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狩猎红尘》第七回下石怪

新狩猎红尘最新章节目录
   那风云道长连夜催使和风,山间桃花一夜盛开。一早打开洞门,游仙翁陪着圣母出来,见满山桃花,红粉二色争艳、白淡两色斗俏,不觉满心欢喜。二人举步观赏桃花,走到一处绝壁下,游仙翁暗道:“绝壁下就是万劫洞。”圣母点头,故意行到洞前。见两旁高大山神数人,灵巧地精若干,死守在洞前。山石上走来一个年青将军,正是三山正神柄灵公黄天化,见了圣母施礼道:“圣母从何而来?”圣母道:“我从北海而来。”黄天化也知圣母是往北海祭沉香,并不疑心。圣母又道:“垂云山桃花突放,仙翁邀赏桃花散心,不好拒绝。”黄天化道:“愿圣母开心。”圣母遂邀黄天化同游。看了桃花,游仙翁又备下水果、美酒,请二人同饮。
    风云道长借着这个空儿,使个碍眼法,化成一个小飞虫进了万劫洞。万劫洞深有千尺,四周都是冰冷的岩石,潮湿异常,终年滴着水珠,上头开着头大的天窗。风云道长下到深处,见一壮汉躺在地上,穿着一身虎皮衣服,打着补丁,正是石正。风云道长现身低声道:“石正,还记得贫道吗?”
    那石正被困在万劫洞内,以饮石壁滴下的水珠,食墙上青苔为生,每天望着天窗,看云去云回、日升月落,正万般无奈,见是风云道长,喜道:“你怎么到现在才来看我?”风云道长道:“这趟还是偷着来的那。”石正道:“带吃的没有呀?”风云道长道:“带得多了,都放在游仙翁的洞里那。贫道问你,愿不愿意出去透透风?”石正笑道:“你老道冒险来找我,不会就是为了带我转一圈吧?”风云道长道:“都说你这怪傻,有时倒也精怪。削去顶上三花,荡去脚下五元,让你单凭着本事去人间拿几个鬼来,你敢去不敢去?”石正道:“善鬼恶鬼?善鬼不去,恶鬼岂有不敢。”一时又言道:“我知道去者不善,必定是恶鬼。”风云道长道:“即如此,我再使个碍眼法,带你出去。”石正笑道:“你这老道,最好胡闹说笑话。你化成飞虫,有多大力气,能背得动我?”
    风云道长一笑道:“不必我背,你自己上去就可。”说罢,取出一颗白色蛋黄大小的珠子,托在掌心道:“此千年雪山白猿元神之核,你服下它,虽无其形却有其能,翻崖越涧,易如反掌。”石正大喜,服下元神。风云道长道:“不必在意山神地精,随我走便好。”又变成个小飞虫,向洞外飞去。石正纵身一跃,借着岩壁,势如灵猿,疾如穿梭,攀向洞外。
    游仙翁宴罢圣母,送走黄天化。风云道长从后面转出来笑道:“仙翁可速备下饭食,与石正饱餐一顿,然后可以议事。”回身道:“石正,出来吧。”圣母抬头一看,见走出一个年青壮汉来,发乱衣破,四方脸,浓眉大眼,泛红脸膛,威正神扬,正气袭人。上身穿着件虎皮小袄,露着半片胸膛,两臂肌肉,鼓如凸石。游仙翁道:“可喜可贺。石正,可认得华山三圣母否?”石正将圣母看了两眼道:“不认得,听说起过。”游仙翁道:“圣母正是为你而来。”让了坐,叫小童送上饭菜来。
    石正看了看,几盘水果、一碗稀粥、六个馒头、两碟咸菜,叫道:“这如何能吃饱了。”风云道长笑道:“先将就一顿,晚上我出去打几只山免,由你饱餐一顿。”石正三口两口、干的湿的都吃个精光,将嘴一摸道:“何时动身?”圣母道:“不忙。我先问你,如何降那六鬼?”石正道:“抓了来,倒吊在树上,用鞭子来抽,直到认了算罢。”
    圣母见其说起话来,憨憨痴痴,叹道:“若如此,不仅难降六鬼,你尚有性命之忧。”游仙翁道:“如今人间是文明世界,行事需依法律,抓人需遵章程。一定要拿住真凭实据,才能降那六鬼。”圣母也道:“此六鬼窜进人间,或混于官场、或混于商海,若得一官半职,财产百万,必受人间法律保护。稍有闪失,反受其制。”石正笑道:“六个小鬼,不过碌碌之辈,能有何本事。不必担心。”游仙翁道:“此番去,不比从前,人间削尽三花,尽去五元,腾不得云,驾不得雾,使不得身手。与六鬼只能斗智斗勇。石正,你可想好了,万一叫六鬼伤着了,可误了你一世英名。”石正笑道:“什么英名、鬼名,都是些骗人的话。我素爱此道,道长勿用多虑。”圣母道:“今玉帝小公主龙贞公主也投胎人间,已二十余年,望能助之,早降六鬼。”石正道:“本是仇家,不见最好。”圣母也不再劝。
    一时,圣母告辞,两道长送至山下方回。晚上,风云道长打了几只免子,叫石正饱餐一顿。石正道:“我这会想起来了。中华地域广阔,东西南北过万里,我步行寻六鬼,岂不是大海捞针一般?拖个十年八载的,岂不叫百姓遭殃。”风云道长道:“我已观察一阵了,离此一万三千六百里外,有座中州城,在乌金江畔,自古繁华,近来有妖气浮于其上。我料六鬼定是在中州落了脚。”石正道:“这就好办了。可有六鬼的画像?”游仙翁道:“贫道根据风云道长所言,连夜画了六鬼的画像,只是贫道笔拙,不过有三分相象罢了。其中一鬼,还骗走老君的九转还金丹。”取出画像交给石正。
    石正看了看道:“别的人都没什么特点,就这在个大个鬼生的甚丑,好记。”风云道长道:“此鬼身高两米,好持强凌弱,人群中称霸。”石正收好画像,就准备下山。游仙翁又找出一身长衫叫石正换了,叮嘱道:“化来的钱不多,仅够你路上用的。若一时难降六鬼,要速想办法吃饭。”石正道:“我拿了六鬼,即刻回来交差,必不叫两位道长为难。”风云道长道:“我哄一时还无碍。”言罢,借着天黑,石正一人下了山,直奔中州而去。
    长话短说,石正一路往南,翻越群山,渡过大河,来到中州。进了城,见两旁高楼林立,店铺兴旺,人群往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石正在城中走了近一个中午,未见城市大小,心中暗道:“这城市好大,虽是一城,要寻这六鬼,也如大海捞针一般。”石正心眼不多,站在路边,手里拿着画像,叫住来往行人乱问道:“可见过这几个人?”行人见是画像,纷纷留心去看,却都摇头不知。如此转眼过了三天,石正一无所获,因食量又大,钱也花的将尽,心道:“怪不得来时叫我想办法找饭吃,果然寻着不易。”
    这天晚上,石正还宿在街边长椅上。这边街叫文长街,地处西城区,也是条老街,街上两旁百十家小吃店。一早,有位陶老伯出来晨练,见清冷的早晨,一个壮汉躺在石椅子上,好心问道:“年青人,怎么睡在这儿?受了凉可不是闹着玩的。”石正道:“我在山洞里睡惯了,不怕凉。敢问老伯,我怎么才能找到吃的?”陶伯见人说话带着憨声,就道:“吃的地方很多,住的地方也有。但要先有钱才行呀。”石正道:“怎么才能有钱?”陶伯笑道:“出去工作自然能挣到钱了。”石正道:“这个容易,我有的是力气。老伯,那儿有招人的?”陶伯笑道:“你有多大力气?”石正也有意卖弄,起身跃到树上,一个倒裁葱又下来,将石椅就地拨起,举过头顶。
    陶伯见了大惊,就道:“你要不嫌弃,可暂住我家。我给你找份工作。”石正忙谢了。一路上,陶伯问了些话,到家叫了老伴出来。陶伯老两口看着一个大院子,儿女都在外地,见石正憨厚,也都甚心喜。在西边一间屋里,铺好被褥,叫石正暂住。
    到了中午,陶大娘叫石正道:“还没吃饭吧?”石正道:“前天晚上吃了,到现在还没吃过。”陶伯就叫老伴道:“老婆子,多炒两个菜来,叫石正吃饱。”陶大娘应道:“好哩。”陶伯让了石正进屋,说会子话,一会端上来四个菜,一大碗面条。不想,石正饭量惊人,连吃了五碗才搁下饭碗。石正见那两位老人吃惊,就道:“家里有什么活,就说一声。我无别的长处,就是有几分力气。”陶伯道:“石正,我送你到人力车行拉车可好。虽说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可钱不少挣。”石正道:“天天走路,我最好这个。现在就送我去吧,省得晚上没饭吃。”陶大娘笑道:“十天半月不干也有你的饭吃。”
    陶伯领着石正到车行,代签了字,交了压金。车行经理见石正身材高大有力,有意试探,就道:“你有什么长项?”石正道:“有几分力气。”那经理道:“你试一试。”那石正见门前有棵碗口粗小树,上前一猫腰,将小树连根拨起,看得众人大惊。石正也不在意,接了车,拉着陶伯回了家。
    从此,石正每天早出晚归,一边挣饭钱,一边寻人。不想这一天,怀着揣着画像,突然下起雨来,为着送个老大娘回家,没顾许多,回来才发现,怀中的画像已淋的稀烂。无奈,石正只得耐住性子,慢慢寻找,无聊之时,做些子善行义举,打发日子,不知不觉已过了一月有余。欲知后事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