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奔腾年代》正文卷第217章【也是有故事的人】

重生之奔腾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周冬雨见陈天朗瞪大眼看着自己,就笑着说:“只是给你东西吃,别多想,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要多多关照。”说完还伸出了小手。
    陈天朗与她轻轻地握了握手,“嗯,以后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咯咯,你怎么说话这么老气横秋,你几岁了?”
    “二十。”
    “嗯,比我还小一岁,我二十一。以后你可以喊我姐姐。”
    陈天朗莞尔,怎么又来个姐姐。
    旁边柳延春再也看不下去了,“拜托,你们还当不当我存在?我这么大的大活人,你们没看见吗?”说完就夺过周冬雨递给陈天朗的饮料说:“正好口渴,便宜我了!”
    ……
    陈天朗是个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的人,仅仅用了半天时间,他就认识和结交了很多参加培训的员工,甚至和孙建国那样的小领导也处的不错。
    背后柳延春称呼他做人精。
    其实人际交际这种事儿也是个学问,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就懂得如何去利用一些技巧去结交朋友。
    比如说陈天朗结交那些男学员,一般让一根烟就OK了,然后找共同语言,比如说军训有多苦有多累,为什么要来这里上班。最后再补充一句,有空一起喝两杯。给人的印象是豪爽大方,是个值得结交的人。
    至于那些女员工,是不能够随便过去搭讪的,这个年代的女孩子还保守的很,像周冬雨那种喜欢当面撩汉的怪胎很少,因此陈天朗接触她们的技巧就是打茶水的时候随意攀谈几句,和她们一起找共同语言。这个年代女孩子们的共同语言无非是香港的四大天王谁最帅,谁唱歌最好听,小虎队和周华健哪个唱歌好听,以及邰正宵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送给谁的。
    只要你把这些话题随便抛出来,那些女孩子们就会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
    也就是这短短半天时间,陈天朗对这一百多人都有了初步印象,至于谁能够进入他的法眼,最后被他挑中重点培养,成为未来连锁公司骨干,还需要一段时日考察。
    ……
    三天过去了。
    陈天朗开始熟悉培训生活,吃喝活动都和员工们聚在一起。大家也都习惯了他这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
    这一堂课是岗位知识培训的理论课。
    课堂安排在购物广场新装修好的会议室内。
    所有人都带着笔记本,还有写字用的笔。
    课堂上的座位是不固定的,谁来的早就可以先挑座位,往往前面的好座位都会被人挑走。
    陈天朗因为忙着和秦紫萱研究报表,来的晚了,还要避开耳目,所以当他进到课堂时,基本上已经没了座位。
    就在陈天朗想要找柳延春凑一凑时,后排周冬雨却在朝他招手,说:“这里还有个空位。”
    陈天朗走过去一看,空位上放着东西,周冬雨把那些东西收起来,说:“这是我帮你占的。”
    陈天朗说了声谢谢,就把笔记本什么的放了上去。
    和陈天朗关系要好的柳延春一看这一幕,就寻思这周冬雨该不会喜欢上小陈了吧,他想不明白啊,论模样自己长得人模狗样,论气质自己也算是郭富城那个级别了,论才华……咳咳,才华又不能当饭吃。再说了,也不见小陈有啥才华呀。
    不说柳延春同志在这里自哀自怨,且说陈天朗和周冬雨坐在一起,还没说上两句话,负责授课的老师就进来了。
    这位老师是陈天朗托人从郑州那边请过来的一位有多年超市经验的经理人,姓章,叫章文涛。
    章文涛进来以后,习惯性地先把手中拿着的保温杯放在桌子上,然后翻开授课的笔记,清清嗓子说,今天该讲一些实用的内容了,不要小看超市理货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有很多窍门。
    比如说,什么叫黄金货架?谁知道?
    没人举手。
    章文涛就继续说,所谓的黄金货架就是摆放在超市内走道两排的货架的架头,这些架头只要你一转脸就能看见。也是促销商品中最重要的一环。
    除此之外,还有摆放在走道两边的各种堆头,这些堆头一般都是做促销用的,效果很好。
    另外还有视线的黄金角度,按照人的平均身高,视线一般在1.55米左右,尤其作为消费主体的女性顾客,她们的视线最容易留在货架的这个高度上,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些能够盈利较多的商品,放置在这个位置。
    ……
    章文涛在上面说着,下面员工们全都齐刷刷用笔做着记录。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内容都是些很新鲜的事物,甚至连超市这个概念也是第一次听说,只知道大城市有这种东西,人们可以进去随便拿商品,不像逛百货商店总有人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生怕你偷东西。
    坐在陈天朗旁边的周冬雨也记的很认真,甚至还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也记了上去,比如说在视线的黄金角度处,她就添写了“男子”和“孩子”的视线黄金角度又该是多少。
    这个女学员很懂得举一反三。这是陈天朗对她的看法。这样的人要么聪明,要么做事认真,是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
    “你看我干嘛,怎么不记笔记?”周冬雨忽然回过头看了陈天朗一样。
    陈天朗这才发现自己只顾着观察周冬雨了,却忘记了记笔记。
    “哦,刚才有些东西没听清,我看一眼。”陈天朗漫不经心地说。
    “那你就看吧,我记的还挺全。”周冬雨说完,就继续开始记笔记。
    这种理论培训差不多45分钟结束,结束后,作为培训师的章文涛还要检查一遍学员们的笔记,如果笔记记得不好,或者乱七八糟,也是会被记录在案,与日后的正式上岗就业挂钩。
    ……
    陈天朗的笔记几乎是复制周冬雨的,因此得到了培训老师的赞扬。
    倒霉的柳延春同志,因为记笔记不认真被记录在案,这让他很担心日后的就业,所以在结束了培训以后就拉着陈天朗说要去一醉方休。
    当然,他的一醉方休是需要陈天朗来出钱的,因为这厮上班从不带钱。
    中午,一处做烩面的小饭店内。
    柳延春大口喝着42度的仰韶酒,这酒是陈天朗买来的,就这柳延春还直说酒的度数不够,喝着没滋味。
    两人面前摆放着两碗面,还有一碟醋泡花生米,以及一盘韭菜炒鸡蛋。
    两个小菜一瓶酒,全都是陈天朗出的钱。
    很快,一瓶酒有一大半进到了柳延春的肚子里。这家伙开始说话大嘴巴了。
    他告诉陈天朗,兄弟,不是我抠门,舍不得花钱,你知道我家什么情况吗?我老爸辛辛苦苦在冷冻厂熬了二十几年,从一个小伙子熬成一个中年大叔,现在呢,工厂要他下岗,说现在的冷库生意不好做,厂子里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我老爸是个老好人,一辈子都是好人,领导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让他下岗他就真的下岗了。你知道补偿金有多少吗?才他妈1000块!
    这年头拿着1000块有鸟用,我老爸就这还对工厂感恩戴德,说工厂困难原本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这1000块还是领导同志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你说,这些鬼话能信吗?也就我爸天真,真以为天底下做领导的都是觉悟高的好人。
    不久前我还看见那个催促我爸下岗的领导去歌舞厅玩,出来的时候还挎着一个小妹妹。你妈的,当时我就怒了,直接把他的摩托车给扎漏气,看着那孙子载着小妹妹在半路抛锚的糗样,我都快笑岔气了。
    嘴上说着笑岔气,柳延春的眼眶中却流出泪来。
    再后来,我觉得一家人不能就这样下去,要好好折腾折腾,说不定还能混出个人样。我就把我爸那1000块钱偷了,拿去做生意。
    你知道我做什么生意吗?柳延春醉着问陈天朗。
    陈天朗吃了一粒花生米,说不知道。
    柳延春就笑着说,我他妈拿了拿一千块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然后开始跑摩的。
    跑摩的?陈天朗禁不住一怔,能有这种商业头脑,这个柳延春也不是一无是处呀。
    要知道,这年头的交通很不发达,出租车还都是面的,三轮车又被禁止拉客运客,如此以来很多骑摩托的就变身摩的师傅,靠着跑摩的赚钱养家。甚至这种形势到了二十年后依然存在。
    骑摩托跑摩的不容易被逮住,就算逮住也不容易抓到证据。运输部门联合交通大队的警察抓过无数次摩的,也限运过无数次摩的,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摩的简直就是打不死的游击队,比整治三轮载客还要困难的多。
    花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甚至采取“钓鱼执法”,最终还是没能把摩的师傅们给打垮。
    可以说摩的师傅是这个世上最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类人,他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火车站,汽车站,道路边,十字路口……只要你需要他们的时候轻轻招一招手,他们就会骑着铁马呼啸而来,然后用经验丰富的口吻对你说:“去哪儿,保准送到!”
    “你做这个很好啊,现在交通不便利,很多人都喜欢打摩的,经济实惠速度又快。何况坐摩托比坐三轮车还要上档次。”陈天朗对柳延春说道。
    柳延春笑了,自己拿起酒瓶子又倒了一杯酒,说:“你说的很对。这年头跑摩的的确很赚钱。你或许不知道,有时候我一天能赚三四十块钱。拉一个客人赚一块两块,拉二十几个就能赚大几十,简直比上班还要赚得多。”
    “那你怎么不干了呢?”
    柳延春苦笑了一下,说出了原因。
    原来柳延春刚开始跑摩的的时候真的是赚了很多钱,每天回家都是买两斤猪头脸肉给老爸下酒,顺便也抖抖自己的威风。
    他老爸一开始知道他偷钱,差点把他打死,现在儿子好酒好菜地招呼他,让老头一张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搁。
    可惜,好景不长。
    柳延春跑摩的赚钱,这事儿别人看了眼红,于是也有人开始跑摩的抢他生意。
    柳延春年轻气盛,自己守着的地盘是客人最多的,那容得别人插进来,于是就和人家讲理。
    这年头为了钱谁会跟你讲道理,那人直接动手。
    柳延春也是火气旺盛的小伙子,一看对方根本不讲理,还率先动手,就也忍不住火冒三丈,在挨揍以后,直接抄起地上的砖头就夯在了那人头上。
    那个倒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