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传人在美国》外篇—木匠和鲁班术

鲁班传人在美国最新章节目录
   木匠,是一个很古老也很平凡的行业,几千年来,木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过去,人们居住的房屋、生活起居所用的家具、一些农耕等生产工具,都需要木匠打制,是旧时人们离不开的四匠(石匠、泥瓦匠、木匠、铁匠)之一。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实际上,在鲁班生活的春秋时代之前,从事木艺的匠人早已有之,只是鲁班将木匠一行发扬光大了。
    木匠,也是非常神秘的一个行业。从古至今流传很多关于木匠的故事,木匠们遵鲁班为祖师爷,传说中鲁班传下来的《鲁班书》便是这些神秘的起源,成为人们闲谈消遣的谈资,更是旧时木匠们行走四海、自吹自擂的本钱。
    传说《鲁班书》是一种记载着诅咒、巫蛊、法术的奇书神书,那些咒文、巫蛊和法术便是木匠用来防身自保、对付凶恶及不良雇主、甚至用来整人害人的手段。
    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木匠,再加上一些似有似无的传说,旧时的木匠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受人尊崇的,又因为木匠在旧时还是上九流的一行,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过去,木匠走南闯北,四处营生,常年奔波在外,社会上很少有人敢得罪木匠的。
    而传说中木匠一身都是辟邪的器物,比如木匠的斧头、伍尺,还有锛子,都是鬼邪阴物惧怕的东西,尤其是木匠的墨斗,据说墨斗是可以用来捉鬼镇妖的,墨线一弹,鬼邪俱避。
    过去的木匠因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而过去交通又不便,木匠为赶时间经常要走夜路,常常会经过荒郊野地、万人坑、乱葬岗。在过去,这些地方一旦到了夜间平常人很少敢经行,唯独木匠敢在这些地方走夜路。
    据说,做木匠的人大多数都是天庭高挺,印堂眉间阳火之气充足,胆子大,鬼邪阴物怕这号人,更何况木匠身上还有那些辟邪家伙事。
    在过去,木匠一年大多数时间会吃住在雇主家里,因为过去的木匠活大多都是长工,比如为雇主造房子、打制成套家具,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完工的,在雇主家里往往一干就是数月甚至半年以上,绝大多数的雇主都比较敬重请来的木匠,给予木匠高规格的款待。
    旧时,雇主即便再穷,请木匠到家里干活,酒肉茶水都会招待到位,还有很多规矩要遵守。传说中一些地主老财因为吝啬而对请来的木匠招待不周或是克扣工钱,从而遭到了木匠的报复。
    木匠们报复的手段自然便是《鲁班书》上记载的那些咒文、巫蛊和法术,他们在造房子时于其屋基下、或是椽子、房梁上、或是家具里做些手脚,便会导致这些地主财主轻则失财遭殃受罪、重则丢官坐牢甚至家破人亡。
    据说这些术法有埋藏巫蛊一类镇物的,有雕刻打造出稀奇古怪的木工玩意儿的,有念咒就能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一而足。木匠把这些手段统称为“鲁班术”,其中的巫蛊镇物一类术法又称之为“厌胜术”、“下算子”,便是旧时所谓的“坐地起风水,上梁害死人”的一种巫祝之术。
    旧时手艺高、具有一定名望的木匠,木匠行当内或是民间老百姓都会称之为“大木匠”,“大木匠”是种称呼,也是一种资格。
    在过去,也并不是任何一个木匠都能被人称为“大木匠”的。一个木匠要达到大木匠的资格,一定得有两代以上的徒弟徒孙,也就是说至少他的徒弟也要收徒。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旧时的木匠行当,假如一个年轻人从十五岁拜师学做木匠,从学徒到艺满出师,一般需要三到五年,三、五年后,他还要出师历练、闯出自己的名号,这个过程一般又需要五到十年,这是他已经快三十岁了。
    而能达到收徒弟的水准,还要看他的本事和造化,一般的木匠不在社会上闯荡一二十年,不把天南海北的木工手艺学到,在远近方圆有一定的口碑,在他四十岁之前,是很少有人会上门拜师的。
    毕竟那些器作(旧时比较正规的木匠工坊)里的德高望重的老木匠多的是,人家的徒子徒孙遍及天下,普通人家谁会花一大笔钱去找一个无名望、无根基的木匠拜师学艺?
    如果一个木匠出师后经过二十年左右时间的历练,终于有人上门拜师了,这时候他大致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他的徒弟出师后又经过十来二十年的历练,也开始收徒了,这时候,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在过去,凡是能被称为大木匠的,几乎都是胡子一把、年纪一把的老头子。而且,这还不能逆向推理——即五、六十岁的老木匠就一定是大木匠。
    旧时的木匠行业有严格的师承,能达到收徒的水准自然有人们的口碑,还有木匠同行、保人的评价——旧时一户人家子弟要拜师学艺做木匠,先要找到一个保人,由保人来推荐木匠。
    有些木匠资质平凡,从不能单独接应大活茬——比如为一户人家盖房子,而是需要同行联手(木匠们相互间的帮衬和联手合作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一起做才能接下一桩活,自然赚的就少,承接的活也多半是边角路,这样的木匠,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人上门拜师,即便收了徒弟,其徒弟也可能更是资质平庸之辈。在过去,年纪一大把的木匠依旧在走单帮的多的是,自然也不会有人喊他“大木匠”了。
    但在过去,木匠行当内除了收有两代以上弟子的木匠可被称为“大木匠”,还有一种木匠也能被称为“大木匠”——会鲁班术的木匠。
    据说旧时的木匠行当内,会鲁班术的木匠乃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连很多木匠也只是听说过他们的同行会这些咒法而从未见过,因为鲁班术不是谁都能学到、并且谁都能学会的。
    这跟武侠小说中的绝世武功一样、只有主角或者大反派才能学到是一个道理。如果绝世武功谁都能学到,那它一定不是绝世武功。同理,如果是个木匠都能学到鲁班术、并且学会它,那么,《鲁班书》和鲁班术就绝对不是传说,也不会那么神秘了。
    千百年来,正是因为会鲁班术的木匠极其稀少,所以那些会鲁班术的木匠的传说才会在木匠行当内和民间传的神乎其神。
    据说,如果一个木匠会鲁班术,不论他年纪多大,哪怕他年纪轻轻,圈子内的木匠见了他都要让道,假如一户大雇主同时请了这个木匠和其他多个木匠上门干活,摆酒吃饭时,同行们都会遵他为上座,向他敬酒,领工钱时要让这个木匠领大份等等。
    这和今天有本事的人在社会上吃得开是一个道理,艺高不在年长嘛!在旧时,会两手鲁班术的木匠,那绝对是相当于武林中至尊高手一般的存在。鲁班术是用来干嘛的?那是用来整人害人的术法!万一得罪了会鲁班术的木匠,保不定人家就在背后使些手段、下个算子整你!
    是故旧时会鲁班术的木匠,就算没有收徒,哪怕年纪再小,也是圈子内人人敬重的“大木匠”,何况,能学会鲁班术的木匠,其天赋和资质又岂会是平庸之辈?那木工手艺也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笔者小时候也听过很多关于木匠的故事和传说,而且笔者的祖父便是一个木匠。笔者曾经问过爷爷,世上到底有没有《鲁班书》?木匠是不是会法术?
    出乎笔者的意料,爷爷说《鲁班书》很平常,凡是上了点年纪的木匠家里都有一本《鲁班书》。笔者当时就问爷爷那你也会法术咯?当时还央求爷爷变法术出来看看。
    记得爷爷当时哈哈大笑,说《鲁班书》不过是一套古时传下来的木匠做木工的参考指导书籍,并没什么法术和把戏,现在的木匠没人会什么鲁班术。(也许有读者见过这种《鲁班书》,其实就是一本指导木匠们如何打制房屋家具的教材,也有叫《鲁班经》的。)
    见笔者很失望,爷爷又说了一句话,他说世上有很多种(也就是有多个版本)的《鲁班书》,但没人知道哪个版本上有法术和咒文,至少他和他的同行手里的《鲁班书》都是普通的木工参考指导书籍。
    就是这一句话,让笔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一定有某一个神奇版本的《鲁班书》,上面记载有鲁班术咒文和法术,这种《鲁班书》却一定比那些武侠小说中的神功秘籍还要难以发现和找到,也只能是那些有重大机缘的人,才能得到它,从而学会上面的法术。
    木工厌胜术、鲁班术到底存不存在?那种神奇的《鲁班书》到底有没有,这不是本书的探究范围,这或许要从考据、科学的角度去衡量了,毕竟本书是一本小说,而且是比较yy的网络小说。但千百年来,木匠的鲁班术在世上传的神乎其神,却也绝对不是空**来风。
    让笔者遗憾的是,爷爷到他离世都没把他那本《鲁班书》拿出来给家人看过。无论笔者如何央求他都不肯,原因也很荒诞:小孩子不能看。
    记得有一次笔者乘爷爷外出做工,笔者在他的仓库里翻箱倒柜地搜寻他那本《鲁班书》,不仅没找到,还被爷爷回来后狠狠打了一顿屁股。
    笔者后来是在县城的地方博物馆里见到了一本纸张发黄的繁体字《鲁班书》,一本图文并茂的木工教材,并没有任何关于法术、咒文的记载,当时一度很奇怪爷爷为何不让家里人看。再后来,笔者听到老家一个上了年纪的神汉说过的话,也才大致明白了其中原因。
    那神汉说,在旧时,木匠传下来的《鲁班书》只能给要传艺的子孙或是徒弟看,其他人等尤其是女人一律不能看。旧时木匠行当里有很多忌讳和规矩(本小说后续展开的正文故事里会逐渐提及),木匠的《鲁班书》传给谁、让谁看便是其中一条。
    如果看了木匠《鲁班书》的人是女人,那么这个木匠一身的手艺便要失传,这在过去的木匠行当里是很忌讳的——千百年来,木匠手艺传男不传女,自古只有男人做木匠没有女人做木匠的,这是祖师爷鲁班定下的规矩,哪怕这个女人力气再大、再是心灵手巧也不行。
    其次,木匠的《鲁班书》只能给他要继续从事木匠行业的子孙或是其徒弟看,如果其子孙、徒弟不愿意做木匠,要改投其他行业,却看了其《鲁班书》,那这子孙一辈子则只能做木匠了!以后无论他改投其他任何行业,都学不会,也做不好……这听来似乎有些吓人,好像有一种神秘的诅咒笼罩在书上,当时听的笔者菊花一紧,因为笔者在博物馆里泛泛看过几页《鲁班书》。
    当时笔者就明白了爷爷不愿他的子孙看他那本《鲁班书》的原因,因为笔者的父亲没做木匠,而笔者更不可能做木匠。不做木匠的男性,便不能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