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奔腾年代》正文卷第262章【大赢家】

重生之奔腾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陈天朗笑了笑说道:“如今沪深两地的股市如何,想必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既然这样,两亿六千万还是少的,我就再多要一点。”
    说完,陈天朗看向侯健翔说道:“从现在起,我手头的股份是两亿七千万!”
    “你说什么?开玩笑吗?”侯健翔冷笑。
    “两亿八千万!”陈天朗依旧笑眯眯地看着侯健翔。
    “你以为你要说多少我就会给你多少啊?”
    “两亿九千万!”
    侯健翔和侯乾坤觉得这小子疯了。
    哪有这样加价的,还一加就是一千万。
    “也许你没听清楚,我们不会多给你一毛钱的,是的!一定不会!”侯健翔最后说道。
    陈天朗耸耸肩:“那么好吧,我只能把这股票卖给其他人了!”
    “你说什么?”侯健翔一愣。
    “谁都知道侯老板你生意做的大,当然,得罪的人也很多,我想在上海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买家,毕竟你们侯氏集团的股票可是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
    侯健翔脸色一凛,“你敢?”
    “敢不敢,很快你就知道了。”陈天朗笑脸盈盈,紧接着他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然后拨通了一个号码,火头问侯健翔道:“这个号码应该是上海远洋集团江总的电话,听说他可是你的老熟人,不是吗?”
    远洋集团江总?难道是江远程?黄埔集团的死对头,一直都对黄埔集团虎视眈眈。
    “现在号码我已经按出来了,只要按下拨打电话,就能和江总通话,然后商谈我手头黄埔集团股份的事情,我想他对这一定很感兴趣。”陈天朗笑眯眯地用一种威胁的语气说道。
    江远程那家伙岂止是感兴趣,简直是要开心死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侯健翔打死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股份落到江远程那个死对头手里。
    此刻对着充满威胁的陈天朗。侯健翔像是第一次认识他,这个家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简直比混混还要可恶。
    “一亿六千万,我接受。”侯健翔叹口气说。
    “不,是一亿九千万,刚才我加的价。”陈天朗却得理不饶人。
    侯乾坤怒道:“你那是胡乱加价!”
    陈天朗:“还不是跟你们学的,你们要不是想抹掉六千万,它又怎么会变成九千万?”
    侯乾坤无语。
    侯健翔摆摆手,“不说了,一亿六千万,至于你借用我们公司的海外渠道,就随便用吧,今天就这样,一切到此为止!”
    陈天朗见好就收,也不再计较。毕竟又占了白用人家渠道的便宜。再说了,他认识个鬼江远程,来上海滩这几天,他都呆在酒店看八卦新闻,当然知道侯健翔这个老狐狸最忌惮谁。没想到今天竟然用上了。
    一切谈定,接下里就是办手续,公证,签约等一连串的事情。
    对此侯健翔都不再理会,这一刻,他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
    ……
    七天后,陈天朗就收到了黄埔集团的两亿六千万回收股权款项。
    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其中陈天朗拿出一亿投资了金茂大厦建设,还剩下一亿六千万,其中拿回自己三株的股份,又花费了一亿五千万,手头还剩下一千多万。
    因为之前为了凑够两个亿,向银行借了五百万的贷款,因此,陈天朗马上就去了借款银行,将那五百万交割给银行。他的提前偿款让银行很开心,同时在心里也将陈天朗的个人信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级别。
    从银行出来之后,陈天朗此刻一共有五百万的现金,不过计算下来,投资金茂的一个亿,还有三株的一个亿,再加上南都的一些实业,此时陈天朗的身家却已经达到了两个多亿,是不折不扣的亿万大亨。
    虽然贵为亿万大亨,陈天朗却没有丝毫做了大亨的觉悟。依旧一身普通的西装,吃喝方面也不讲究,从银行出来以后,回到自己下榻的酒店准备吃饭,却看到一个身穿西装的男子,很有明星气质的从一辆黑色的捷达轿车上下来,戴着墨镜,旁边还有一个经纪人模样的男子对着他说着什么。
    陈天朗觉得这个男子面熟,仔细一想,却记起来了,不是那个电视剧《外来妹》中的男主角汤振宗么?他怎么会在上海?
    对于汤振宗这个演员,陈天朗还是比较喜欢的,印象中他演过《广州教父》,以及《封神榜》,算是第一个来内地淘金的香港明星。
    对于明星和演员,陈天朗并没有太多好感,觉得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一些商品,大明星是奢侈品,小明星是必需品,还有歌星什么的,是休闲品。
    陈天朗摇摇头,就径直朝酒店的餐厅走去。在餐厅坐下,随便点了几样小菜,陈天朗打算自己一个人独酌一下。
    这时候,就听见身后传来动静,回头一看,却是刚刚在门口遇到过的那个香港明星汤振宗,似乎因为什么事情,正在和自己的经纪人发生争执,隐约中,陈天朗听到“广东巨星公司”,“邓建国”,还有“开拓大陆市场”等话语。
    如果换成其他人,对这些话语可能一带而过,不会起什么心思。
    可是对于陈天朗来说,却宛若洪钟,敲响了他脑海中的很多东西。
    如果记得不错,汤振宗,以及未来的张敏,温兆伦,成奎安,吴奇隆等,都曾签约“广东巨星影视公司”,为该公司拍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影视公司在九十年代实在太牛逼了。简直比未来的什么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乐视还要牛!
    为什么?因为这家公司是第一个敢于签约香港演员,敢于尝试各种商业题材,并且投拍电视剧40多部,全部盈利,这在国内影视市场是绝无仅有的大公司。
    换句话来说,这家公司的成立代表着中国影视剧走出以前的说教,奔向市场经济,以收视率为目的的娱乐路线,乃是影视商业化的领头羊。
    至于创立这家公司的老总邓建国,更是个牛人。他80年代在家乡林场放了6年电影,1991年怀揣卖鸡蛋换来的1000元来到广州,1995年15万元起家投拍《广州故事》年创立广东巨星影业公司,投拍《广州教父》、《鸦片战争演义》年投拍《反贪风暴》、《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二部等片,创下广告帖片1.1亿的收入;随后几年陆续投拍《风流才子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四部、《刁蛮公主》、《审死官》、《猛龙过江》、《格格要出嫁》、《我这一辈子》等影视剧。从15万起家,短短几年,邓建国共投拍电视剧40多部,全部赚钱。
    邓建国作为全球华语音像业顶尖级制片人,他投拍的电视剧已经声名远扬。《康熙微服私访》系列,创大陆、港台三地收视率第一,《刁蛮公主》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追捧,甚至在海外市场上也产生了极大反响。可以说他不仅拍摄出了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更开创了大陆影视炒作的先河,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大陆第一影视大亨,电视大鳄。
    此刻,陈天朗心中转过千般个念头,有一种叫“机会”的东西在他胸中窜来窜去,让他想要伸手抓住。
    深呼吸!
    深呼吸!
    陈天朗把这种强大的足以让自己想要咆哮的欲望给平稳下来,不过还是有一个念头磨灭不去---为什么不做娱乐事业?
    娱乐事业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作为先知先觉的过来人,陈天朗非常清楚这一点,甚至他知道哪一部戏赚钱,哪一部电视剧高收视率,哪个演员有前途,哪个公司高利润……
    如果自己把手头现有的五百万投资到影视方面,或不会获利很多?
    陈天朗有了计较。
    ……
    转眼,九月底。
    陈天朗在上海已经这里呆了三个月了,这里的生活既平凡又充实,不得不说,这是陈天朗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盛夏是不为陈天朗所喜的,还好秋天的凉爽已经渐渐出现在上海滩,当然了,骤冷骤热是再常见不过的,或许早晨还是一片温暖和煦,中午的一场雨过后,整个世界就凉爽了。
    陈天朗在中山公园的门口展了展腰,原本嫩绿的一部分松针已经变得十分深沉了,那种绿色,不是那样的好看,但是更加的稳重了。
    就像此时的陈天朗,经历过与侯氏父子的交锋,变得更加稳重和内敛,而他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做一项调查,那就是当下大陆的娱乐圈到底是什么样。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现在中国娱乐圈简直就是个未经历过人事的处女,姿态很妖娆,很诱惑人,却太过保守,某些地方等待人去深度开发。
    相比之下,因为大陆娱乐的贫瘠,所以港台娱乐大肆冲击大陆地区,以至于大陆对香港和台湾明星那是充满膜拜,自己这边却缔造不出可以与之争雄的明星。
    导演方面,大陆导演最牛逼的就那两个,一个张艺谋,一个陈凯歌,然后……没有了。
    主旋律电影还是占据着主要市场,偶尔拍摄出一部武打片,动作,服装,摄影方面也是苍白的可怜。好演员都跑去了香港,留在内地的顶多拍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要么就是《篱笆女人和狗》这种家庭剧,室内剧和农村片。
    总之一句话,大陆娱乐亟待人来拯救。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让陈天朗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手不足。
    做任何事情单干都是做不成的,像这一次和侯氏父子的战斗,要不是自己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在股市上阴了他们一道,单凭实力自己是绝对斗不过偌大的黄埔集团。
    一句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是成就大事的第一因素,所以陈天朗这段时间迫切地需要网罗人才,未来能够在工作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陈天朗一边寻思着,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上海外滩。
    此时,阳光明媚,整个上海外滩充满了浪漫气息。
    风吹波浪,闪烁着金光,一对对男女依偎在一起,在休闲椅子上说着悄悄话。夫妻俩带着孩子,在岸边戏耍。一些远来的游客拿着时髦的傻瓜相机频频摆出剪刀手,或者叉腰提臀的动作,拍下一张张照片。
    看着无忧无虑的人们,陈天朗心中郁闷一扫而空,仰天看看明媚的太阳,依靠在江边的护栏上,伸了一个懒腰。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咦,你是……陈天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