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都市》第一五四、一五五章(内有标题)(七千)

浴火都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五四、一五五章 (内有标题)(七千)
    第一百五十四章 游学海宁省
    西部,海宁省,崇会县的一个乡镇。
    一个十一人的队伍,艰难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众人小心翼翼,因为脚下一不小心,就会跌到崖下或沟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是一个西部极度贫穷落后的山区,许多人挣扎在非常贫困、缺乏教育、缺乏医疗等的重度线上。
    而且,在海宁省,这样的地方不止一处,崇会县比较具有代表性。县里人口规模中等,交通到各乡镇、山村都不方便,倒是山路、土路多一点。
    但这并不是说,这里就是一穷二白,什么资源都没有。恰恰相反,这里拥有全国资源最丰富的畜牧、皮毛资源,质量也是最好的。
    与海宁省相比,略比它次的,大概就是内蒙省了。
    两大省,全力供应的话,全国最为优质的畜牧、奶、皮毛,它们能占到60%的牛羊肉份额、70%的牛羊奶份额、50%的皮毛份额,当然,如今还早,大概20%、30%、25%左右,远远没达到它的产能潜力,主要是缺少资源,缺少资金,没法将产量加大、及时的、货源源源不绝的铺到全国的市场上。
    其中,内蒙省,牛羊奶的份额占大部分,因为那里已经有两家大型鲜奶产品生产企业,蒙牛、伊犁,后世知道它的人肯定不少,全国两大著名的民族品牌,关系国家民生战略安全。
    ——
    这十一人的队伍成员可是不简单。有家家乐海宁分公司的一名副总经理钱超宁,两名公司保安人员,有海宁省教育厅的一名副厅长,国家希望工程海宁省办公室的一名副主任(副厅级),崇会县副县长,一名国家助学基金会海宁分部的干事,一名省公安厅派出的安保人员,一名县公安局的警员,一名乡镇副职,最后一名,也是队伍里最重要的一人,却是个年轻人,他就是张扬。
    张扬晒黑了不少,略微瘦了一点,主要是初来这里,略微有点不适应这里的亚高原气候,胃口不振、休息不好,不过经过几天的适应,这种情况略微好了点,只是这里白天阳光充足,晒的黑了。
    只是,张扬怎么会到了海宁省这样的贫穷地方?而且出现在这山区呢?
    实际上,他高考结束后,就有了这一次游学的计划。他有时在自问,赚了这么多钱,到底可以干什么?
    财富到了一定地步,就是一堆数字,但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这就是张扬的观点。
    尽可能的,从根源上帮助一些人,而教育,就是根本。
    海宁省、甘州省、内蒙省、青藏自治区这些西部、西北数省区,是华夏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张扬第一站选了海宁省,下一站将会是内蒙省。
    这计划里,有公有私,既搞了慈善、又为家家乐发展注入长期、关键的原动力,一举两得。
    ——
    张扬是数天前到海宁省的,一行数人先私下考察了数个县乡,然后由家家乐海宁分公司的名义知会海宁省政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按部就班。
    也是这一考察,却让他心里沉重。有些山区,别说上学,就是吃饭都成问题,谈何教育问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国内经济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迅速的同时,却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的确很大。这或许和国家的制定的发展政策、计划有关,但是现在看到,还是让张扬心情复杂。
    “过了这道梁,就是达旺村,这里是崇会县典型的贫困山村,整个村子大概有五十来户,都住在山里,路不好走,经济发展不起来,教育问题很难解决,除非搬迁出来——”这名副厅长大口喘着气,语气沉重的说道。
    但话又说回来了,搬迁是要钱的。你搬迁出来,不给他们住的地方,不给他们地种,或者地方羊牲畜,他们怎么生活?
    而钱却是最关键的东西,但财政缺是就是钱。一个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分,财政就很吃紧了。
    可以说,家家乐海宁分公司知会海宁省政府,说是家家乐公司的一位重要董事想在海宁捐建一批希望小学,同时想提供一些资金用于国家助学贷款,资金可能达数千万元,这惊动了海宁省政府,立即派出相关人员接洽、给予重视。
    但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家家乐公司的这名重要董事,居然如此年轻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海宁省方面是有所查证的,但一下之下,让他们吃惊。这家公司居然如此庞大,在全国有几百家大型超市连锁
    这也是海宁省方面单是实地考察,就派出两名副厅级的干部规格来陪同考察。
    计划是,考察结束后,确定捐建和数目后,海宁方面由让省长出面洽谈,并参加这捐赠仪式。可以说,单方面计划给予的重视规格将会极高的。
    张扬穿着平底鞋,一身牛仔,背上背着一个旅行包,额头再次出汗了,不时的要停下吸口氧。这里的海拔太高了,氧气稀薄,一般身体不好的人没法呆太长时间。
    吸了几口氧后,张扬点头说道:“说到底还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人民富裕了,国家就富裕了,藏富于民,这些问题自然就不再是问题”
    心里却想着,海宁是西部的贫困省之一,这里的不少人以游牧、放牧为生的,而且气候条件寒冷干燥,所以相对人口不多,经济发展滞后。
    再就是,这里山区多,交通问题困扰严重。
    回头,应该加强和海宁方面的合作,这会是双赢的事情。
    “张先生说的是,海宁人口相对其它省份要少,但是海宁的特色经济潜力却是不小的,比如肉、奶、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这些几乎是家家都有,是海宁一道风景和潜力,但是市场一直培育不起来,所以很多特产都没法运到全国各地去,这里的特色经济,有着浓厚的藏区风格,预计全国市场应该很大的”这名副厅长似乎兼了介绍海宁的任务,附和道。
    大概除了教育方面的接洽外,这名教育副厅长还领了争取让家家乐继续投资海宁的任务,所以介绍起和家家乐业务相关的,不遗余力。
    只是这一路,张扬的口风很紧,只是点头或者赞同一声,并不承诺什么。
    ——
    不到五里地的山路,硬是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旺村已然在望。那山林深处,远远的可以看到一些人家的房屋,然后可以听到一些狗吠声。
    张扬他们这些陌生来客的到来,让整个村子沸腾起来,他们很是好奇。大多的小孩光着身、赤着脚,皮肤黝黑,也比较瘦,似乎有点长期营养不良的症状。
    崇会县下乡镇的副乡长是熟悉当地的人,和这些山村的村负责人很熟悉,很快与赶来的一名六十来岁的长者攀谈了起来。
    这名长者叫巴赫,是达旺村的村长。听到介绍张扬这些人是来给大家建小学的,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尽管这里的人很穷,但是对于让孩子上学、学知识、出人头地,还是报有坚定信念的。他们更愿意在山里住,但却不愿意让下一代依旧在山里生活,而是到大城市去。
    张扬这些人带来了不少礼物,也和当地人合影留念,在一些人家里拜访过,确实的了解了这里的贫穷,教育方面的问题。
    首先,这里是山区,林木不少,这些地方是要保护的,所以海宁省不可能将等级公路修到山里去的。
    而狭窄的路,在雨雪天气时,往往很是危险。
    当问到村里人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是谁时,巴赫就说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年轻人。当初这年轻人到送孩子到山外上学,但由于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了。
    这话说的让旁边的几名干部很是羞愧。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如今也是管不过来。学校要开下去,必须要收点费用的,光靠财政补贴根本不够。老师的工资谁发?桌椅、课本费这些谁买?可山村就是没钱。
    大约在达旺村停留了两个小时,张扬心中基本有了点数。不光是这些人陪同自己走的地方,之前私下考察过,也是有了解的。
    一行人和这个村子告别,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才赶回崇会县,然后对崇会县吃了饭,对接待方的崇会县委、县政府领导们表示了感谢,连夜回了海宁省会西宁市。
    晚上,张扬下榻在海宁省委、省政府联合的招待所里。由于时间比较晚了,所以这名教育厅副厅长安置好张扬后,就说,明天上午省长赵天乐会请张扬一谈,到时他过来接。
    张扬想了下,答应了下来。
    ——
    这招待所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能达到三星级,他还是第一被省级政府当作贵宾入主这里的,感觉很不错。
    张扬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身汗,然后裹着浴巾,打开了私人手机。结果上面很快出现一堆未接电话提示,也有短信。
    山村没信号,打过来接受不到,这一开机,出现一堆未接电话和短信来。
    白裳、刘芳艳、学校领导、还是大哥张龙等,上面短信内容基本一致,学校里催的厉害、清河甚至来了省报记者,想采访,但张扬不在,那里聚集的人都成了没头蚂蚁。
    甚至,学校领导苦口婆心之际,大道理之下,也怒了,说学校培养出了张扬,张扬就不能为学校做点事?
    张扬看着笑了笑,觉得也是。于是给诸人都回了短信,然后给家里拨了过去,电话马上就接了起来,是老妈罗玉梅。
    “妈,是我,我现在在海宁省,这边有点生意要处理,过几天就回去”张扬歉意的说道。他决定吐露一点真实的事情,言及了生意。
    果然,老妈那边就疑惑道:“怎么跑那里去了?谈什么生意?你还有什么生意我不知道的?”
    张扬汗了一把,赔笑道:“是和别人合伙的,平时都是别人打理的,有一家生意吧?”
    “哦?都做什么的?臭小子,做生意都瞒着家里”老妈感兴趣问道,同时表示不高兴。
    “开超市的,估计您不感兴趣”张扬笑道。他知道,母亲对商店或者招待所的概念比较深,超市、酒店,也没什么让她新奇的。如果张扬说搞生产电脑这些,估计让她吃一惊。在小地方传统观念里,生产电脑什么的,那就是高科技。
    “这样啊,注意别赔了,早点回来,不早了,快睡吧”老妈就说道。“这段时间家里的电话都快打爆了,找你的人可不少”
    聊了几句后,才挂了电话。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希望工程捐赠、对话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