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名门医女》第066章分礼物[2]

盛宠之名门医女最新章节目录
   氏身边带的婆子,能露两手,而且,泸州知府夫人,也就是卫子纤的娘亲给了一个做焖子的方子,可以实践下,辣炒焖子,那是北地的特色,颍川人应该没吃过。
    “是啊,看着透明,没有食欲。”
    如果一种食物,太具有美感,就像装饰品一样,反倒下不去口,这点莫颜深感赞同,京都那些好看精致的点心就是如此,虽然味道不错。
    “老二在京都,一切还都顺利吗?”
    奶刘氏问了一句,儿行千里母担忧,即便是莫中臣已经身居高位,娶妻生子,但是性格耿直,随了莫守仁,多次得罪皇上,被扔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劳动改造,老两口的心也跟着悬空,丢了官不怕,最重要是人平安。
    “爹娘,你们放心吧,我们老爷在京都过的不错。”
    吕氏抿嘴轻笑,她这么一离开,府上无人做主,自家老爷就成了老大,说不定这会正躲在书房里偷偷喝酒呢,酒后顺便数数他藏起来的金银。
    夫妻多年,莫中臣那两下子,吕氏心知肚明,什么忠臣,忠于皇上,两袖清风,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以为她不知道他有私房?一次莫中臣醉酒,吕氏套话,莫中臣全部和盘托出。
    收银子当然还是要收的,问题是怎么收,千万不能被人发现,要隐秘,瞒天过海,定期要弹劾几个官员,这样能给人正直的表象,偶尔在金銮殿撒泼,要撞柱子,这都是御史台应该做的事。
    京都,莫中臣正在书房喝酒,几杯酒下肚,他一直不停地打喷嚏,奇怪,正是傍晚时分,太阳还没落山呢,他也没感染风寒,莫非有人念叨他?
    “阿嚏……”
    莫中臣再次打了一个喷嚏,空气中夹杂着一股粮食酒的味道,不算刺鼻,但是味道浓重。
    “老爷,这是您打的第八个喷嚏了。”
    墨青在一旁翻了个白眼,一直在计数,他劝说道,“说不定是夫人知晓您喝酒,给您的警告。”
    “胡说八道,你以为她是王母娘娘,观世音菩萨?这么大老远还能警告你家老爷?”
    莫中臣一拍桌子,站起身,昂首挺胸,拍着胸脯道,“知道不,现在府上的主子是我,可不是她。”
    “是是是,您是老大,咱们都听您的吩咐。”
    墨青低头撇撇嘴,心里寻思,那是因为夫人不在,否则老爷立刻成为一只乖乖的小绵羊,哪还敢得瑟。
    “算算时日,她们应该到了。墨青研磨,你家老爷得写上一封慰问的书信。”
    莫中臣心虚,摇了摇酒壶,发现酒都空了。以前这个时候还能坑朝中几位大人几壶好酒,现在皇后薨了,京都气氛不妙,皇上暴躁,人人自危,他不敢在这个时候犯忌讳。
    “老爷,夫人这一去,可就是小半年啊。”
    墨青摆上笔墨纸砚,叹了一口气,老爷要独守空房,也是不太容易的,他要随时监督,防止老爷有异常举动,时刻做好夫人的眼线。
    “恩。”
    莫中臣也没想到吕氏能主动提出,他心里很温暖。相当于半个上门女婿,莫中臣一直直不起腰来,寒门学子,在京都闯出一片天着实不易,当年又借着老丈人不少光。
    吕氏出身高贵,他就是个泥腿子,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莫中臣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次吕氏主动提出来,替他回乡,这是莫中臣万万想不到的,这一路千山万水,行在路上,要吃不少苦。
    窗外,夕阳西下,被莫中臣挂念的莫颜和吕氏,已经用完了晚饭。席面撤下去,一家人在偏厅,或坐或站,话家常。趁此机会,莫颜打发墨香把其中的一个箱子搬下马车。
    “娘,大嫂,三弟妹,这是我在京都收罗的一些首饰,你们看看,喜欢什么样的。”
    吕氏细心,给奶奶刘氏打造了一套金钗的头面,村里人就认为黄金贵重,谁家媳妇子能有一对金耳环,都要出门溜达一圈显摆,更别提实心的金钗。
    “这镂空的金钗是京都最流行的款式。”
    吕氏一打开首饰匣子,金子的光晃花了众人的眼睛,镂空的首饰,细节很完美,光滑,衔接也不错,给大伯娘是一套牡丹花的,而三婶年轻些,主动挑选芙蓉花的头面。
    “这剩下一套,给小妹吧。”
    吕氏说的,是莫颜的小姑莫桃枝,正好是桃花的钗环。家中每个人都有礼物,爷爷是一个新款的烟袋锅子,大伯有几坛子好酒,三叔不喜欢酒,农闲喜欢在家里做木工活,吕氏在书铺子买了一本介绍家具构造的书,里面有几样新款的式样,三叔如获至宝,立刻抱着不撒手。
    送礼物不分贵贱,重要的是合心意,吕氏作为御史夫人,当家主母,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莫颜默默地给娘亲竖起一个大拇指,心里记下,她也跟着学了一招。
    送小辈的就简单多了,大堂哥莫轻云的礼物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小巧,防身最好,这是吕氏嫁妆里用来辟邪的,而送小童莫轻霜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到了莫玉这里,吕氏送出一套玉质钗环,还是玉器养人。
    匣子里还有几套银质的钗环,是出门之前特地打造,适合平日居家戴着,吕氏分给众人。人人得了礼物,笑得合不拢嘴,从礼物看人心,吕氏一定是精心准备的,不是随便采买敷衍,奶刘氏非常欣慰。
    “娘,咱们在村里,承蒙乡亲们照顾,这次从京都而来,也准备了点小礼物。”
    吕氏一句话,让几人更是开怀,没想到她能如此周到,三婶马氏接话道,“二嫂真是有心了。”
    其实也没有特别贵重之物,送贵重之物,那些朴实的乡亲们也不敢收。多半都是细棉布,每家送一些,再有路上买的香包香囊,绣帕绢花等物,做工都是上好的新鲜款式。
    “堂姐,喏,这是我单独给你的。”
    趁着屋里众人聊得火热,莫颜悄悄地拉着莫玉出门,她上了马车,抱下来一个小匣子,里面是她特地准备的。乡下人定亲早,听说堂姐已经订了人家,对方在县上有几间铺子,未来的堂姐夫是个生意人,但是为人厚道,家里口碑非常好。
    “哇,这扇面太漂亮了,颜颜,是你绣的吗?”
    莫玉看到一个扇面,托着仔细观看,她在家里也不太干粗活,但是手指头上有点茧子,她怕弄花了上面的绣线,抚摸起来也是小心翼翼的,“看这蜜蜂,就好像活的一般。”
    “是啊,路上绣的,特地送你。”
    前身虽然是个草包,刺绣水平还不错,这点莫颜也挺奇怪,后来问了墨香才知道,前身苦练绣技,是为了袁小将军,莫颜有前身的记忆,开始扎了几次手,很快便熟练了。
    “真好看,起名了吗?”
    莫玉赞叹不已,就是在县里的绣坊,也不见得有这么精致的绣品,她可舍不得用,回去压箱底,等以后的时候作为嫁妆。
    “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
    莫颜汗了汗,一个团扇的扇面,还需要取名字?当时她无聊,打开马车的车窗,把路边的野花和蜜蜂绣在帕子上,现在看,这句话正和意境。
    其余还有一些小玩意,都是莫颜沿途拉着墨香买的,女儿家喜欢的香露,好看的澡豆,带着花香的荷包,绢花,还有络子等等。
    “颜颜,我都很喜欢,可是,我没有什么能送你的。”
    莫玉眉眼弯弯,笑了片刻,突然愁眉不展,是了,堂妹送了这么多礼物给她,可她却没有宝贝,不知道怎么回报一二。
    “等过两天,陪着我一起去镇上转转就好了。”
    莫颜拉着莫玉,姐妹俩说笑了一会儿,提到未婚夫,莫玉从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变成了一朵娇花,眉眼间柔和,泛着水光,显然,对亲事很满意。
    远处,太阳的最后一抹余韵散去,天空中昏暗下来,很快到了掌灯时分。莫颜初到乡下,这会觉得十分疲惫,莫玉也看出来了,便主动回了房,二人约定明日一起说话。
    洗漱完毕之后,墨香点燃了熏香,虽然莫颜的床榻上面挂着纱帐,但也不太牢靠,这间房屋背靠着大山,蚊虫甚多,陈英给的熏香味道刺鼻了些,却非常管用。
    莫颜洗漱完毕,坐在小几边上,墨冰帮着她绞干头发,远处的大山,已经变成成片黑影,慢慢的,与夜色融为一体。
    闻着花草的香气,莫颜睡了一个舒服的觉,一直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等她洗漱好出门的时候,家人已经用完了早饭,莫玉在门前探头探脑,见她出门,才道,“颜颜,快点吃早饭,给你留着,在灶间的锅里呢。”
    第一次来,就给人贪睡的印象,莫颜很是不好意思,“昨日睡的太香甜,谁想到起来晚了。”
    “嘿嘿,我经常睡懒觉,这不,是你来了,我才早起的。”
    莫玉满不在乎,她爹一大早就到镇上去接小姑和姑夫回村,她要求爹爹买点陈皮糖回来,那东西是颍川的特色,开胃助消化,老人小娃都喜欢,她想着莫颜一定没吃过,就上了心。
    莫家的早饭简单,炒了一个土豆丝,另外加上几样小咸菜,一碗绿豆粥并半个大白面馒头,馒头是奶奶蒸的,松软,带着麦香的味道,莫颜吃得很香。
    快到午时,小姑和小姑夫带着一对双胞胎回村,众人聚在一起,聊个不停,莫玉是个闲不住的,在屋里坐了一会,有些憋闷,她带着莫颜,莫轻霜和双胞胎一起出门。
    “爹爹买的陈皮糖,喏。”
    莫玉给几个弟妹分配好,又琢磨着,“村东头老陈家的杂货铺有一种怪味花生,甜辣酥脆,味道不错,不如给你们买些吧。”
    这里面,她才是大姐,昨日娘给了她银钱,出门总不好让莫颜花钱,今儿正好双胞胎来了,四五岁的小男娃,正是嘴馋的年纪,听说有酥脆的花生,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小姑的脾气和爹爹一般无二,性子直接,也不玩虚的,小姑夫文人作风,对双胞胎要求严格,所以两个小的在家里也不是随时都有零嘴吃,他们盼着来靠山村的日子。
    “颜姐姐,京都很远吗,我听娘说,有几百个从镇上到靠山村那么远。”
    双胞胎长相十分相似,都是白净的大眼睛,黑葡萄一样的眼珠,老大眼角有一颗小痣,很好辨认。
    “是啊,很远很远,要穿过很多条河。”
    莫颜跟在莫玉的后面,往村口走,一左一右拉着双胞胎,她描绘京都的样子,“等你们长大念书,考上了举人,就可以去京都了。”
    “爹爹也这么说,我们要考举人。”
    双胞胎异口同声,童言童语,说了很多趣事,让莫颜暂时忘记她的处境,变得轻松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