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舟记》第171想蝉过别枝又是谁

情舟记最新章节目录
   文学是人学,沉舟以作者的眼光来看人,就算偏差再大,少说也有二三分是准的。
    具体到这一组订单,我中心还不晓得根源吗?是我们自己还没有一个能够过细的人,将这些繁难的细节处理到百不失一。
    少了这样一个人,哪怕再多十个百个人来处理订单,类似的状况还是会循环出现。
    昨天厂务部开出5张这样的单,没有一张是可行的,这就更说明了需求的迫切性。
    旧人已去,赶紧弥补吧。
    再强调一句:落实到细节的最后一毫米,再多的课长也做不到,一定要个主办人员。
    别把沉舟当笑话看,赶紧解决根源。
    之所以要说能活学活用的人是教不会的,因为这样的人,处理的多数是非正常状态下出现的难题。
    问题各异,没有不变的规律,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相应模式,必须要灵活多变,多到以万变来应百变千变。
    还得照顾到千百种不能违背的相关禁忌。
    那是从森严壁垒的阵地穿行,还没有多少特殊的装备也没有谁给你办过特别的保险,你不可能面面俱到。
    你不可能一一探测得到除了周围有电网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后退是深渊地下是地雷头上还有炸弹,还被雷达定位了被碉堡瞄准了除了明哨还有暗哨。
    你还必须得把事情做好,而且时间根本就来不及了。
    你要是去计较是不是工作时间,付出的心血值不值那份工资,那你就死定了!百死不赎!
    无过没有功,有过你得扛。
    功劳从来也不会掉在你这样的人头上,有过你很少躲得掉。
    你得有能人所难能的多重本领,还得有吃亏不悔的强大内心,你才坚持得下去。
    大家都帮忙想想,沉舟的表达是不是很准?
    是不是夸张得过分?
    沉舟要强调,没有这样的认识就扮演不好这个角色!
    很明显这是个充满了委曲不甘的角色。
    就是因为这些,这样的一个人才那么难找。
    加上沉舟也只听到总公司的周经理才强调过,这个人很重要很重要。
    我方真正重视到的领导也极稀少。
    ——沉舟才不厌其烦地甚至是不顾被怀恨的后果,对一任又一任的高层提议:这个人一定要保一定要保。
    难道没有人怀疑过我有什么私心吗?得过什么好处吗?没有人怀疑过与我有暧昧吗?
    这么一个角色,以前长期是我。
    前些时幸好有她。
    一下子,人家惊厥之下,承受不了压力,蝉过别枝!接下来又该谁?
    对于中心来说,这样一个人必须得有的,而且还很急迫。
    这个人是谁?可能是谁?可以是谁?
    对不起,我还找不出来。
    济济一堂,我们竟然无人可用!
    我现在的这位徒弟是兼职代理这些,再强也还是有女子的柔弱,不可能扛得下这么多。
    她还不是最佳人选。
    理解理解她吧,一个人做将近两个人的活。她不是沉舟。可以连续十个月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她已经累得快要垮了,她忍不住来到我面前时,几乎是在哭泣。
    继续再让她勉为其难只会害得她受不了,也累得公司损失太多。
    拖又是绝对拖不过的,一个应付不周,又是一着错后面还会接着错的后果。
    十好几年来,沉舟辅导过的后进有数十人之多,也一直在留心适合这方面的人才。
    说实话,真正能瞧得上眼的,也只有5个,可见这样的傻宝真的太难找。
    只因人家一旦不傻了就会跑!
    我希望这样的人是个须眉男子,这是男子汉才该担纲的事。
    但那5个中偏偏有两个都是女子。
    这样的人,不是视其学历的,也不是经验所能弥补的。
    他必须得有那个天分。
    所有这类事情,不是别人教他怎么去想。
    需要他自己就必须去想得到相应的办法,要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和未想过的。
    他自己必须就要想得很周全,并且要快,能立即订出所有可以走得通还能消除所有后患的步骤。
    举个小例子,难题是来自开发方面的:比如同样是142-锻坯,却被中心的高人设置了四个品号、、、),而且这四个品号的上下工序各自所连结的品号不尽相同,应该是分成了两组。
    其中两个品号有一些数量不等的存量,但与之衔接的另两个品号却没有相对应的量来使其平衡运行。
    以形象思维来看的话,就是用影子在拉大山,极其不对称,拉不动是必然!
    别去责问人家为什么,人家绝对是振振有词。
    四个品号怎么了,没见过呀?七八个的都有过,四个算什么?又不是只有这四个,还有不少,少见多怪啊!何况这些表面上看是四个,实际上也就两个而矣,有什么了不起?
    还不是都过了?再说,又不是人家一个人设的,有本事却找叉叉叉呀!
    算了吧,又不是想去吵架的,关键还是在于解决问题。
    置之不理,还能得过且过一阵子;
    要去解决,那就是操不完的心费不完的力还讨不了个好的!
    明知道是如此,还是要主动去做,绝不迟疑。
    沉舟以为这才是我这样的傻宝唯一的选择,这才是担当。
    与其求人解决还不如自己解决。
    反正,哪次又不是由厂务部解决的?
    如何解决?
    沉舟以为解决的方法,是由生管中心划定一个时间点,将之前的量用生管+托外+物管的手段处置掉,让之后已经抛转的单能在四个品号间平稳运行完,再联络开发将其中一组两个品号作废,只保留一组的两个品号生效
    现状却是——问题摆在那里,生管中心没有了那么一个人,就置之不理!
    要是每到月底积累下来的成本异常最后只有物管去处置的话,唯一的办法又变成了用117或118凭空入凭空出,不平衡的问题就延续到下个月份去。
    越朝今后走成本问题的山坡就涨得越大——这是以伪装来填真坑的最最下策,下次经过还是会陷进去。
    这样的不管是谁设出来的,也生效那么久了,厂务这边的相关善后,还是必须由厂务自己的人来做。
    动脑筋想一想吧,没有这样一个人去专责处理,如何善了?何时可以善了?
    由沉舟揣测,能把这事处理得不留后患的,还要把已经生成的坑一一填平的,也就一个赖专了。
    但这样畸形的难事,绝不止一个。
    已经有了的不说,人家是有伞的造错专业户,绝对会有新的产生。
    不说源源不断吧,人家毕竟有那么大的产能,隔三岔五的就必定会出产。
    难道厂务每次都要劳驾到赖专?
    再举另一个例子,是来自业务方面所出的难题。
    人家有那个本事出难题,厂务同样只有接招,不接绝对过不了。
    题目是这样的,电机的成品陽黑印5r=l,品号是0745--3907。账面库存只有,而业务却有三张需要核销的销货单,一张是南盾科技的已经出货,再有一张是金盟的又出了,还有一张,要卖给交通。
    ——这就是只有的账,人家业务就是要货卖三家,共。
    而且人家这三张单还不是同时来的,不细心的人连‘货卖三家’的状况都看不出来。
    人家有绝对的理由要我们:回复交期!回复交期!回复交期!
    连个明确的交期都回复不出来,是不是很该死!
    这样的单子,是不是又该厂务部有那么一个人来处理?
    指望业务部主动撤回去?那就等吧,看看等到最后是谁的损失!
    等,等到痛得惨了再相信沉舟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
    问题是现在已经很惨了还是没有人在重视这些,还没有人知道有多惨!
    两张举手之劳,一分钟之内就能搞定的途程单,品号为的,被漏走生产流程,但现场有不在账上的现场存料的实物可以用。
    这样的小问题有多种思路可以解决,当然最好是让其自然完工,只要把生产流程再从单据和账面上走一趟就行了,我当然是建议用这种。
    于是找到他们课长,还是教了又教的,却被他们弯来绕去,走了高层路线又走中层路线再走主办路线,弄得一错再错从9月3号拖到9月9号,结果还是错!
    最后还是逼得我找到另一位徒弟,唉,说简单就是简单,谁说不是弹指一挥间!
    举手之劳的小小事情,在一个生管中心办成这样,是不是还惨得不够?
    是够惨了还不痛,还没有产生费用,痛得还能忍受?
    真要等到费用大把的那一天吗?
    总把沉舟的痛心当成气愤,如果真要生气,沉舟早就气疯了。
    沉舟不是想揭自己人的短,而是要让管理者明白短在何处!
    明白为什么那么难作!
    看看我们有权做决定的人能下多大的决心。
    沉舟不是在书愤,而是情绪相当冷静才思量得了这些。
    就算是休假在家的日子里,我们这些老员工的心里,也还是在牵挂着公司。
    也实在是太放心不下,才在休息的日子,还在叨咕这些锁事。
    嘘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