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第四十六章虎啸龙吟[5]

装绅弄鬼最新章节目录
   百米多,半径四百米多的超级大坑,边缘的沙石全部闪亮闪亮的,在高温下呈现出玻璃化迹象。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支石蟾蜍的喷吐所致,如果是一只普通的石蟾蜍,那就无足于异。关键是它是一只断了一条腿的蟾蛙,而且出现在神话传说里。这就不普通了。这只断足蟾蜍,其实就是《山海经》中的窫窳,也就是祝融又叫伯陵。祝融和韩流小四发生婚外情后,韩流就杀了窫窳。《海内经》所述有六巫的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可见窫窳并没有立即被杀死,而是身负重伤。这只断足蟾蜍印证了上面所说的。它明显为黄帝族占领巴蜀后奚落祝融族的产物。
    如《海内经》所述的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壤,以处江水。《海内经》所述术器是方脑袋,是共工的儿子,居于岷江。或者就是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方脑袋的表铜铜像。同样是三星堆发掘出来的文物,透露出渊源对立信息。三星堆的人像有二种,一种高大威严,一种卑躬屈膝。高大威严的都带有外族人特点,卑躬屈膝的都具有蜀山氏后人特点。这卑躬屈膝的图明显不是蜀山氏后人所为,它们应该出于黄帝族之手。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三星堆也一样,它是胜利者的历史。黄帝族征服了蜀山氏后人,就奚落之。祝融被雕成断足蟾蜍,术器虽然貌似凶恶,然终究得卑躬屈膝,跪下。中国的跪渊源,就来源于此。这一跪,就是五千年,我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了白虎神的呢喃:“虎青岚,想要力量吗少女,从今天开始,拯救还是毁灭世界,完全由你喜好!”
    “不过……”我补充,“你也只是古神力量借助的一个媒介而已,当了古神毁灭世界的帮手,虽然你至始至终都不知道真相。这就是……”
    “这就是凡人的可悲之处!”白虎神咆哮,世人从渊源上解读,三星堆是祝融和黄帝族青阳皇朝的渊源。而祝融和青阳实际上代表了蜀山氏后人和羌人,也就是说三星堆有羌人渊源。而黄帝族的羌人却是夷族之源。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绝对不是商周文明,它远在商周以前。而且就是炎黄文明。炎黄大战从祝融一直持续到夸父,黄帝族步步进逼,炎帝族节节败退。到祝融第四代夸父时,祝融族的北支夸父系已被驱逐到贝加尔湖以北了。《北次二经》载的梁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这一族,在上古叫嚣,古同的嚣鸟族而其音如鹊,也就是说嚣鸟族即鹊鸟族。其状如夸父,表明该族与夸父族有关系。据《山海图》复原图,梁渠山远在后世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可见夸父族有一支迁到了那里了。
    另《东山经》首经说的犲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之鱼。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据《山海图》复原图,此处的犲山在后世的白令海附近,犲山所在族裔,如夸父,表明该族也属夸父一族。这是祝融族的北方支系。祝融族南方支系则被驱逐到南岭以南。《海外南经》载的其有范林方三百里。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据《海外南经》表述顺序,此时的祝融在南岭以南。这就意味着炎帝系祝融族遭到惨败,大片山河易主。不仅如此,祝融族的南方支系后来有一支竟然逃到了两河流域和埃及,其时间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我有些心虚,毕竟是同类相残,说这是残忍,这确确实实是残忍,对于那些无辜牺牲了的人;但是如果从人类和轩辕黄帝的角度考虑的话,事实上他们首要考虑到的是必须收回大部分古神的力量……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地球,其次才是尽可能保全这些人的利益,总不能因噎废食了不是?实际上从炎黄子孙的角度,轩辕黄帝的处理手段可以说是无比仁慈。要知道像是神祇这种存在,多得是为了自己一念而毁灭世界之类的人,譬如五氏和他们的神之血裔,他们可没有考虑那么多。
    仅凭少数古神的单一手段,无法改变世界。但轩辕黄帝,是一个既能毁灭世界,又能掌控世界的巨人。这样的存在,即使是毁灭一切之后,依然有能力重建一切,而这样的存在,才是最为可怕的变革者、最为强大的统治者。甚至黄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史记黄帝本纪》的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有来历。他所说的黄帝的疆域应该出自古籍记载。丸山在哪里?世人只能从《山海经》记载的名山来找。在《山海经》中,和丸山同音的只有槐山、役山,而且都在山东半岛至朝鲜半岛一线。从《史记》后面提到岱宗来看,此丸山应离岱宗不是太远。而引申得出岱宗就是泰山。所以丸山应在山东半岛至朝鲜半岛之间。西至于空桐。空桐在哪?很多考古学家都说在后世的甘肃的崆峒山。其实这是考古学家们不懂《山海经》的地理之故。据《海内经》,黄帝发迹于司彘之国,按《山海图》复原图,司彘之国在后世的西疆。黄帝族发达了,不可能将祖宗之地都丢了。所以说黄帝西至甘肃崆峒山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那么此处的空峒在哪呢?
    按照天外种族通用语,空峒、昆仑、霍腊、贺兰、黄囊,五者上古实为一音。所以,空峒必与此昆仑、霍腊、贺兰有关。贺兰山在黄土高原,可以否定。剩下的就只有霍腊山和昆仑山了。而霍腊山在后世的里海东南。从司马迁提到西部有鸡头山来看,西部山脉应和鸡头山有关。而在《山海经》提及的皇朝,从今土耳其到兴都库什山脉之地理确实形如鸡的头。并且古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可以从《山海经南山经》首经称第一山为鹊山,中间称猨翼山。末称箕尾山可以看出来。而鸡、即、箕三字也是可以同音互译的,所以鸡头山要么在土耳其,要么在兴都库什山脉。南至于江,登熊湘。这好理解。江就是今长江,熊湘就是熊山和湘山。熊山,南方语就是衡山。湘山,就是现在的君山。也就是说黄帝南疆到达了湘南。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荤粥、辉诸同音。
    而《山海经》中的辉诸山在后世的首都以北。合符之符,就是兵符。合符也就是有会师的意思。综合上述信息,黄帝的疆域至少西到兴都库什山脉,甚至可能到达了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东至少到达了山东半岛,也可能到达了朝鲜半岛;北至少到达了首都以北之燕山;南到湘南衡山以南。从《史记》记载的情况来看,黄帝时盛况空前,相当强大,怎么后来会衰败了呢。要明白这一点。这就要涉及到当时的气候了。《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述的夸父之山其兽多牛乍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这里的牛乍牛,也是蜀山氏后人的音译词。鷩鸟,也是伯陵或巴人的音译。此经说夸父山的北面是桃林,广圆三百里。这里的夸父山应该就是夸父族的发源地。据《海内经》,夸父族出于共工之后第三代,可在夸父追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
    在《山海经》中夸父追日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海外北经》所说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之林。一个是《大荒东经》所说的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水。一个是《大荒北经》所说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水。在上面第一个版本中,夸父是渴死的,死时手中之杖化为邓之林,可见夸父是死在邓之林这个地方。在第二个版本中,夸父是应龙杀死的,被杀时间在蚩尤之后。被杀地点在凶黎土丘。当时气候大旱。在第三个版本中,夸父也是应龙杀死的。地点在成都载天山。夸父被杀前也和气候有关。在这三个版本中,夸父的死都和大旱有关。所以夸父时期必然是一个气候突变时期。
    黄帝大战蚩尤初期,今巴丹吉林沙漠还是大海泽,以致于应龙想发动水战,水淹蚩尤大军。自天女妭出现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竟然开始大旱了。到了夸父时,他不得不迁徙。在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夸父最初是想迁到黄河边上的。可那里是黄帝族的地盘,卧榻之下,岂容他人瞌睡。可想而知,夸父和黄帝族发生了冲突。于是夸父只好北迁大泽。大泽在哪,据《山海图》复原图,此大泽即今贝加尔湖。可是,夸父还没到贝加尔湖,仅仅到了邓之林这个地方,就被黄帝大军剿杀了。由此世人可以看出,炎黄之战,表面上是由一个偶然引起的同样的古神同室操戈,然而实质上却是未来水世界的水资源之争!
    天外种族来到了地球,本来只是一次征服,却因为某些原因而回不去了,一些天外种族开始自暴自弃了,仅仅是不周山的神战,就引发了绵延百十年的黑暗与严寒,再加上来自放射性尘埃的高剂量辐射,必然会严重地毁灭地球上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大量的动物、植物在暗无天日之中被冻死,整个生物链几乎被斩断,再加上高剂量的辐射和淡水资源的污染,就算是从核战中侥幸生存下来的人类,也会由于缺吃少穿、瘟疫流行,以及为争夺有限生存资源而展开的内讧,很快就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死亡……这就是最黑暗的水火之战,之后才有一次次的绝地天通,和绵绵不绝的治水战役。
    认识到严重后果,另外一些开始做长久之计。譬如利用硕果仅存的科技,通过神力的无限蔓延固化水,迫使各国为抢夺水资源发动战争……如同夸父追日,马不停蹄环绕地球,饕餮般贪婪吞噬地球资源。譬如淡水资源库……那场面,那画面,恐怕就是神话传说里的移山倒海!根据白虎神的记忆,燧人氏的燧人不是火,而是烽燧一族,他们掌握的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科技,通过输入少量的神力,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并且常年能保证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