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业训练师》正文卷第四百七十章不转不给面子

全职业训练师最新章节目录
   从一号傍晚的时候开始,入学说明便在网上传遍。
    ‘全职业名师学校’摇身一变,成了别人家的学校。
    宿舍装修豪华,自由权限高得离谱,不用考试……而且有学生还去工地问了,据说正在建各种娱乐设施,简直爽得不行。
    等到二号,学生们拿到语音、视频文件之后,可以去实践楼之后,网上更是热闹非凡。
    各种材料,各种设备,只要不浪费随便用。
    网友们这才知道为什么化妆、香水调配、国画油画之类的专业学费是最高的。
    因为,这些专业是消耗材料最多、最贵的。尤其是香水调配和化妆这两个专业,其中更是涉及到大量珍贵的材料。这些材料,实践楼里全有,且在不浪费的情况下,随便使用。
    反倒是企业经营管理、炒股、天使投资这些专业,也就一台电脑,外加几个相关的模拟操作软件就行。
    原本,网友们还稍稍觉得化妆、香水调配等专业的学费有点贵,等到实践楼的规矩和材料出来,所有人都觉得这学费也太便宜了一点。
    李老师,这是亏本经营啊!而且是血亏。
    好感度、崇拜度、敬仰度统统+。
    事实上,李峰也确实在亏本经营。就这点学费,完全不足以弥补学校的开支。之所以要收学费,象征意义其实更大。
    人才输出、国家拨款、校办企业什么的,为了不干涉和引导学生的思想,为了让学校变得更纯粹一些,李峰一样也不打算要。想要做到收支平衡,真正的大头在于毕业学生的捐赠。
    是否真的能靠学生捐款保持收支平衡,李峰心里没底,但这已经是他想到的唯一办法,只能试试。
    反正他有钱,真说起来,光是常山集团、倾雪公司、蝶生投资公司这三家企业中的任何一家,每年给他的分红就足够支撑学校的开支了。但学校虽然是非营利机构,在没有国家拨款,又不想把学费当做收入大头的情况下,总要找到收支平衡的办法。
    否则,等他老去的一天,这学校将无以为继。
    捐赠的最大缺陷在于不够稳定,但如果持之以恒,让学生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在学校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好处,对学校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未来有了条件,自然也愿意回馈学校,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要是有学生能够走到行业巅峰,在退休之后又愿意返聘回学校任教,将来就算没有李老师,‘全职业名师学校’依旧可以持续下去。
    不过,要是没有李老师的话,挑选学生的机制就得改变一下。每个学生都是所在专业的天才人物肯定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挑选机制够强,加上他留下的底蕴足够深厚,就算学校未来无法达到他掌管时的巅峰状态,但照样也能稳居世界第一名校的宝座。
    当然,这也只是李峰的美好期待。‘全职业名师学校’眼下还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他的这种模式和构想是否有效,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验证。
    三月十五,在连着面试了二十天之后,李峰只面试了半天便发布公告,暂停一下午。
    中午,吃过午饭之后,李峰和姜若欣便早早的来到一号宿舍的店铺。
    上午的时候,他就已经约好了广告店和图书经销商,让他们过来制作广告牌和把书架跟书送过来。
    一点左右,广告牌安装的工作人员先到一步。
    接电线、搭建脚手架、打电钻……安装人员很快便忙碌起来。
    一点半左右,图书经销商的人也已经过来,开着一辆大货车。不仅有成箱成箱的新书,同样也有各种书架。
    不过,书架有人安装,但把书分门别类放到书架上,就得李峰和姜若欣自己动手了。
    等到书架安装完成,李峰和姜若欣便开始整理各种书籍。
    准确的说,是姜若欣负责整理。李峰的任务,是搬书、放书等各种苦力。
    二人妻唱夫和,正忙得热火朝天,一个穿着一套阿玛尼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他四处打量了几眼,见李峰和姜若欣看过来,掏出包和天下,抽了根要发给李峰。
    “我不抽烟,谢谢。”李峰摇了摇头。
    年轻人笑了笑,自己点上之后,开口道:“我叫刘安邦,天使投资专业的。隔壁正在装修的便利店,就是我开的。”
    “你好。”李峰客气的点了点头,原来是邻居上门套近乎。
    正式开学也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来学校报到的学生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和网友们最初猜测的不同,不仅没有学生在拿到视频、语音的教学内容之后就离开学校,反倒是不少人把老婆孩子什么的带了过来。原因,自然是这里的学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实不是外界能够比拟的。
    再一个,就是‘全职业名师学校’同样也能赚到钱。
    全校师生的衣食住行,学校除了强制规定需要刷身份卡消费之外,完全不干涉。只要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其中蕴含的商机绝对不小。
    无论是打工还是开店,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没钱投资开店的,打扫卫生、做厨师、做服务员、卖卖苦力……总能找到事做。
    投资开店的,药店、便利店、衣服店……同样也不缺生意。
    所以,一千五百多面试通过的学生,九成九都选择了留在学校。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因为有不少学生拖家带口,甚至令人数增加到了三千人。
    而且,这还是没有包括生活老师、保安,以及同样住在工地的工人们。
    更重要的,是眼下才开学半个月。就算面试,也只进行了二十天左右。按现在的人口来判断,等到今年的一万学生招满,学校的人口极有可能达到两万以上。
    这也是李峰始料不及的。
    他算住宿空间的时候,完全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拖家带口过来。
    好在招生的速度不快,且还有两三个月,第三栋宿舍楼就要建成投入使用,挤一挤还是勉强能够安顿的。
    两万多人,比塔山镇的居民还多,况且还是第一年。若是按五年来算,哪怕是不扩招,‘全职业名师学校’的人口总算也能达到十几万。
    这十几万人,可不是都靠校内互相创造内需,现金则因为购买各种生活材料而大量流向外界。
    除了可以贷款生活费之外,同样也是能出口创收的。
    按李峰的预计,都是各专业的天才,只要肯努力学习,有个两年左右时间,差不多应该就能达到职业水准了。像国画、油画、炒股、言情……很多职业,不出校门就可以创收。
    正因为如此,开学半个来月,宿舍楼一层的店铺,很多都已经被学生给租了下来。各种店铺,正在热火朝天的装修和进货当中。
    若非如此,李峰也不至于放假半天先帮姜若欣把书店给经营起来了。
    每栋宿舍楼共有四十来家店铺,这四十来家店铺,全都是一二层连在一起。一层的面积,大的有八十来个平方,总共十个。小的则只有四十来个平方,总共三十个。
    李峰和姜若欣这个,就是八十来平方的。另外九家大店铺都先后开始装修和投入经营,拖下去不太好,他这才放了一下午的假先把这事给处理了。
    “你们……谁是学校的学生?”刘安邦问道。
    “我是!”李峰随口道。
    刘安邦点了点头,笑呵呵道:“什么专业的?”
    “茶农。”李峰早有准备,喝了这么多年茶,他对茶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就算被人问起了专业问题,他也能回答得出。
    “茶农啊……”
    刘安邦脸上的笑容敛去了不少。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了眼李峰的衣着,盘算了一下,开口道:“听说学校有图书馆,你们开书店,就不怕卖不出去吗?”
    “不怕!图书馆的书虽然多,但每种只有一本,别人借去就看不到了,卖出去应该不难。”
    李峰能感觉到刘安邦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心中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笑着回了一句。
    事实上,他还真不怕书店的书卖不出去。
    原因很简单,身为‘全职业名师学校’的校长,图书馆有哪些书最受欢迎,他一查就知道。
    再一个,他真要想卖书。让图书馆别买,或者延迟补充那些新出的畅销书,等书店先卖一阵子就行了。
    当然,姜若欣开这个书店,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和证明一下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就像她去年年底去安灵珊的倾雪公司上班,甚至还做得不错一样。
    不求赚多少钱,能赚一点就行,毕竟姜若欣还有写点散文诗歌赚点外快的能力。
    如果能够盈利,哪怕只是一个月除掉各种开销,能赚个一两千块,李峰也用不着去查哪些书受欢迎,或者干脆让图书馆延迟购进那些畅销书。整个书店的经营,姜若欣说了算,他顶多也就卖卖苦力而已。
    要是亏本,就只能让李峰开个后门了。改行开别的店,姜若欣没半毛钱兴趣。
    她小时候就憧憬着开家书店,然后自己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反正在倾雪公司上班已经证明自己的能力,开店亏本也不算什么。
    刘安邦迟疑了一下,追问道:“你这家书店,投资多少?”
    “我没怎么装修,算上广告牌、书架和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加起来十来万吧!主要是拿书的钱。”李峰解释道。
    刘安邦点了点头,微微摇头道:“书店的利润自然说还可以,而且不像日用品、饭店之类的,属于必需品,你这十几万投进去,亏本的几率可比较高。”
    “亏本就亏本吧!试试看。”李峰有些闹不清楚这家伙的来意了。
    正常而言,新邻居第一次见面,怎么也该说点好听的话,夸一夸对方有眼光,选对了经营行业才对。
    哪有人家正在装修准备营业,就说人家要赔本不好做的。
    他可不觉得,这个刘安邦是哪种心直口快的人。
    “何必浪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十几万,就算你们不贷款,也足够你们两个在学校毕业了。”
    刘安邦开口道:“再说,学校的店铺,按学校的规矩,等你毕业之后就不能再经营,必须转让给别的学生才行。要是经营一般,可没有同学愿意接手你的书,更别说是那些滞销书。”
    “莫非,你有什么好建议?”李峰看出来了,虽然猜不透原因,但这家伙似乎很强烈的想要说服自己别再经营书店了。
    刘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