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在1978》第三百八十九章盛世的征兆(4)
重生在1978最新章节目录
80年代中期,整个东北到处都是收或换钢镚的,这个就纯是民间行为了,当时在南方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了邮票和钱币的收藏活动,但在信息封闭的北方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钢镚值钱了,于是就有大批的钱币贩子活跃在东北,用各种形式和借口换取分币。
那时候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纸分币换硬币,经常是卖一些小玩艺儿,条件是你得先和他换多少纸币,比如换五毛钱,可以再用三毛钱买一个,或者换一块钱他送你一个。
第二种是打戒指,那时候街头巷尾经常看到一些南方人支个小炉子,叮叮当当的敲打,你给他多少分币,他就给你打一个“银”戒指,说是有几种二分五分的硬币中含有银子,他可以提纯出来,十个硬币换一个“银”戒指,其实是铅的合金,戴手上蹭的到处乌黑。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已经趋于稳定,开始学着打扮自己,烫头,穿花衣服,戴首饰。每天排着队换戒指的人很多,一天到晚络绎不绝,生意非常好。
不过大部分人也就是一进新鲜,刚开始几天还挺亮的,戴几天就黑乎乎的了,随手扔到哪去也就忘了,几个钢镚换的也不当啥事。
小孩子换的也多,戴戒指啊,多高大上啊,从家里划拉几个钢镚就有了,多划算啊。
就这个不起点的小生意,不知道产生了多少百万富翁,在意识思维上,东北人照南方人差了不止一条长江。
等东北人反应过来想着出去挣钱的时候,山海关外已经旧貌换新颜,富豪遍地走了,如果用等级来形容当时的各地人群,东北刚鼓捣出致富1.0版,关外已经是2.5了,沿海更是刚升了4.5,江浙上海6.0,然后东北第一批出去的个个弄一头大包,被人忽悠的全是瘸着回来的。
然后,东北人在关外就成了黑社会了,为啥?被哄了弊气啊,就干呗,在这地方被人整了,不得找回来啊?不整个结果出来怎么回去见家乡父老?就蹲在那干呗,然后名声就出来了。
这其实真的只是地域文化差异,和关内大部分地区的温婉不同,东北人更喜欢直来直去,有啥说啥,生气先打了再说,这是东北人最大的缺点,爱动手。
一张桌上喝酒,喝着喝着就打起来了,打完坐下接着喝的现像在东北真的是正常事,不是故事。
……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从80年代初开始,国内的邮票市场,钱币市场先后火了起来,以上海江浙为中心向全国幅射,带动了一大批人投身进来,硬是撑起了一个产业链,谁能说这不是盛世的征兆?说明政策稳定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一部分人有了闲情逸志了。
而中国的古玩古董市场也是在80年代初开始萌芽的,到80年代中期成型,在全国几大城市形成了专业化非常高的灰色文物产业链。
之所以说它是灰色,是因为国内大部分从事古董文物交易的商家和市场都是不具备文物交易资格的“野生”派,而从60年代开始具备文物交易资格的一直都是国营文物商店,除了销售,文物商店还有管理文物市场的职能,算是半商业半管理的职权型事业单位,权力还是很大的。
文物商店是不对内宾营业的,只面向外宾和华侨,买东西要用外汇卷,价钱也非常人性化,一枚精雕骨质胸针两块五,一幅明代名家的字画一百二十块,一个清康熙大罐八十八块,不还价。
从文物商店里买的东西有证,可以直接出海关,连报关都省了,是真正的一条龙服务。
那时候民间有很多人到处筹资换外汇券去文物商店买货,但几个老百姓怎么可能干过一个国家,日本人来扫货都是论卡车拉的。
十年动荡中,大量的古董文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确实给喜欢收藏的人带来了好处。
因为大运动除四旧,大量的文物流落民间,文物保护工作一度停车,文物价格更是一直低迷到95年。
从81年到95年那十几年的文物价格低到什么程度呢?一个货车司机的全部收入的一半,就能支撑他在2000年办一个私人博物馆。
这里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百家讲坛马教授,有兴趣的自己去度娘。
但古董文物收藏必竟属于小众文化,那个对人的学识眼界运气还有财力要求太高了,不是老百姓能掺和的事,家里有个罐子几个珠子就觉得自己进入收藏界算文化人了,那真是你想多了。
而且90年代文物市场繁荣,造假产业开始兴盛起来,弄的产品比真的还真,咱们的文化传统对这种人是很宽容的,什么窃书不为偷,什么打眼只怪自己眼拙不能回去找卖家,这特么不是扯蛋么?
你明知是假的当真的卖,这不是欺诈么?为什么有这种所谓行规?你猜制造者是谁?受益者是谁?最后只能是外入者买单。
你看那些什么大亨,有钱了就开始人模狗样的,总想摆摆文化人的样子,哪个屋里不摆一些价值亿万的上周货。
什么哪个捡漏一夜暴富,什么祖传物件价值千万,我就问问你,除了报纸上,谁见过中彩票的?
至于全民参与的收藏活动,也就是邮票和钱币了。
中国的邮票起用于清代,是当时控制中国海关的外国人发行的,很高大上的双语票,比较知名值钱的就是大龙小龙。
后来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邮票发行,值钱的也有那么几种,像民国票,边区票,文革票,都是比较珍贵稀有的。
中国真正自己发行自己的邮票是建国后了,而集邮也始于那个时期。
1955年,邮政部下面成立了中国集邮总公司,拉开了集邮市场的大幕,集邮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主导发起全民参与的收藏活动。
虽然说现在的钱币收藏市场事实上也是国家主导,但这个是民间兴起国家参与,后来才反客为主的,不能算。
第三百八十八章去收国库卷吧(3)
第三百九十章市场众生(5)
小说推荐
重生1978
改革开放之初,主角重生,本书就是讲述他的故事。labelid=lblMatchBookInfo/label
可大可小
已完本
最新章:
新书即将上传
重回1978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我爱吃红烧肉
连载中
最新章:
全部章节第338章
重生后我不瞎了
我死的那一天,宫殿外落着鹅毛大雪。李锦然刚走,珍珠在我的耳旁哭得心碎。我却再也没有力气抬手为她擦眼泪。我太困啦。再次醒来时,我回到了十四岁。父兄俱在,烟火璀璨。李锦然苦苦哀求,我却不再看一眼。毕竟在灯火阑珊处,早已有人含笑看我
自在在
连载中
最新章:
作品正文卷第五章遇见故人
重生之美人在骨不在皮
沈念初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古代,成了沈府的二小姐,因为母亲的缘故在府不受宠爱,差点惨死。在调查母亲逝去真相时无意间遇到周府的周钰,本以为会开启一场场神仙眷侣的生活,却发现这是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惜藴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第十六章流言满天飞[2]
香江娱乐1978
天。二月的柏林,就像一位高贵迷人的霜之女神,随处可见欧式风格的古典建筑,让人不由为柏林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赞叹,而今夜的柏林更是平添的几分凄美,夜空中不知何时已经飘起了雪花。金碧辉煌的颁奖大厅,大厅前长长的红地毯,越来越多的人们走上了红地毯,这里就是201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红毯,二月的柏林天气依旧
兰陵哥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百零五章莲妹的疑惑
我的1978小农庄
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开起了一个小农庄这里有七八年十多块一瓶的茅台,有七八块的五粮液有机菜,有机鱼虾,有机煮羊肉,绿色环保味道好。本是中年离异失败男,转身成了悠闲农庄主。山村小农庄,名声远播。拖鞋,芭蕉扇,汗衫,晃晃悠悠一整天“订餐,没的问题,排队”一天一桌看心情,优哉游哉小日子。李栋摸摸挂在胸口小物
名窑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1139章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韩庄现代化上
重生在都市生活
白领江宝无意间回到了1990年,更蒙的竟然没有系统,无意间得到了老人家赠送的武功本秘籍从此卷入一个巨大漩涡中,展开了新一段奋斗之路
蟋蟀小子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八十五章:宴会结束
重生在神话世界
金台府东去五十里,有山名虞山。远远看去,纤丽奇峭,石骨嶙峋,晴雪洗后,若螺髻斜插,明媚可爱。正值仲春,冰皮始解,晚梅未谢,浮香氤氲。猿啼,鹤唳,蝉鸣,鹿呦,熏熏然若画。每到这季节,就有三五成群的士子书生,携美姬醇酒,集于山中,吟诗作对,放浪形骸,好不快活。有一天,暮晚,夕阳照山,晚烟袅袅。士子张某游
纸生云烟
已完本
最新章:
新书《重生西游之证道诸天》求支持
重生之小常在翻身记
一朝穿越,她成了清宫中不受宠的小常在。前有狼后有虎,还拿着一手的烂牌…救命啊,她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美女子好吗?这样的日子没办法!手持玉镯空间,抱着大胖儿子,她誓要闯出一条光明大道来
花生什么树
连载中
最新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终章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