万一,岂不是让那些关心你、爱护你的人的痛不欲生?殿下在冷宫里艰难长大,却不知道这冷宫外比冷宫里更难,行错一步,可不止一个人粉身碎骨而已。”
    刘凌没想到吕鹏程会说这样的话,微微错愕。
    他说完这番话,手掌在刘凌背上轻轻一推,似是不经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