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第五十四章水患(二)

宗女最新章节目录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将静馨园三个字给我拿下来,换成江春浮影。”赵淑看着匾额上游龙般的几个字,眼眸幽幽。
    这四个字,看不出什么意境来,与院子也不搭,最主要的是极不像一个园子的名字。
    不过,初春等人乃是记下她的话,待会见到绯鹏,通知他去办。
    “对联换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她话音落下,众人都愣住了,皇上若是知晓了,不知会不会多想?觉得郡主大逆不道便不好了,初春等人也是习字的,这分明是一首诗的其中两句。
    赵淑不做解释,确实是一首诗的其中两句,出自**之手。
    “郡主,咱要不要换一副?”初春试着要劝她。
    赵淑冷笑,“不用,进去吧。”
    再次踏入静馨园,不,是江影园,她心中百感交集,时间不过过几天,她竟有种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将这些花都移走,此处不需要花。”此处日后不再做观赏用,部分用作科研,部分改成三顾斋和春园。
    初春等人对视一眼,觉得道旁花香四溢多惬意?且此处栽种的都是极为名贵的花草,对那些将要被移走的花草,她们心疼不已。
    想了想,赵淑又道:“将花全部集中在一处,改成花市,过些日子定有灾民入城,雇她们卖花,卖得的银子拿去赈灾,若有人敢不买,就将他的名字贴在城门口。”
    恰好此时彭老太医带了一药童从左边小径过来,听了赵淑的话。心一抽,郡主真是不放一两银子从手中溜过,如此一来,不用朝廷募捐。就能集很大一笔灾银。
    “彭老,可是要回去?”余光见到彭老太医,赵淑忙转身行礼。
    彭老太医扶着山羊胡,笑得极为神秘,“原是准备回去的。但郡主来了,老夫给你看样东西。”
    “哦,可是研究出来了?”赵淑问的是明德帝寿辰之时给他的酒精方子。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发酵法是乙醇的唯一工业生产方法,赵淑在上学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一个东西会用就行了,公式有时候都可以不用记,但她不。她会记下来,因为她来自落后的古代,觉得唯有彻底懂得现代人的东西,才能融入她们,或者称之为才能在那个年代活下去。
    所以,她记得,这唯一的发酵法是什么,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忘了许多东西。
    “果真?”她脸上的阴霾一扫。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是最近唯一的好消息了,“若真能做出来,彭老。您将名垂青史。”
    “不不不,非是我一人之功劳,同僚们也出了大力。”他脸上的得意已是掩饰不住,嘴都咧到耳根去了。
    穿过花丛假山,来到一座幽静的庭院前,赵淑楞然。“您的速度也太快了,是把整个太医院都搬来了吗?”
    一排排格子架,放满院子,屋子里的桌椅也都被挪了出来,放进医书和病历本、格子架。
    赵淑粗略扫一眼,光放格子架的房间都有二十多件,更别说扫晒药材的院子了,花香浓郁的观赏林园里,充斥着浓烈的药香,在京城,也是独一份了。
    “哪能,今年太医院又新晋了一批年轻太医,皇上说让他们先跟着老夫打打下手。”别人是越老越颓,他是越老越精神,以前赵淑觉得鹤发童颜太夸张,然此时看彭老太医,恍然发现,他老人家面色红润春光满面,可不正是鹤发童颜?
    说话间,已来到他办公的地方,作为在太医院被排挤了一辈子的他,情商乃是不高,极不知该如何与同僚相处,如今有了条件,索性也不与别人一处办公了,另设了办公室。
    这要比在太医院强上不少。
    他办公的地方,一点没变,乃是那么简单,简单普通的桌椅,放药材的格子抽屉,书架,仅此而已,不对,还挂了一副扁鹊的画像。
    “郡主,你闻闻,可是这个东西?”他将一个小瓷瓶递给赵淑,盖子已打开。
    赵淑闻了闻,有股酒的气味和刺激辛辣味,酒含酒精度极高,她倒出一点涂在手上,发现极快便挥发掉了。
    “恩,极好。”浓度可能没那么高,但亦已不能当做酒水饮用,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
    “彭老,能批量生产吗?如今水患肆虐,想来所有的药铺都要用。”到时候以朝廷的名义发下去,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上天不满明德帝这个皇帝了。
    天灾**面前,最恨有人拿鬼神之水兴风作浪,不过,她嘴角微扬,轻笑一声,这是个好机会。
    彭老太医毫不犹豫便点点头,“能,和酿酒差不多,只是要多几道工序,正好让那帮新人练练手。”
    赵淑:……新人?太医院等闲部门,需要的都是过硬本事和经验丰富的医者,可不收太年轻的,在民间不行医几年,根本进不了太医院,纵是那些医香世家的子弟,也要练到一定年纪,经验丰富了,无黑历史,才能达到来太医院参考的资格。
    “皇伯父派了哪位太医去江南和蜀中?”时间太紧,她都没来得及好好给太子和洛鹄准备行李,想起大水过后,可能伴随着瘟疫肆虐,她便担忧不已。
    彭老太医将一份名单递给她,“陆太医领了两名新晋太医去江南,院判跟洛大人去了蜀中。”
    “院判?”赵淑想起这位太医,不由得冷哼一声,去蜀中,算你倒霉!
    此时,已离进五百里院判大人狠狠打了个喷嚏,太用力,差点一头栽倒。
    洛鹄坐在马上,走在最前面,马停在一个小山坳上。视线落在不远处的溪边,此时在溪边有三个衣衫褴褛,灾民模样的人正在喝水。
    其中有个七八岁的小孩,他看到洛鹄等人忙惊恐的抱紧怀里的包裹。另外一个年级要大一些,大约有十四五六岁,第三个人则是绾着妇人头,三十岁左右的妇女。
    不多会,三人都看到洛鹄了。那妇人站起来牵着小儿,躲进了溪边毛竹后。
    她们神色慌张惊恐,怕官府的人,就像怕土匪一样。
    洛鹄翻身下马,制止了身后的御林军和属下,从包裹里拿出两个烙饼,朝三人走去。
    来到溪边,洛鹄看清三人的脸,两个孩子长相有几分相似,轮廓亦是有那妇人的几分影子。“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们。”
    他蹲下来,将烙饼往前递,三人看到烙饼都噎了噎口水,但乃警惕的看着他,不敢伸手来接。
    年纪大一些的男孩手里已握一块石头,想来他是觉得逃是逃不了了,若敢伤害他的家人,定要与贼人同归于尽。
    然而洛鹄神色温和,半点没有恶意。
    “不要怕。我是吏部尚书,此次出京便是去蜀中治水,请问你们是来自江南还是蜀中?”三人的衣着破破烂烂,看不出来自那一域。
    妇人牵着小儿的手。将他藏在自己身后,又安抚了大儿,让他莫要轻举妄动,噎了噎口水,道:“民妇参见大人,我等来自楚郡。”
    洛鹄听罢松了一口气。还好,灾民没那么快,还没到京城,“给你。”烙饼又递上前,三人的眼睛几乎是粘在烙饼上,想来是饿极了,那少年没忍住,一把夺过烙饼藏进包裹里。
    “可是入京?”洛鹄站起来,依旧语调平和的问。
    “家里遭了大水,庄家和房子都没了,他爹也被大水冲走,没办法只得进京投靠亲戚,只是运气不好,偏偏遇到了山贼,唯一值钱的东西也被抢没了。”妇人看洛鹄慈眉善目的,又不似城里的官爷那么凶,便一股脑将近来的遭遇通通说了出来。
    说完,三人抱头痛哭,哭了好一会,妇人领着儿子跪在洛鹄面前,“求大人可怜我孤儿寡母,给几钱银子,让我们能顺利进京。”
    洛鹄观她举止有礼,言谈不似无知愚妇,且求人的话出口,竟羞得红了脸,低着头,声音也极小。
    想来,天灾前,日子也是殷实的,掏出腰间的钱袋取出一锭银子,大约有五六两,足够这娘三温饱,到了京城若像绯鹏兄弟般亲戚不认,也能先租个小院将就几日。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母子三人接了银子,千恩万谢的磕头。
    洛鹄没心思再去体会助人为乐所带来的那点点成就感,楚郡竟也发了大水,难道是长江流域都发了大水?
    若真如此,饥荒面积将扩大数倍,起码三五年才能慢慢恢复过来,不过抛开天灾,还有一个问题,楚郡大水,为何无人来报?
    想起某种可能,他心如擂鼓,后背生寒!
    “去吧。”他招手,让御林军和属下将马迁过来,马牵到面前,他并未上马,而是取下包裹,里面有空白奏折,用舌头舔湿毛笔,便在地上写起奏折来。
    奏折送到宫里时,明德帝恰好与众臣在泰和殿议事,只听彭老太医捧着玉笏道:“皇上,此物为名为酒精,制作成本不高,可量产,做为医用消毒,比我们平日里用的烧酒好很多,臣奏请皇上恩准量产,而后发放全国,在水患期间不收取任何费用。”
    给一两家药铺没什么,但量产后普及全国,那将是一大笔开支,顿时有人便不乐意了,其中管钱的户部尚书周立行抱着玉笏站出来,“臣反对,如今水患横行,国库不丰,银子不该用在这什么酒精上。”
    “臣附议。”此话一出,顿时好些大臣都站出来反对,彭老太医从未在这些大臣面前请奏过朝政大事,他只是个太医,哪里考虑过国库有没有银子。
    户部尚书的话不无道理,他们从来没见过什么酒精,而且彭老太医的奏折里只言酒精可医用消毒,并不能治病,既是不能治病,为何要批量生产,还免费,当朝廷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
    更何况,许多大臣私底下称周立行这位户部尚书是铁公鸡,那不是一般的扣!
    “皇上,臣行医几十年,遇到过无数病患,他们有的明明可救活,却因后期感染,而丢了性命,勿因小而不做啊皇上。”他不懂应经论典,只本着医者父母心,本着经验,才上了这本奏。
    “彭太医,你只管治病救人便是,水患之事还请莫要胡言,扰了陛下圣裁,此事关乎国朝百年基业,千万百姓等着银子救命呢!”周立行毫不客气的走到彭老太医面前,指着他唾沫横飞,就差没将人老太医说成千古罪人了。
    “谢爱卿,你以为呢?”明德帝手指一下一下的敲在桌子上,凭心而论,彭老太医所请之事,可让他的声望高涨,但若无效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