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猎手》三十六计(下)[2]

花都猎手最新章节目录
   1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强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
    2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师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坤为地,水流地下,随势而行。这正如军旅之象,故名为“师”。本卦《彖》辟说:“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刚中而应”是说九二以阳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刚中”,又上应上坤的六五,此为此应。下卦为坎,坎表示险,上卦为坤,坤表示顺,故又有“行险而顺”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毒”,督音,治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
    【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1。静不露机,云雪屯也2。
    【注释
    1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2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彖》辞又说“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1。遇毒,位不当也2。
    【注释
    1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死地。
    2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三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死地。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1。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2。
    【注释
    1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2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1,渐之进也2。
    【注释
    1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2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2)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易经.渐》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循序渐进。
    【按语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役,—亡举之。
    第六套败战计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1。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2。
    【注释
    1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2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2)本身九三《象》辞:“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己。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按语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1;刚柔之际2,奇而复奇。
    【注释
    1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
    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
    疑惑。
    2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
    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
    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
    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疑中之疑1。比之自内,不自失也2。
    【注释
    1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2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