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猎手》李煜[3]

花都猎手最新章节目录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呈郑王十二弟
    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渔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蝶恋花
    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又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
    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4.其他
    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红颜知己
    南唐后主李煜在后人脑海里留着一个鲜明印象,就是他留给了我们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他的词,确实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还被誉为“词中之帝”。
    但是我们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学的成功,是不能忘记一个被他迷恋着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于公元九三六年,比后主大一岁。她在文史记载中,确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因为古代帝王们,多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很少能将全部灵魂寄托在一个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变迁其爱情,而表现于文学的,周后之能得到一个多情帝王的专宠,且使将爱情流露于文学,当然她是一个资质佳惠,美艳多才的女子了。
    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后主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
    她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就是后主作词的原动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纱》: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把迷恋周后的情感,深宫香艳的情形,全部写托出来。请读他的《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种香闺韵事,儿女柔情,真**裸地写了出来。“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多烂漫,多么娇柔的儿女姿态,以现代眼光看,固然不足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会里,那就够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动了后主的词笔,后主的词笔,介绍了多情的周后给千古瞻仰,文学是环境的产物,是情感的交流,在这里完全得到印证了。
    人生总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总要有一天降临到最欢乐的人们身边的。当后主二十八岁那年,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终被秋风吹去了,其时,后主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又自制诔词数千言,皆极酸楚。
    对后主来说,真是天大的不幸,后来将她葬于懿陵,谥号昭惠,从下面词中,可以看到后主那时的心情。请看下面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这首词表达了后主对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秋风多……夜长人奈何”的凄惨调子,以后家破国亡,更给他许多词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后主做香艳的词,死后又影响后主做感伤悲切的词,这种功绩,是后人应该感谢她的。
    自古文人与美人,是结着不解缘的;几多伟大文艺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为题材,为背景的。《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十二副钗”都是绝代佳人。周后去世,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小周后为皇后。
    的确,美人的魔力,足以感应文人的心灵,而使之写出血和泪的文学来。后主不会做皇帝,而无意中做了词中之帝,被后世推崇在一切帝王们之上,谁说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窅娘李煜的宫嫔。据传为女子缠足的第一个人。陶宗仪《辍耕录·缠足》引《道山新闻》:“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5.部分诗词鉴赏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此话看来,很是在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语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番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
    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同一首七绝差不多,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读者为之泪下。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6.李煜大事年表
    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1岁
    七月七日,李煜生.
    后周显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18岁
    娶娥皇
    后周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22岁
    长子仲寓生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23岁
    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25岁
    二月,立为太子.
    七月,继位于金陵.尊母钟氏为圣尊后,立娥皇为皇后.遣使如宋表陈袭位.
    次子仲宣生于此年.
    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26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