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第383章、复归命运[2]

我做许仙的日子最新章节目录
   御制神道碑中曾说到,“及皇考宾天而奸臣擅命,变更旧章,构为祸乱。危迫朕躬。朕惟宗社至重,匡救之责,实有所在。广孝于时,识进退存亡之理,明安危祸福之机,先几效谋,言无不合。出入左右帷幄之间。启沃良多。”《明史》“姚广孝传”则指出:“帝(朱棣)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其后之赞又说:“成祖奋起方隅,冒不韪以争天下,未尝有万全之计也。乃道衍首赞密谋,发机决策。”其实都是强调姚广孝在“靖难”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后来诋毁姚广孝之人,也多抓住此点对他进行攻击。如《明鉴》中,以“僧道衍劝棣为逆”为纲来叙述这段史实。明人私人杂著中。则说到早在洪武十五年,姚广孝即与燕王朱棣密谋觊觎皇位,“时高皇帝封秦晋燕等十王,成祖封燕,将之北平。公乘间请曰:‘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今皇图草昧。东宫仁柔,愿厚自爱。大王试乞臣府中,当奉一白帽与王戴。’盖王上加白,其文‘皇’也。王乃自求衍于太祖。得从至北平。”有人以此指责他早就怀有“大逆不道”之心,所谓“白帽献燕,已属无王”。
    所以说,如果说朱棣的反心是5的话,另外—个5,便在这姚广孝身上。
    朱棣去见这么个人物,许仙自然是不会老老实实地呆在燕王府。
    当然了,他也不会多做什么。他只会看。搅乱了命运长河,并不是为了搅乱,而是观看,体悟,从而得到自己超脱的道。
    而这样的体悟,又有什么比观看历史的节点人物更加好的呢?朱棣与姚广孝,本身都是这样的人物。
    许仙观看着朱棣的变化,他的混乱,他的平静……再看姚广孝……
    道衍和尚瞧朱棣皱着眉头思量,也不惊扰,眯着一双三角眼默默的念着佛号,脸上竟无丝毫的焦急之色。朱棣思索了片刻,方才有一股解脱了感觉,猛的吐了口气,说道:“依军师看来,如今本王如何是好!”
    只不过这份解脱在许仙的双目之下,却哪儿是什么解脱,分明是命运在重组,命运的丝线又落在了朱棣的身上。做—个为人控制的木偶,自然要比自己独立思考要轻松得许多许多。
    只不过这一切,朱棣不知道,道衍也看不到,道衍的三角眼里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意,盯着朱棣道:”王爷所问何事?“
    朱棣一愣,他和道衍相处最久,本以为此话一出,道衍定能知晓其心意,岂料道衍竟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来个不解其意。如此一来,朱棣倒有些犯难,若要他说出自己心中图谋的大事,是非他所愿,但这些时日接连发生的事情来看,朝廷对他杀意一起,如其被人所制,不如早些,一旦准备妥当,先下手为强。
    道衍在一旁冷眼旁观了半响,瞧朱棣脸色颇为尴尬,微微一笑,也不点破,自顾自的念了声佛号道:“如今,圣上猜间宗室,侵渔齐藩,所戮辱囚首隶士伍,盖五王矣。眼下虽未波及王爷,但以老衲看王爷虽看似太平,实乃大祸将至?殿下,乃是太祖最钟爱的儿子,雄才伟略,甚得军心,以我看,当今圣上所忌讳的非其他王爷,而是殿下。殿下久居燕京之地,燕京自古胜国之遗,而北方雄镇也。其民习弓马地饶枣栗,悉雄蓟属。郡之材官良家子,彀甲可万,粟支十年。眼下北平诸卫虽权归朝廷,但将校都是燕王简拔,且乃殿下旧部投石超距者,又不下一二万。鼓行定山东,略淮南,此势若建瓴而下,谁为抗御?殿下若不趁早发兵,一旦朝廷抢占了先进,先行动手,殿下岂不是受人所制!”
    到了这一步,许仙知道这已经说不上到底是命运在起作用,还是朱棣恢复了雄才大略的雄主之风。
    “三分在运,七分在人吗?”许仙—边看着,一边不断计算着命运在其中的作用力。
    这很难算的清,但是作为—个谋求解脱的人,自然是多看多算,胜算越大。未完待续。。。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