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狂澜》231.筹建高技术工厂(2)

黑暗狂澜最新章节目录
   231筹建高技术工厂(2
    “不是的,春妹,”出尘高高兴兴地说:“世界上的人哪,没哪个是十全十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弱的地方,所以就得有人帮着了。你就是我的贤内助,是不是?”
    “你就嘴甜吧,我过去怎么没发现你的嘴有这么甜呢?最近是不是偷吃了凤凌的甜食?”
    “没呢,”凤凌在一旁插话道:“我的甜食都是有数的,少了我知道,哥哥没偷吃。”一句话把出尘和剑春都逗笑了,凤凌还搞不清楚他们在笑什么。
    但这时元尘从出尘身体里出来了,他一句话给出尘和剑春泼了冷水:“我看办到这边有问题,无论是海参崴也罢,共青团城也罢,都不太理想。”
    “你怎么想?”出尘马上问,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元婴看问题很有独到之处。
    “就是这个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元尘自然不吝赐教。“你想本尊,神州人自古以来就有‘父母在,不远游’一说,大家故土难离。当年闯关东那是被逼无奈,不得不来;如今许多人到这里来也是淘金,捞一把就走,刚好又与神州政府‘刮地皮’的初衷不谋而合,所以我们才看到这样轰轰烈烈的景象。但你的本意是要扶植残疾人生产自救;你让那些残疾人远离家乡亲友,单身漂泊,不远万里来到俄联的地盘干活?况且大家都认为这里伯利亚终年冰天雪地,活下来都要很大的勇气,更何况残疾人?我看他们会情愿留在神州,等你的龙凤基金会照顾吧。”
    “哦,你说的也是那么回事。”出尘一听有些发愁。就在这时有人敲门,凤凌开门一看,原来是黎自蓬。
    “黎司令员?今儿个怎么有时间到我们这儿玩?真是蓬荜生辉,快进来坐,”出尘马上说,屋里几个人一齐让座。
    “我说就办在海参崴或者我们攻占的那些俄联的地盘上。现在中央对这一部分地区的政策优惠着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红色资本家。我们的厂虽说是为了养龙凤基金会,但性质还是私营的。即使上面很支持,但太公开了也容易引起别人非议。而我们如果把厂子办在这边,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我听说手续只要三天就能批下来,而且生产的利润只要合法纳税就行,你说那有多方便啊?你如果拿到神州内地去办厂,就算你人头熟,只怕没有一两个月架子也搭不起来。”
    “好!”出尘大喜。“真是有你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你呀,”剑春的眼睛里满是柔情,“是办大事的,你考虑的都是全天下的大事,而且跟普通人接触又不多,怎么会想到这些事情上面呢?”
    “尘哥,”剑春在旁边插了进来说:“我看哪,第一个厂就别办在燕京了。”
    “那你说办在哪里?”出尘知道剑春有脑子,可就是现在什么事都愿意让他作主,其实她的许多主意都还是很有建设性的。
    “我嘛,嘿嘿,”黎自蓬好像有点不好意思。“馋酒了,刚刚一拿瓶子,空了,所以就,嗯,来看看凤凌,是不是能给解决一下?”
    还没等凤凌说话,旁边的元尘就轻轻笑着说:“黎司令员,三天前凤凌才给了您一瓶吧,这就没了?大仙女,你别给他!”
    但凤凌却有自己的算计。“黎司令员老伯伯,”她的小嘴可是挺甜的,不过早就应黎自蓬的请求,特意给他往下降了一辈,按黎自蓬的说法,这样可以“拉近距离”——“酒是有,但我哥哥姐姐现在碰到了一件难事,您要是能给出个好主意,我就送您两瓶。”
    “两瓶?”黎自蓬一听,一个主意就能换两瓶春华露,这种好事上哪去找?马上就说:“好吧,就算不为帮李部长,就为凤凌这两瓶酒,我也得挖空心思好好想一想啊!出尘,到底啥事,你跟我说说吧。”
    出尘和剑春对望一眼,都觉得多一个人商量一下总没坏处,况且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彼此关系极好,而且黎自蓬虽说有点小心眼,但这么多年海军司令员做下来,见识还是有的,说不定一个主意说出来就能把当局者惊醒呢。于是出尘就把龙凤基金会打算筹建残疾人工厂,但不知厂址放在哪里的考虑说了一番,最后出尘是这样总结的:“放在燕京当然对残疾人养病什么的都有好处,但国家政策恐怕有诸多限制;放在这里吧,倒是可以大干一场,但神州的残疾人谁愿意离乡背井,大老远的跑到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来?万一有什么事,家里人来一趟都难。”
    没想到黎自蓬一听哈哈大笑:“你这算什么困难?凤凌姑娘,两瓶酒拿来,我的主意一出,包你哥你姐眉开眼笑就是。”
    凤凌还有点半信半疑,但出尘知道黎自蓬说话算话,况且两瓶春华露别人看上去珍贵无比,但现在对于他们也无所谓了;所以就对凤凌说:“小妹就把酒给黎司令员吧,我相信他有主意。”
    “嘿嘿,”黎自蓬从凤凌手里接过两瓶酒笑道:“还是出尘知道我,放心吧凤凌,要是主意不顶事,酒我还给你。”话虽这么说,他却已经拧开其中一瓶的盖子,脖子一扬喝了一大口,那意思显然是:喝过了的,你们总不至于再要回去吧。
    出尘哪会不知道他的小九九,但还是笑着说:“我们知道黎司令员是智多星吴用,你就请讲吧。”
    “出尘你知道,跟俄联这一仗打下来,虽说我们大占优势,但还是有不少伤亡,对不对?”
    “那是自然,这么大规模的战事,那会没有损伤,”出尘回答。
    “对了,而且虽然灵剑医术高明,但也有她赶不到的时候,所以前线还是有些干部战士伤残。那些重伤号都运回神州去了,轻伤号很快就好了,但还有那些不轻不重的呢,也就在这里的前线医院就地治疗、疗养了。他们中许多已经不适合回部队了,况且以后嘛,大的战事肯定没有了,部队肯定要裁员,他们一定是要复员转业的。那时如何安置?”
    黎自蓬还没说完,出尘早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黎司令员,你是说第一个残疾人工厂的工人就从他们中间选人?”
    “对呀,”黎自蓬回答。“他们现在已经在这里了,一时也回不去,所以根本没有离乡背井的问题;而且他们很多都是干惯事的人,给他点活干他还更高兴。他们都是部队上下来的,懂得纪律,容易安排,而且里面干部战士都有,基层组织可以迅速建立起来。我想里面有不少人原来就是工厂工人,知道在厂里干活是怎么回事。况且他们干点活,既有收入,又免得自己闲得发慌,还学到了技术,你想想,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干?”
    “对,对,”剑春接下去讲:“而且是在共青团城,这里在尼布舒条约划定的疆界以北,以后也是俄联的地盘,所以办起厂来有国家政策支持,赚钱越多越光荣,当了资本家也是红色的呢。”
    “好!”叫他们这么一说出尘也觉得事有可为,“那就这么办,我跟辰丹大哥说说,看他们觉得怎么样。”
    “慢着,”元尘搭话了。“这个主意是不错,但就是有一条,你们可得弄明白了。”
    出尘知道他细心,马上问:“元尘你说,还有什么问题?”
    “他们这些人还是不是部队上的?”
    “还是啊,”黎自蓬回答。
    “那就是说,他们还是神州解放军的现役军人了?”
    “没错。”
    “现役军人可以参与俄联领土内建厂工作不?这个政策你们可得落实了。别到时候咱们钱是赚了不少,结果却背上了错误,弄得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元尘读书极多,连出尘都不如他,所以动不动就爱卖弄上两句。
    “嗯,”黎自蓬沉思了。“元尘这话很有道理。不过我们有那么多伤兵,可以把机会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选择。那些愿意复员转业的我们就可以立刻给他们办手续,那他们就是老百姓了,在这里办工厂合理合法。”
    “我看来不及转业也没有关系,”剑春说:“工厂由龙凤基金会到这里办,部队的伤员是我们从部队中雇用的劳力,我们按劳计酬,发给工资,这难道也有问题?”
    “嗯,没错,娘子军说得在理,”黎自蓬说:“这我看没问题。那我们就跟医院和疗养院的伤员们说说,看有多少人愿意干。哦,”他转身看着凤凌,“你们需要多少人啊?”
    “我也不知道啊,”凤凌皱着眉头说:“哥哥,我们要多少人啊?”
    实在的,出尘也不知道,但他的决断很快:“先要两百人试点,弄得好就继续招收,你们看怎么样?”见大家没有异议,出尘便对黎自蓬说:“黎司令员,你的想法极有建设性,凤凌,再送他一瓶春华露吧。”
    黎自蓬高兴极了,嘿,几句话就闹了三瓶酒,他不觉可惜起刚开始的那一口,如果不喝那一口,现在就是三瓶原装酒,回到家老婆面前一摆,那多有气派啊。但就在这时他听到出尘对他说:“黎司令员,下面可得请你帮助了。我把龙凤基金会的人找来,请你找人帮他们去招工。”他马上回答:“没问题,到时候我让政治部出几个人跟你们的人一块去就行,现在我就让人去医院和疗养院去吹吹风,看感兴趣的人有多少。”
    后来证实,国防装备部的李部长、李总和龙凤基金会在部队中的号召力极大,结果黎自蓬派人到各医疗单位一露口风,争相报名的人便排成了长龙。黎自蓬原定让人走遍所有有伤病员的单位,但那些人只走了两三处,报名者便人满为患,办工厂的劳力问题就算解决了。同时出尘传讯给辰丹,让他到社会上招收几十位技术人员,面试的时候找温佑帮忙,从水木大学请人把住技术关,所以这一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那边凤凌也没闲着,几天之内,已经造出了整个摄像机、录像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的生产流水线,最后确定,各级技术人才需要四十名,工人需要一百五十名,管理人员十名。
    “二百人的工厂?”出尘问凤凌:“够吗?”出尘感到这实在是非常小的工厂,因为他知道,何文淑当党委书记的海滨机车厂差不多有一万人。
    “你放心吧哥哥,我心里有数。”听凤凌这么一说,出尘也放了心,而且反正是试点,人不够再找也来得及。
    “那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怎么办?”出尘接着问。
    “因为是流水线,”凤凌胸有成竹地回答:“所以每人只要熟悉一项简单工作就行了,工人的培训比较简单。技术人员的培训就得我多花点功夫了,但我想也没问题,听辰丹大哥说,他们招收的技术人员素质高着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