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医生》第四卷胃肠—消化之魂第十七章医患信任危机

规培医生最新章节目录
  
    约莫两点半的时候,范主任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患者儿子回来没有?”
    “没有呢,我一直在这里等着,电话也关机了。”梁博愣了一下。
    “这是跑去哪里了?”范主任怒气未平,“刚刚去了趟医务科,他上午跑去投诉我们,说没有征求他们的同意,擅自给病人使用吻合器,就为了赚钱!”
    梁博一听,背后一凉,回想术前谈话的时候确实没有征求家属的意见,是否要吻合器。
    因为吻合器对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好,即能减轻手术缝合的创伤,又可缩短手术时间,所以外科医生一般都会默认使用吻合器,梁博术前谈话时也就没特别说明。
    “术前谈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忘记提这个事情啊?”范主任带着责备的语气。
    “恩,”梁博非常自责,苦恼地说道,“当时谈话的时候,家属表现得了然于心,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医生,我想他肯定知道吻合器的,所以就没多提。”
    “哎。。。算了,即使不说,也是会给他用吻合器的。他爸那个状况,术后创伤那么大,不用吻合器,只怕他爸爸挺不住。”范主任分析道,“等他来了我跟他好好沟通下,相信他能理解的。”
    见范主任并没有过分责备自己,梁博深深地吸了口气,“恩,他也是医生,我想应该能理解吧。”
    “但愿吧,不过以后你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管是我们综合评估的结果要不要用,都要跟患者及家属说清楚。选择权在他们那里,别到时候又落人口舌!”范主任再三叮嘱道,“知道吧?”
    “恩,恩,我以后一定吸取教训。”梁博赶忙说道。
    “对了,病人烧退了吗?”范主任的怒气渐渐平息下来。
    “没有,上午才用的退烧药,应该没这么快。”梁博回道。
    “嗯,你继续关注38床情况,病人儿子一来,就即刻通知我。”范主任叮嘱着,正准备要走,还没出门,便听到电话响了。
    范主任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在说着什么事,范主任却一脸愁容地点头,“恩,好的。好的,我马上过去。”
    范主任挂了电话,回头跟梁博交代:“你不用等38床家属了,他现在已经在医务科,我这就过去。”
    “啊?他现在又到了医务科?他什么意思啊?”梁博惊讶道。
    “不知道,先去再说吧。”说完范主任便匆忙走了。
    医务科的会议室,有4个人已经端坐在会议桌旁,大门对面坐着两人,靠里坐的是肝胆外科的科主任雷振声,靠外坐的是医务科科长肖玉华;他们对面坐着38床病人的儿子——那个当初范主任第一眼看上去非常朴实的人,而今天看上去他的眼神已经不那么友善了,与病人儿子并排的坐着的是一位穿着十分正式、估摸着40来岁的中年人。
    “老范,你来了,我们都在这里等你呢。”范主任一进门,肖科长说道。
    肖科长是医院的老人,年龄与范主任相仿,入院时间与范主任也差不多,两人也算是非常熟悉。
    范主任随即紧挨着肖科长坐下,看着那位陌生的中年人问道,“这位是?”
    “哦,我跟你介绍下,这位是光华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肖科长苦笑地介绍道。
    刚刚说完,杨律师起身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范主任,“您好,范主任,我是您的患者魏长根先生的儿子请的代理律师,我姓杨。”
    “律师?”范主任怔了一下,诧异地问道,拿着名片看了许久。
    “老范,这个是你床上的患者请的律师,怎么回事啊?”雷主任从范主任进门就一脸严肃,他当着家属的面,毫不留情地质问范主任,“刚刚老肖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雷主任确实没安好心,他巴不得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范主任没接这茬,他想尽快把事情解释清楚,直接朝患者家属那边说道:“魏先生,你说的那个用吻合器的事情,我们术前谈话没有提前告知你,这是我们的疏忽,我跟你道歉。但是就你爸的情况而言,确实是要用吻合器的。吻合器是为了更好地愈合创伤口,不然你爸更加难恢复的。”
    患者家属跟聋了哑了似的,跟范主任直接对视了一眼,又立马转移了视线,丝毫没有要理会范主任的意思。
    范主任见来者不善,便客客气气地问道:“你是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吗?你可以直接找我们沟通的嘛,这又是医务科又是律师的,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呵呵。。。”
    “我就不直接跟你说,你有什么事情,就找我律师说吧!”病人儿子没好气地回应,摆明了强硬的态度。
    这不禁让范主任感到心寒,眼前这个人跟前几天范主任看到的那个朴实的男人简直天壤之别,跟变了个人似的。
    “范主任,你好。”杨律师很识相地说道,“我代表我当事人把我们主诉的内容跟你说下吧。”
    “杨律师,你说吧。”范主任没有作声,肖科长出来打圆场,“老范,你听听。”
    杨律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资料,里面有各种检查报告和住院费用清单,杨律师一项一项摆出来。
    “这些都是我的当事人从入院开始检查的各种报告、医疗费用清单,还有青州人民医院给出的诊断意见。”杨律师停顿了一下,环顾众人,继续说道,“我的当事人主诉三条罪责:1、范主任明知患者73岁高龄,做手术难以恢复,而青州人民医院也给出了保守治疗的建议,范主任在达不到手术指标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张给患者开刀。、范主任在未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情况下,擅自在手术中使用价值几千的吻合器,目的是为自己创造收益。3、范主任以没有收到红包为由,致使手术失败,造成患者高烧不退。现我的当事人要求医院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赔偿项目有患者人身损伤费、患者家属魏先生的误工费等,15万元,加上入院时交纳的5万元,赔偿金额合计20万人民币。”
    范主任听完第一条主诉内容,头脑就懵了,脑子里一直回荡着那个门诊的上午,病人家属在门诊大楼苦苦哀求自己给病人做手术的场景,接下来的内容根本就没听进去。
    “您这边主诉吻合器的事,范主任一进来就解释了,我就不再多解释。您说的第三条,那肯定不存在的,以范主任在医院的口碑,他绝不会因为红包而有意耽搁手术,而且医院明文规定,医生不准收家属红包!”肖科长及时站出来,替范主任解围,“还有,您说的发高烧问题,癌症患者术后发烧,极有可能是炎症引起,跟医生做手术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是很常见问题,而且术前谈话的时候,医生应该跟您解释了。”
    “为了做手术,我没办法,我是被迫签下的那个术前知情书的。”患者儿子反驳道。
    范主任见患者儿子开口说话,直愣愣地盯着他,辩驳道:“魏先生,当时入院的时候,我跟你清楚地解释了你父亲的情况,也跟你认真地分析了做手术的可能的后果,但是,是你执意要做手术的啊!”
    患者儿子心虚了,他不愿跟范主任直接对质,示意了下律师,律师立刻明白过来,对范主任说道:“我的当事人因为不懂医学,救父心切,同意了做手术。但是,你作为医生,专业的医生,就应该给出适合的治疗方案,解救病人,而不是一味地考虑自己的利益,草率地做手术。”
    “你不是说你是乡下的医生吗?”范主任情绪有些激动,愤怒地质问患者儿子,“你亲口说的是,就是因为你是医生,所有不好的预想你都做好了准备!”
    “范主任,请注意,我的当事人只是个没有受过一点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乡下赤脚医生,而且现在是在家务农,没有从事医学工作了。”杨律师提高了声调,“也就是说,我的当事人跟普通的患者家属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很显然,他们是有备而来。
    范主任已经意识到这点,现在的自己已经走进了别人早就设计好的一个套里,什么老乡,什么孝顺,都是为了让自己钻套里去的托词!患者家属从入院时就准备好要勒索赔偿的,等到现在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吻合器和炎症发烧正是这个契机。
    出于自己的修养,出于对患者家属厚颜无耻的不屑,范主任无话可说了,沉默着。
    “老范,这就是你不对了,人家70多岁的老人,确实不太适合做胆囊癌手术了。”雷主任见范主任不说话,正嫌事情闹得不够大。
    这样的话从雷主任口中说出,根本站不住脚。就在半个月前,雷主任组上还收治了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照常做了手术治疗。范主任不愿意与他辩驳。
    由于吻合器的使用是外科手术台上大家都认同的做法,而吻合器的医疗器械供应商也就是雷主任引荐进来的,雷主任便补充说道:“至于那个吻合器的问题,是这样的,杨律师,因为吻合器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患者的创伤,这点是没错的。但是没做到事先征求你们的意见,擅作主张了,这点确实不对。”
    “对,对,雷主任说的对。”肖科长谄笑地点头呼应,为了缓和矛盾,又转头示意范主任,“你看这个事情闹的,其实就是缺乏前期沟通。是吧?范主任。”
    几个小时之内,家属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范主任感到心寒,他不想再为这件事情辩解了。再多的口舌,也只会被无情的反驳回去,不如留给自己一点清静。对于肖科长好心的暗示,范主任也不想再多说什么。
    见范主任不再表态,杨律师缓缓地说道,“当然,我的当事人也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的,我当事人的父亲现在还在病房,我们当然是希望能够内部协商好,不要闹到仲裁去,那样对大家都不好。是吧!”
    “对,对,能够内部协商当然是最好的。”雷主任附和道。
    “那行,那今天我们就到这里。”杨律师开始收拾文件,准备要走,“我的当事人会等你们的协商结果。”
    患者家属跟着杨律师一同起身,肖科长和雷主任礼节性地跟两人握手,道别。
    雷主任称还有手术,也走了。此时的范主任一个人坐在会议室,神情落寞。
    肖科长看着范主任,走过来安慰道:“老范,怎么了?还没缓过神来吗?”
    见范主任还是没反应,笑着推了推他,坐到他身旁,“老范,不至于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