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猎手》五代十国

花都猎手最新章节目录
   【词语:五代十国
    【注音:wǔd-ish-gu-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朝代、都城、年代表
    朝代都城年代
    (或国名)古名今地
    后梁汴州河南开封市907——923
    后唐洛阳河南洛阳市923——936
    后晋汴州河南开封市936——946
    后汉汴州河南开封市947——950
    后周汴州河南开封市950——960
    吴扬州江苏扬州市892——937
    南唐金陵江苏南京市937——975
    前蜀成都四川成都市891——925
    后蜀成都四川成都市925——965
    闽长乐福建福州市893——945
    楚长沙湖南长沙市896——951
    南汉兴王府广东广州市905——971
    荆南荆州湖北荆州市907——963
    吴越杭州浙江杭州市893——978
    北汉太原山西太原市951——979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淮南之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