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第六十八章除夕一

宗女最新章节目录
   大厨房,自然是给金夕和杏儿这几位大厨用,小厨房,便被赵淑等人承包了。☆→頂☆→点☆→小☆→说,
    若在京城,定是见不到太后亲自下厨,也无缘看永王殿下将自己弄的全身是面粉。
    就连赵仪也让李卓扶着,来到厨房,与永王一处永王包饺子。
    “父王,您包的是什么?”赵淑伸头看去,只见永王面前案板上放着几坨东西,形象实在抽象,委实不能看外形而叫出名字,若这是一份一年级考题,看图说出它的名字,小朋友们定是要领着鸭蛋回家。
    永王包好手上的,放下,抬眼看赵淑,还不忘看一眼她面前的饺子,“你那又是什么?”
    “五福鸿运饺,吃了阿君包的饺子,来年必定是五福临门鸿运加身。”她昧着良心,将自己眼前的四不像夸成了一朵花,夸完,便见赵仪、孙云以及太后投来嫌弃的目光,咽咽口水,“太子哥哥,你好意思嫌弃我?”
    太子立马收回视线,继续手上未完成的饺子,并对边上的永王道:“男人的饺子,你们不懂,是吧十九叔。”
    “在理。”永王忙点头,不想再说,实在是男人的面子伤不起。
    赵淑嫌弃的看着他两,“我其实是肉馅儿没了,看父王那里好多,便想要点,说错话了,伤害了你们作为男人的尊严,对不起,我错了,请给点肉。”她得承认,看到比自己包得还丑的,便忍不住想要得瑟一下。
    永王顺手将剩下的肉馅递给赵淑。继续包,时不时还和太子轻声交流一下经验。
    孙云看这一家人,心里百感交集。这哪里是皇天贵胄,这分明是普通人家,在孙家绝不可能看到男人下厨,君子远庖厨,是她自小便懂得的道理。
    凑到赵淑耳边低声问:“以前,你父王和太子也都下厨吗?”
    “只有第一次下厨的人才能把饺子包成那样。”赵淑完全忽视了自己面前的四不像,说罢。瞄向孙云面前放着的饺子,精致美观,看着像个元宝般。“你以前经常下厨?”
    “在族学里学的,你要不要学,我教你。”孙云不以为意的道,说罢也不等赵淑回话。便开始教。“先包好一个,然后用力将两头粘起来就好了。”
    说完,便也包完了,赵淑笨手笨脚的试着包了一个,其丑无比不说,还漏了……
    对面赵仪偷笑了一下,赵淑怒视他,他立马敛眸。装作极为认真的模样。
    恰好此时,金夕端了一个青釉莲瓣纹大宫碗进来。“太后,您要的高汤。”
    顿时,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太后身上,只见太后淡定的让金夕将高汤放下,然后净手,开始用菜叶子包住鱼滑……
    赵淑想了好久,终于想起来,这也是阿九爱吃的人人遇百财,她做得极好,想起来后马上换上崇拜的眼神,“皇祖母,您简直便是厨神附体。”
    太后斜了她一眼,继续手上的动作,很是享受来自孙女的崇拜。
    “太后,都尉大人来了,带着宗室孙辈,和一众命妇前来给您请安。”张楚进来禀道。
    太后并未停下,“让膳房赐下御膳,哀家便不去见人了。”自打到了观州,她便未曾真正接受过观州宗室的朝拜。
    意料之中的回答,张楚告退出去,刻意不去看,那些包的面部全非的饺子。
    太子面色有些不自然,虽说如今祭祖都在太庙,不在观州,但太后和太子都身在观州,是需设祭台祭祖祭天的,但太后并无在观州祭祖祭天的打算,却是把这个除夕,过得极为平常。
    若是在京城宫里,便这吃应岁饺子也是有一套隆重、繁缛的仪式的,从起身那一刻起,便处处有讲究。
    众人都知晓太后为何要如此,赵仪本人也知晓,但谁也没说什么,反而喜笑颜开的。
    不多会,太后的‘人人遇百财’做好,出锅时香喷喷的,众人顿时感觉饥肠辘辘,分明刚用早膳不久。
    大约是为了扫掉太子受伤的阴霾,小厨房里增设了三四个炉灶,大家都能聚在一起便做饭,边说话。
    赵淑包了五十多个饺子,想着卫廷司大约要吃三十个,剩下二十个每人分几个,她还剩下几个,便准备着手三菜一汤。
    孙云速度快,且手艺不错,永王和赵仪二人偷偷用余光瞄她,准备偷师,赵淑愤愤的看着这两个男人,连偷师都嫌弃自己!太过分了!
    努努嘴,净手洗菜,准备一雪前耻。
    “阿君,你要做什么?”孙云觉得有必要出手相助。
    赵淑弹了弹袖子,挑眉道:“福禄盈余牛仔骨。”说罢扬了扬手里的牛仔骨,展颜一笑,“你呢?”
    “五福卷。”孙云选了与她面对面的炉灶,开始净手,洗菜,动作娴熟优美,羡煞旁人,这个旁人便是赵淑。
    动手能力为负的她,脑子里努力的回想当初在现代自己是如何活下来,并长到二十岁的,实在是匪夷所思,往事不堪回首啊。
    这福禄盈余牛仔骨是阿九做给她吃的,与阿九认识十多年,在两人都还没能力赚钱的时候,都是在孤儿院过年,每年阿九都能帮着院长做年夜饭,而她只能承包洗碗洗菜打杂,想想,心酸无比。
    便是,那时吃的福禄盈余牛仔骨,想起在孤儿院的日子,想起阿九,她眼眶润了,深吸一口气,又是一年,她该身在南方。
    “阿君,发什么呆?”太子在李卓的搀扶下,走过她身边,见她愣愣的,便好奇问道。
    赵淑回过神来,“在想。先怎么做。”
    赵仪也帮不上忙,便去了远处的炉灶,太后在。虽不用过于顾忌,但乃需注意男女大防,他与永王极为默契的选择了离得最远的炉灶。
    小厨房里,几乎没有下人,连张楚钟嬷嬷这样的太后心腹都候在外面,唯一一个李卓,还是因太子行动不便。需要搀扶,才被允许留下。
    赵淑环视了一周,发现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便放心了,开始将洗净后的牛仔骨放入锅中煮。
    食材和锅碗都是洗净了的,这倒不用她自己动手,放入锅中后。盖上盖子。便开始着手捏丸子。
    肉都已剁好,她只需要将鸡蛋、姜葱与肉末搅匀,然后捏成丸子,以前听阿九说四喜丸子乃需一种叫做马蹄丁的东西,马蹄丁即是荸荠,这种东西长在水田里,可当做水果来食。
    看了一眼案板上,没有。她对外招招手,初春忙麻溜的进来。“郡主。”
    “知晓马蹄丁吗?”
    “知晓,奴婢幼时曾在田间挖过。”久远的记忆,她如今已想不起来马蹄丁长什么样儿了,但这个名儿却至今不忘。
    赵淑点头,“速去给我找些来。”看了一眼锅里在煮的牛仔骨,“半个时辰之内若能找着便拿过来,若半个时辰内寻不着,便不用了。”
    “哎,奴婢这便去寻。”她纳闷,马蹄丁这种民间的零嘴,郡主是如何知晓的?想不明白,便甩甩头,脚下加快,不多会便去了大厨房。
    丸子怕是一时半会不能做,想了想,换了个炉灶,吩咐掌火的小太监生火,将已取走内脏,洗净后,且切好后的鸭肉,放入锅中翻炒。
    小厨房的炉灶,与宫里的御膳房相似,有专门掌火的太监,而摇动风箱的地方,设在隔间内。
    鸭肉炒好后,放入砂锅中,倒入早已备好的热水,洒了老姜、枸杞等,不得不说的是,还有萝卜。
    做好这些,牛仔骨已煮好,打开锅盖,可看到骨头与肉已分离,对面孙云已做好三道菜……
    做个菜,竞争也这般大,她撇撇嘴,放入土豆,接着煮。
    这时,张楚又进来了,“太后,梁公公来了。”
    太后手上的动作一顿,将锅铲递给张楚,“给哀家更衣。”说罢也不让赵淑等人下去更衣接旨,粱允四到,定是带了圣旨的,赵淑乐得不用下去沐浴更衣,继续做自己的菜。
    张楚将锅铲递给积云,慌忙的跟在太后身边,一道离去。
    张楚动作快,不多会便已将菜烧出来了,用宫碗装好,也不问可还有需要帮忙,便告退下去了。
    永王与太子嘀咕,“张楚怎没看到本王给她使眼色?”
    “十九叔,侄儿让您莫要凑热闹,你非要来,这下好了,丢脸了,不过侄儿教您一招。”太子轻声道。
    永王眼睛一亮,“十九叔没白疼你,速说来。”
    太子左右看一眼,视线落在李卓身上,李卓粗着脖子,“殿下,小的也不会。”
    一道菜难倒英雄汉,说罢自个儿都脸红了,他可没君子远庖厨的思想,只是做饭不都是娘儿们的事么?至今他都觉得王爷和太子殿下脑子定是被门挤了。
    “十九叔,您看这青菜,是长的,咱们便将它煮熟,然后放在盘子里,边上围一圈胡萝卜,再取个吉利的菜名,这便结了。”
    永王竖起大拇指,“在理,莴苣可雕刻成如意的模样。”说干就干,他扬声招来福伯,“给本王取刻刀来。”
    太子异样的看了一眼永王,“十九叔,您还会雕刻?”
    永王神秘一笑,“有一友人,极懂,便学了些。”
    太子听罢,想起以前那个名声狼藉的十九叔,便明了了,大约是他那些三教九流之友。
    初春拿着一碗马蹄丁来时,赵淑正将将锅里的牛仔骨和土豆捞出来,调料不够,看着与以前吃过的有色差,不过那又如何?除了她,又无人见过。
    “帮我剥好。”马蹄丁外裹着一层硬皮,剥起来极为麻烦,若她自己剥,怕是要剥到晚上去。
    初春哎了一声,拿出去,让晚冬等人一起,围在石桌上给她剥马蹄丁。
    对面孙云只剩下汤未出了,就连太子也都煮了好几盘菜,呼了口气,掳袖,准备做千叶豆腐。
    豆腐虽洗净了,却并未切成块,她切豆腐的技术绝无杏儿的好,不过还好,只要细心,切出来的豆腐,也不会太难看。
    以前吃千叶豆腐,豆腐块都是三角形的,这自然难不倒她,将豆腐切成薄块后,裹上姜末、酱、食言、葱末,然后放进油锅里小火煎。
    千叶豆腐做好,厨房里,只剩下她一人还在忙碌了,其他三人均已装点好自己的三菜一汤,正抱胸看着她。
    孙云道:“阿君,可需要帮忙?”
    赵淑摇头,“无需,你们快出去罢,我做好了便寻你们去。”
    太子和永王二人对视一眼,太子扬声道:“十九叔,待会侄儿要与您大战三百回合。”
    “决战到天明。”永王极为配合,两人路过赵淑身边的时候,太子轻声道:“阿君,脸花了。”
    赵淑怒视她,一脸傲娇,不答话,继续手上的动作。
    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