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族乐园》第一百二十二章首次遇见白骨精

万族乐园最新章节目录
   清风、明月二童子疑惑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五个,今日回生,却怎么多了一个?”
    行者道:“日久见人心。前日俺老孙说只吃了一个,便真只吃了一个!
    岂不知另一个落下地来便没了踪影,这方土地可以为证,他说这宝儿是遇土而入去了。
    直到如今,才见洗清俺的委屈。”
    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也是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
    那大仙十分欢喜,急令取金击子来,要敲下果子酬谢观音。
    可闻令而去的仙童却被悟空一把拉了下来,只听这猴子道:“菩萨,这事皆因俺冲动所起,前后却怎好累镇元子出血伤财!
    我身上恰有一枚东王公赐下的九转太乙还丹,权谢你今日医树之德。”
    镇元子闻说一愣,需知那九转太乙还丹可比几个人参果儿贵重得多。
    菩萨闻言眼睛也是一亮,她未推拒,顺手便毫无痕迹的将那丹药收入袖中,脸上笑意更盛。
    镇元子却不小气,依旧命弟子把果子敲下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
    一则谢劳,二来欢庆,三来见证,特做人参果会结拜。
    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朱小杰坐在镇元子左手,菩萨坐在右手,福禄寿三老左列,唐僧师徒右列,席间谈笑,各赠一个果子。
    有诗为证,诗曰:
    万寿山中古洞天,人参一熟九千年。
    灵根现出芽枝损,甘露滋生果叶全。
    三老喜逢皆旧契,四僧幸遇是前缘。
    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
    菩萨与三老嘴快,转瞬便各吃了一个。
    逍遥子见玄奘师徒四人下不了口,于是笑道:“老哥啊!听说你有秘法可以保人参果功效。
    我们五个都是抠门性子,眼下一时半会也舍不得吃,劳你展神通加持加持。”
    镇元子哈哈一笑道:“你啊你,却真和那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有所愿,不敢辞尔。”
    言毕便凭空刻画出五个繁复法阵,随手一挥便迅疾打入果子之中。
    朱小杰美滋滋将自己那一个塞到怀里,才对目瞪口呆的清风明月吐了吐舌头。
    而后镇元子又安排蔬酒,正式与笑呵呵的朱小杰、喜出望外的玄奘结为兄弟。
    这才应了那句不打不成相识,如今两家合了一家。
    行者再谢菩萨,目送她回上普陀岩,再送三星径转蓬莱岛而去。
    天色已晚,师徒五众,喜喜欢欢回房歇了。
    怎知福祸相依,坎坷难料。
    那长老才是天地间,可以长生的圣丹。
    真可谓:有缘食他一块肉,长寿无边惹妖羡。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便要收拾前进。
    怎料镇元子与逍遥子结为兄弟后,言谈甚欢。
    那老头非要朱小杰把《星求大战》、《梵人修仙传》、《盘笼》这三个故事讲完,否则便不顾尊严撒泼打滚,死活不肯放这伙人西去。
    众弟子错愕中,只好安排管待。
    逍遥子也是个惫懒性子,哪怕挑挑拣拣,这三个缩略版的故事也被一连讲了五六日光阴。
    玄奘自开始闻草还丹起,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
    其实朱小杰眼中,这傻弟弟的属性一点儿没变。
    可在外人眼中,玄奘却朝气蓬勃,似有无穷信念加持。
    这和尚取经心重,朱小杰经不住他每日每夜唠叨,只好将故事进一步缩减,好歹跳到结尾。
    遂在镇元子意犹未尽的吹胡子瞪眼中,五人狼狈而出。
    师徒与五庄观众人告别上路,早见一座高山。
    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险峻,恐马不能前,大家须仔细仔细。”
    逍遥子道:“玄奘诶,你这话快说成习惯了!
    怎得换一座山,你便要找个花样提醒上一道?”
    行者对朱小杰笑笑,转对玄奘道:“师父放心,我等自然理会。”
    好猴王,他在那马前,横担着棒,剖开山路,上了高崖,看不尽: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
    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
    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
    薜萝满目,芳草连天。
    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
    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随着行路,那长老即便在龙马之上,也止不住心惊。
    孙大圣布施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便唬得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行路这一日,为师肚中有些饥饿。
    辛苦你去哪化些斋吃?”
    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即便咱们有钱,怕也没有买处。
    况俺身上的钱财在上个集镇已花销干净,一时半刻却教我往那里寻斋?”
    三藏心中不快,口里犟道:“你这猴子,甚是惫懒!
    行了一路,你的能耐我还不晓得?
    莫不是因上次我说你化缘腾空飞行,你还记恨着哩?
    你也说了,这西行需脚踏实地,倘我和你师尊一般锦衣玉食的,佛祖焉能给咱经书?”
    朱小杰听了这话就裂开嘴,笑呵呵掏出几个豆包递给三个徒弟道:“你们看看三藏,这才是大德高僧的样子。
    也只有他才能受得住这千辛万苦,你们要好好学着些!”
    三徒弟吧唧吧唧吃着豆包,一齐点头附和。
    玄奘偷偷咽了口唾沫道:“我等要努力,不可常怀懒惰之心!”
    行者道:“弟子颇殷勤,不会懒惰的!”
    三藏看着眯眼吃豆包的悟空问道:“你既殷勤,刚才何不化斋给我吃?
    我肚饥无力,怎能行路?
    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
    行者咽下最后一口吃食,笑道:“师父休怪,莫要忘理。
    我知你尊性高傲,若非是化缘得来的食物,你定是不吃的。
    可化缘也得有个人家不是?这荒郊野外的你又不许我腾云驾……”
    玄奘却懒得听这猴子非话,直打断他言语道:“事急从权,许你坐云!”
    悟空哈哈一笑道:“如此说,俺便没了障碍!
    师父下马稳坐,待我寻着哪有人家,找他化斋去。”
    言罢,行者便急一纵,跳上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
    可怜西方路甚是寂寞凋零,更无庄堡人家,正趁了那句“多逢树木少见人烟”之语。
    又看多时,只见正南上有座高山,那山向阳处,有片鲜红的点子。
    行者按下云头道:“师父,千里之内果真没有人家,可咱幸运,却发现些野生果实。”
    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远处南山之上有片红的,想必是熟透的山桃,我去摘些儿来给大伙充饥。”
    三藏喜道:“咱们出家人还苛刻什么?
    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徒儿快去吧!”
    于是行者便取了钵盂,纵起祥光。
    只见他觔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天地异象,却惊动了那怪。
    她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有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
    吃他一块肉,便可得长寿长生。
    不料今日上天恩赐,这人却到了我家门前。”
    那妖精急忙便上前就要拿他吃肉,却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
    她眼中两员大将是谁?却是八戒、沙僧。
    八戒、沙僧虽相较悟空没甚大本事,却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八戒曾为天蓬元帅,沙僧曾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蕴含周天,这妖却没把握匹敌。
    微微一想,这妖便计上心来,喃说:“等我巧施妙计,倒看他怎么应对!”
    这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成了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只见她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那里却不是走出一个人来?”
    八戒道:“师父,此事有异,你与沙僧暂且坐着,等老猪去女菩萨那儿问问。”
    那呆子收了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和气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
    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那八戒见她生得俊俏,不免有些出神,忍不住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
    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
    眼前分明是个妖怪,这呆子却只看皮囊不能认得。
    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啊,小女子这青罐里装的是香米饭,绿瓶里存的是炒面筋。
    眼下来此处无他缘由,只因还誓,要去前方寺庙斋僧呢。”
    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忙抽身,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
    方才你说饿了,教师兄去化斋。
    怎忘此前一路辛苦,大师兄又本是猴子,见了仙桃却哪还忍耐得住?
    怕得等他吃饱喝足了才能回来,况且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
    你看那个女菩萨,她便是去斋僧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