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春,医路荣华》第186章这是碰瓷吗?(7000+)[2]

农门春,医路荣华最新章节目录
   妙寺了!夫人可要过去游玩一番?”洪七又殷勤的说道。
    “好啊!去看看也好!等会儿顺便从这边回庄子去!”春霞笑吟吟点头,正要策马而行,突然又停住,问道:“你刚才说,这儿离那边只有三四里?转过这道弯往前一点儿就是官道?”
    “是啊。”洪七有点纳闷她为何这么问,不过仍旧是点了点头。
    春霞若有所思,忽然勒马掉头,朝着湖边方向缓缓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连忙也纷纷打马跟上。
    湖面宽阔,湖水清澈干净,周围地势微微起伏算是平缓;伙头兵纪事。春霞仔细看了看地上,难怪这地势不错却没有人来这儿开荒种庄稼果树什么的,原来这地上尽是碎石极少泥土,土壤层十分薄弱。
    “这一大片荒地,不知有主无主?”春霞偏头问道。
    洪七正在纳闷,听见她问连忙“啊”的一声上前,笑道:“这个属下也不知道,不过看这样子应该是无主荒地。回头属下叫人打听打听。”
    春霞点点头,笑道:“尽快叫人打听清楚了,这湖泊包括这方圆三四里这一大片荒地,我想要买下来。这事儿别对外吱声,保密。”
    “夫人——要买下这里做什么?这儿也没什么景致可看,比咱们清凉山庄可差劲太远了!”绿袖不由大奇。洪七等人也无不奇怪,听见绿袖问便都竖起耳朵听着。
    春霞却是呵呵一笑,说道:“以后你们就知道了!这块地,可是宝地呢!走吧,咱们上那灵妙寺好好逛逛去!”说毕策马在前,一甩马鞭子去了。
    这一片地离京城不远,离官道很近,离那传说去拜了之后进场科考时便如有神助的灵妙寺也很近。
    而且这儿还有很大一个湖泊,如果在湖畔遍植垂杨桃花、建亭起阁,将周围这一大片尽数栽种上各种花草树木装饰休整一番,然后再建一座巨大的客栈,专门租赁给进京等着赶考的读书人居住,只要样样配套设施、除了环境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服务齐全起来,这儿地方又够清净,最适宜读书。到时候客人肯定源源不断,生意必定会大好!
    要知道,许多外地的士子们进京赶考都会提前一两个月甚至大半年,有的这一科考不中甚至直接住在京城中等着参加下一科,不愁没有人入住。
    而且反正此处地方宽阔,除了传统的大客栈,还可以建三四十个别具特色、单门独户的小院落,以供家境富裕、较为讲究的士子居住。来往京城待选的候补官员都可以租赁。
    此处交通便利,但比起京城中的物价肯定要低上许多,候补官员们想来是非常乐意入住的。
    洪七、绿袖等满腹狐疑的簇拥着她往灵妙寺那边去,谁想得到就这一圈,她心里已经转过了无数个念头呢?
    不过一天功夫,洪七便将此事打听得清楚了,这一片乃是无主荒地,若要买下来,只需去顺天府缴纳一笔开荒银子登记造册便可。因为这儿土地贫瘠,值钱点的就是这一个湖泊。土地算六十亩,湖泊算八亩,连带总共算下来,不过七百两左右。给官府送些钱财打点,花个二三百两也够了,也就是一千多两。
    春霞心中略算了算,笑道:“也不便宜了,在我们桐江县,最上等的良田也要不了十两银子一亩,就那样连棵菜都种不了的土地,居然这么贵!不过这里是京城嘛,这也难怪了!”
    洪七便试探着笑道:“官府并不知买主是夫人您,若是透漏一点儿风声——”
    “不必了!”春霞抬抬手止住,笑道:“不知道最好!我不想以后叫人拿出来说事,没准还有人往侯爷身上拉扯呢!”
    一千多两现银,她倒是有的,只是,后续的投入即便还没有细算,想来没有两三万两也是肯定不够的。
    规划、建筑、栽树种花、雇佣包括厨师马夫伙计清洗打杂环境管理治安等等方面的人手、后续宣传与管理等等,哪一处都要花钱。还有后期需要购置的各种家具、餐具、陈设布置等等,也是一大笔的花费。
    想要做的好看,还要花大价钱。也不知这京城里的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贵不贵。
    不过那些都是后续的事情了,她如今只想先把这地拿下来。后续的银子分期投入,偌大个侯府还能找不出钱来?
    春霞思量已定,便吩咐第二天就去现场察看,让洪七跟官府那边联系好,她要亲自与他们确定界限。
    洪七答应了,自去安排。
    春霞便准备了好几张大大小小的宣纸、削得一头尖尖的眉笔一支。又叫人弄来了两大卷的细麻绳,裁成各种长度一段一段的收束好,根据各段长度不同,在不同的位置打上结,半米、一米、五米、十五米、三十米、五十米、一百米、三百米等等各有不同;奋斗人生[重生]。
    陆氏和丫头们一旁帮忙,大家伙儿都稀罕得不得了,因春霞并不曾端着架子,众人也不甚怕她,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不知夫人要用这些玩意儿来做什么。
    春霞只是笑而不答,任由她们自个讨论。
    第二天一行人到了那片地方,顺天府里的李师爷带着两个衙役没多久也到了。双方客套一番,便开始丈量。
    像这样的荒地根本就算不上地登记在官府册子中,在民生方面的土地册子,最重要的是记录良田的鱼鳞册,这种送给人都不要的荒地,即便不上报官府开发了,官府也不会过问。
    只不过春霞来自法治社会,不愿意将来生意红火了惹来各种麻烦,宁愿多走这一道程序。
    这就相当于白白给官府送银子,而且是府尹等一衙门大小跟这事儿沾得上边的官员们私分用不着上交的银子,因此李师爷十分热情,也十分主动。带着春霞四下里指点着界限看了一番,又叫两个衙役扯线当面丈量了,非但足数,还慷慨的赠送了将近十亩。
    春霞也十分爽快,便笑着向李师爷道:“既如此我也没有什么疑虑了,只要您那边地契一准备好,我立刻便可下银子。只是,我家相公外出还没有回来,我手里一下子凑不出这么多现银,先预付一半,剩下一半最多十天半月之后他回来再给您补齐,您看如何?”
    “不急不急!呵呵,老朽看得出来夫人是个爽快人,那就这样吧,老朽没有意见!这地契嘛,三天之后就能走完各种手续,到时候夫人差人上衙门一趟便是!”李师爷笑眯眯说道。
    春霞笑着说好,便示意洪七送李师爷三人回去,少不得又递了红包,李师爷自然欢喜,笑呵呵的告辞去了。
    春霞骑着马沿着这个湖泊转了一圈,只觉得心情大好,等三天之后尘埃落定,心情肯定会更好!
    忽然想起那片野菊花和那住在山间竹篱茅舍中的老婆婆,春霞便命众人仍旧在那天的湖畔等候,自己和绿袖打算过去转一转。
    恰好那老婆婆这日在家,见春霞主仆来了笑呵呵的迎了进去,招呼她们坐下,笑着道:“我这两天还想着夫人你会不会来呢,没想到这就来了!呵呵,正好山红清早采了些野菊花,中午打算做粥喝,你们也顺便留下来喝一碗吧!”
    春霞笑着道好,又笑道:“我今日正好在附近有事,办完了事想起您老人家便过来看看!您叫我小霞、叫她绿袖好了,夫人夫人的可不敢当!对了,还没请问老婆婆该怎么称呼呢!”
    老婆婆便笑道:“你便叫我一声许婆婆吧!”说着叫山红给她们倒了茶来,又端上来一些红枣、秋梨等水果,笑着招呼她们吃。
    春霞和绿袖连忙谢过了,便坐着同老婆婆闲话聊天起来。
    这位许婆婆性情极好,也十分健谈,春霞同她说话没来由的便觉得十分亲近,心中也越发的敬重她起来。那许妇人因为那天的事情,见了春霞主仆略略的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太搭理她们,多半时候在外头忙碌着。
    不多大会儿山红煮好了粥端了上来,一个外边黝黑的陈旧大砂锅中,装着大半锅香浓四溢的粥,粥中有淡黄的野菊花瓣,还有鲜红的大河虾,闻起来香,看起来也十分有食欲。
    许婆婆便笑着道:“我这小孙女的手艺倒是不错的,你们多尝尝!”
    春霞和绿袖笑着道谢,入口果然香滑鲜浓,米香、花香、河虾的鲜香综合在一起,加上各种恰到好处的调料,混合成一股十分可口的味道。
    春霞和绿袖赞不绝口,春霞不由得想起梅芳来,忍不住脱口笑道:“先前在我家乡时,我有一位好姐妹,做的食物便特别的好吃。普普通通的食材到了她的手里就像施了法、变了魔术一样,格外的鲜美可口,山红姑娘的手艺也很不错呢!”
    许婆婆笑道:“可不是,这孩子心细手巧,尤善厨艺,亏得有她这日子过得才有几分滋味。”说着又笑道:“怪道我听小霞你的口音不一样呢,原来是外地来的,不知你家乡原是在哪儿,又怎么到了京城呢?”
    谢谢天使爱流言亲的月票!么么~~马上要到月底了哦,亲们手里的月票该清清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