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星河》第一卷云中月第二十四章永嘉故事

世间星河最新章节目录
   李长安躺在马背上,甲胄埋在了几百里外的那块溪边大石头下了,身上是一套平民百姓的便装也没那么扎眼。通体舒爽一身轻,悠哉悠哉往北游,一逛荡又是一日光景。
    高空万里,阳光明媚,晴朗无云,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李长安一手提着缰绳,另一只手搭在额头上遮住刺目的日光,闭着眼砸吧着嘴叹了口气,他娘的有点后悔,先前从凉城出来的时候就应该带几壶酒出来的。这一路上,草原景致美则美矣,可惜没了美酒作陪,这美景滋味就最起码得少了一大半。
    躺在马背上悠然北往的李长安一边觉着嘴中寡淡,一边回想自己上次饮酒是什么时候,感觉都有些想不大起来了,大概是出长安前?
    往云中的路上没喝酒?嗯,主要是他娘的那时候也没料到偌大一座边地重镇的云州城会是个为了军中的禁酒令就连个酒馆都开不起来的地方,再怎么喝酒误事,总不至于小酌一杯也会误事不是?怕见人死见得多了喝起酒来停不住?
    心中想着这些的李长安晒着太阳昏昏欲睡,不过这位皇子殿下好歹还知道这不是自家的地盘,倒也没睡死过去,武夫灵觉还在。
    ……
    大和尚圆相背着小和尚圆法一步步的往南走,两条腿走路,又不显神通,自然走得也不快。
    小和尚许是先前靠自己两条腿走路走累了,此刻趴在师兄的背上没忍住就睡熟了。
    大和尚圆相感觉得趴在自己背上的师弟睡着了也没打算叫醒他,这一路上每天都有意无意让师弟自己走一段路,估摸着差不多快到他走不动的时候才找个地方歇一会儿或者背着他赶一段路,再者又是风餐露宿的一程远路,这从没出过远门的孩子筋骨壮实了些是真的,但想来也是真累着了。
    圆相停下步子往上颠了颠腿,双手往上一托,把师弟背得更高了些,感觉背上的小瞌睡虫没醒这才笑着迈开步继续往前走。
    ……
    躺在马背上打瞌睡的李长安靠着武夫的灵觉感觉到了有人靠近,一翻身从马背上坐起来就看到了那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小和尚还趴在大和尚的背上没醒,不过看那小脸上微皱的眉头和一动又一动的眼皮,大概是快要醒了。
    想不到在北疆萨满教的地盘上能看见两个南朝人面孔的和尚,这让李长安有点意外。能到这地方的南朝人要嘛是做买卖的走私商旅,要嘛就是像他这样别有目的,和尚……来念经做法超度谁的?如今北疆的萨满都这么大方了?
    李长安觉着甚是有趣,翻身下马,双手合十笑着问那大和尚:“阿弥陀佛!两位法师这是?来北地讲经?”
    圆相双手还在身后托着趴在他背上的师弟圆法,不便行佛礼,于是之后微微弯腰低头行礼道:“阿弥陀佛!施主,贫僧圆相有礼了。”说完才抬头,缓缓解释道:“非是讲经,贫僧二人是从凉州以北的红崖山而来的行脚僧,此行是为云游以参悟佛法。”说着又微微偏头看了看背上的小和尚,“这是贫僧的师弟圆法。”
    小和尚趴在师兄的背上,此时已经醒了,只不过可能是刚醒的缘故,还有些愣神,一双眼睛呆呆地看着对面那个正与师兄说话的年轻人。
    圆相见师弟已醒,便轻轻蹲下,将师弟从背上放下来。小和尚双脚落地之后似乎清醒些了,抬头看了眼师兄。圆相看着师弟,轻声道:“圆法,与施主见礼。”
    圆法闻言微怔,转头看了眼对面那个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年轻人,似是有些怕生,躲在师兄身后,双手抱着师兄的腿探出一个小脑袋瓜来悄悄看着李长安,也不说话。
    李长安听那大和尚圆相说什么红崖山,还在脑海中思索红崖山是个什么地方似乎没听过,不过既然是凉州以北,那想来作为凉州人的赵平川应该是知道的,可以回去跟他聊一聊。心中这么想着,面上并未有什么异色,看那小和尚似乎是有些怕自己也就笑了笑不再准备多说,就准备随意说几句便告辞了:“二位法师这是要去南朝吗?”
    圆相原本见师弟如此怕生微微有些奇怪,但又不忍苛责于他,正准备与那位施主解释,见那年轻人一句带过便也不好再提,于是顺势回答道:“我二人乃是行脚僧,云游四方并无固定的去处,行处既是到处。”
    李长安闻言点了点头,转身从马背上摘下一个水囊转身递给圆相,道:“法师,相逢既是有缘。在下这趟出来也走的匆忙,没带太多东西,这袋水就赠与两位法师解解渴。”
    圆相见那年轻人二话不说递过来一个水囊,眼神真挚,便也没拒绝。接过水囊之后转身递给还躲在身后的师弟,回身行了个佛礼,道:“阿弥陀佛,贫僧谢过施主赠水之恩。”
    李长安跟着微微弯腰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南边道:“二位法师若是需要化缘补给可由此往南走个三四十里的路程,有一座突勒国的边地小城叫凉城,那里应该可以化到缘。不过……”李长安想到了那些把着城门发财的城门卫,看了眼圆相,叹了口气道:“那凉城门口的城门卫都是些难缠的,法师若是要去当提前有所准备。”
    圆相点头行礼表示知道,三人就此作别,背道而驰。
    圆相领着师弟圆法南下,往李长安所说的那座凉城走去。
    走出一段之后,小和尚圆法回头看了看已经上马继续往北走了的李长安,一人一马慢慢悠悠已经走出去老远快要看不见了。
    圆相低头看了眼还在回头看的师弟,问道:“圆法,怎么了?”
    小和尚转过头抬头看了眼师兄,有点犹豫地开口回答道:“师兄……那个施主周身笼罩着一片红色,就跟流血一样……我害怕。”
    圆相闻言愣了愣,也会过头看了眼李长安走远了的那个方向,复又低头看着师弟,眼神复杂,蹲下来低声道:“圆法,以后看见了什么除了师兄以外不要跟旁人说,知道吗?”
    小和尚重重点了点头:“知道了,师兄。”
    圆法又摸了摸师弟的小光头,轻声安慰:“不怕不怕,有师兄在,没事。”
    见师弟慢慢镇定下来,圆法站起身看着北边微微沉吟,回想方才见到的那个年轻人,骑跨的是一匹战马,马鞍上还挂着一把兵刃,当时没有注意,现在细想那兵刃的形制多半是一把横刀无疑了……圆相和尚心中思索,看着北方的目光微微涣散了一瞬之后又回神,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摸了摸抬头看着自己的圆法的小光头,领着师弟一步步南下,往那座几十里外的凉城走去。
    李长安骑在马上继续北上,入眼皆是四望无际的草原,心胸都跟着开阔了不少。
    想东想西的莫名就想起了刚才那个小和尚看他的眼神,李长安越想越觉得那个眼神似曾相识……很早之前了,那时候他还小,皇帝爹东巡,他觉得好玩就跟着去了。
    那趟出巡的途中遇上了个什么人他忘了,但是那人看他的眼神他还记得,也是一种有些类似惊惧的眼神?但是那个人的眼神里好像还有些别的什么……
    李长安向来是个心大的人,这辈子活到现在能被放在心上的事情也就那么不多的几件而已,多数时候都是胡混过去了事,但是那个让人浑身都不舒服的眼神让他从很小开始记到了现在,甚至连那人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那个眼神他还记得。
    印象里,皇帝爹当时还跟那人起了龃龉,只不过他那位当皇帝的爹一向是个比较温和克制的人,克制到不像个皇帝,克制到与皇帝相对的人好像都没什么“伴君如伴虎”的紧迫感。
    所以当年那人好像最后就只是被赶走了,再后来所有人就像是约好了一般三缄其口,一个字都不再提当年那场皇帝巡幸。
    座下的战骑信马由缰,李长安的思绪也跟着四散飘荡。想起皇帝陛下的温和克制,李长安暗暗地想,自己对那张椅子没什么兴趣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也得归功于他那位皇帝爹的温和和克制,不是都说当皇帝的都天威浩荡生杀予夺吗?怎么到他爹这块儿就成了整日温温和和都不怎么见生气的了?当皇帝这么克制还当个……啥皇帝?没劲!
    李长安就这么一路神游着继续往北走,目力极好的三境巅峰武夫一眼就看见了远处地平线上正在一点点变大的几个黑点,几个呼吸之后那几个黑点就已经有了轮廓。
    李长安踩着马镫微微起身看着那些不断拉近的轮廓,眼神大亮,又在一瞬间敛去,然后皱着眉低低叹了口气,遇上马匪了……
    说起这马匪,得提一提前些年草原上的马匪还很猖獗的时候。那时候的赶路人都是不敢走单的,甚至小一些的部落都不大敢自己迁徙换换草场什么的,多数被逼无奈都是找个能巴结上的、关系好些的大部落送些牛羊,然后大家一起挪地方,唯如此才好歹能有些自保之力,牧民们尤其是小部落的草原人因此苦不堪言……
    后来着实是这些啸聚草原的马匪们势头越来越大,呼啸来去之势愈演愈烈,搅得草原大部不得安宁,马匪之祸几成草原帝国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最终叫忍无可忍的一代雄主赫顿可汗盯上了。
    老可汗也是个狠人,直接派了帝国正卒在草原上把一群嚣张一时的马匪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来发展到那群被派出来剿匪的王朝正卒们杀红了眼,把凡是跟马匪沾点边的,不问罪大罪小一律拿下砍头筑京观!
    马匪们最后是落得个人头滚滚直接绝了迹的下场,但是官军也干出了不少杀良冒功的勾当!赫顿可汗发狠剿匪的那几年,是自二十多年前与南朝永嘉之乱并行的那场草原大乱之后,整个草原上死人最多的几年,说一句血洗草原都不为过了。
    那之后虽然两国边地还是年年如一日的打生打死,但草原内部就太平了好些年。
    至于后来的这些马匪,反正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必然不是当年那些马匪死灰复燃了,原因是这些近年来新出现的马匪们相比起当初那些个连全尸都没留下几具的倒霉蛋来还是很讲“江湖道义”的,这些江湖好汉们不管是劫道杀人还是抢钱抢货抢女人,做马匪的买卖那都是有几条规矩的。
    在草原上赶路的商旅都晓得的一件事是,马匪从远处现身到几个呼吸后杀到近前,这中间的这几个呼吸的时间是留给你掏官凭的,拿的出来你就没事,人家只是恰巧路过!但倘若你说拿不出来?那就不好意思了,老子是马匪,不摘了你的狗头喂狗岂不是有失老子的颜面?
    所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