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归来之霸宠》109她幸福、我幸福

夫子归来之霸宠最新章节目录
   若说有什么是令东傲皇朝在靖安二十年开春的第一天便惹得东傲皇朝抖了三抖的话,不啻于靖安帝龙今朝在正月初二亲拟的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氏一门忠肝义胆,独留遗孤武念亭,有感该女聪慧秀丽、惹人怜爱,特赐明镜公主冠衔,享食邑奉田,职俸一品,钦此!
    如今,这道御封武念亭为公主的圣旨尚在内阁,虽没有正式行文,但满朝已然震荡。し本在家中休沐过年的朝臣,近七成给靖安帝上了折子,皆是反对靖安帝此举。
    内阁是专门负责皇帝敕令、诏书的地方,由六部、执宰中的精英组成,皇帝所下的敕令、诏书都要经过他们复核后才能真正行文付诸实行。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阁的权力有多大,说白了不过是让圣旨走走过场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担心皇帝陛下一个兴奋下会拟出什么令人哭笑不得或者有违大德的旨意,他们好把把关,审核不过是一种形式。
    所以,以往,皇帝陛下的诏书从来没有驳回过。
    然,唯此番,这个御封明镜公主的圣旨,在东傲掀起的反对之声犹若滔天巨浪。
    反对一说:民间女子获公主之封虽古来有之,但不是一步登天。
    反对二说:便是亲王之女,亦得从郡主之衔册封起。非皇族出生,应该越发长远计划。初封县主即可。
    反对三说:西宁王府中的熙敏郡主、东平王府中的咏萱郡主,如今不过五品之封。
    反对四说:若这位民间女子获封公主之称,那西宁王府、东平王府那许多未获封的王子再该如何?
    反对五说:既然陛下对民间女子如此破格,是否也可为西宁王府、东平王府破回格。
    反对六说:若陛下要做到一视同仁,便不要寒了皇族的心。
    反对七说:世族七贵中有许多贵女身世比武念亭更是贵不可言,陛下是否也当酌情考量一二……
    奏折似雪片般的飞往了内阁,迫于形势逼人,内阁只得驳回了这道御封公主的圣旨,请皇帝陛下再斟酌斟酌。
    是日,靖安帝大怒,命近身内侍总管赵公公亲自前往武府一趟传达圣旨,无需经过内阁。
    只不过,赵公公的脚还没跨出太和殿,便不得不收了回。
    那些本应该在家中过年的臣子们居然全体出动,乌压压一片跪在了皇宫太和殿广场上,阻止着御封武念亭为‘明镜公主’的圣旨下达往武府。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虽有国焉,不教不服,不可以取千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地治之,不可以霸主。是故昔者明主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七教不修,虽守不固;三至不行,虽征不服。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冲于千里之外;其征也,衽席之上还师。是故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主之道也。”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民皆有别,则贞、则正,亦不劳矣,此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于仁,则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悫、女憧、妇空空,七者教之志也。七者布诸天下而不窕,内诸寻常之室而不塞。是故圣人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
    萧瑟北风中,一众臣子跪于太和殿外,三天三夜不曾离去。阵阵谏言随风送入靖安帝耳中。
    手握奏折,靖安帝笑道:“这大过年的时节,不想这帮臣子们却是如此忧心国事,今儿个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齐、来得早。”
    照惯例,过年十五天假。可今年不同以往,不到初三,文臣武将们就都跪在这里了。
    冷哼一声,靖安帝丢下手中奏折,又道:“这大殿前跪着的人中,只怕于氏一族、何氏一族、杨氏一族这七贵中人就占了七成。剩下的三成才是些真正讲究什么忠、义、礼、顺的人。”
    于氏一族是西宁王府王妃于茜月家族。于家家大业大,东傲皇朝中数于氏一族做官的人最多,其中尤以于茜月的同胞兄长于一川最为出色。年前林家老大林漠轻有感于兵部尚书、太尉之职的双重身份太过繁重,于是请辞了太尉一职,而接手太尉一职的正是于一川。太尉手中拥有东傲一成的兵权,主管京畿。
    何氏一族指的是东平王府王妃何津瑶家族。想当初,那何津瑶当上东平王妃的时候,她爹不过是个四品官宦,可能是借助何津瑶这股东风,这些年何老爷虽没什么作为,但她的两个同胞兄弟倒是一个比一个优秀,如今她大哥是御林军的首领,领了个正三品的羽林将军之职,名唤何伯豪。她兄弟名唤何仲侠,已然荣升东傲从一品左相之位。这两个兄弟一文一武,何氏家族在东傲怎一个风光无二。
    杨氏一族指的是东平王府侧妃杨韵绮家族。当初,杨韵绮当上东平王侧妃的时候,她爹是正三品大员,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杨老爷虽然当上了东傲从一品的右相之职,但杨韵绮的兄弟造化都不大,一个在刑部挂着闲差,一个在礼部挂着闲差,倒是听闻有个庶出的兄长,凭着一已之力,在商务上有所作为。
    细瞧靖安帝的神色,听闻靖安帝的讥讽之语,大内总管赵公公仔细的将在七贵中领头衔的‘于氏、何氏、杨氏’三族阖族人员仔细在心中过了一遍后,笑道:“陛下。依奴才看,那西宁王府龙奕勋领了濯州侯之职后,风头确实盖过了西宁王府正儿八经嫡出的龙奕凡。于氏一族的人跪在那里,这是为了他们的外孙着急呢。”
    赵公公口中‘于氏一族的外孙’指的自然是西宁王妃于茜月的嫡出儿子于奕凡。
    映像中对龙奕凡其人没有过好也没有过坏的映像,龙今朝道:“按东傲贯例,王府一众嫡出长子十五封世子,奕凡开春也才十四,于氏一族的人着的是什么急?还怕朕将那西宁王府的王位袭予奕勋不成?”
    “瞧前阵子濯州侯气势如虹,便是老奴也捉摸着只怕那濯州侯要接西宁王的位呢。”
    “真的这么明显?”
    “不但是老奴,便是这京城中九成九的人传的都是濯州侯有可能接西宁王的位的话,还传什么濯州侯将会是我东傲立国八百余年来头一个庶子承王爵的人啊。”
    “这样啊……”
    “陛下若不信,可以出去转一转。”
    前阵子病了,没什么心思出去转。当然便不知民间传言了。既然赵公公如此说,那他便信了,也没必要出去转。
    当初,他那般看重龙奕勋不过是希望向天下传达皇朝不拘一格录用人才的决心。希望有更多的能人异士走出来以后为龙世怀所用。让龙世怀管理江山的时候不至于如他般有时放不开手脚。
    万不想,因了龙奕勋皇室的身份,那些臣子们不敢反驳龙奕勋的破格录用也便罢了,更是将这股子发酵后的不满都发到了武念亭御封公主的事上来,借打击御封民间女子为公主之名,实则是希望成全各自的狭隘自私。如今不但一个个举着明晃晃的旗帜为他们的外孙、孙儿、儿子、侄儿来谋最大的利益也便罢了,便是七贵中的贵女也想来分一杯羹。若说历史上七贵中的贵女封郡主、公主的确实大有人在,但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
    念及此,靖安帝道:“看来,万事急不得,还得慢慢来。这皇族成员啊还是按皇族的规矩办的好。如果连皇族的人都搞不定,又如何去搞定世族七贵?这到哪一天才能实现大千世界不讲出身、不分贵贱,但凡是人才便皆为朕所用啊。”
    “陛下是心急了些,只唯愿着将一切早早的都打理好然后交到太子殿下手上。陛下这拳拳爱子之心,老奴看着都觉得心疼。”
    “谁叫他是朕唯一的儿子呢,为他想得长远些是应该的。”
    这是爱屋及乌吧,因太子是孝慈皇后所出,所以陛下才会恨不得将世界上最好的都送到太子殿下面前,恨不得太子殿下当上皇帝后什么事都可以不用操心。
    思绪间,看着靖安帝神思渺渺,知道靖安帝肯定又想孝慈皇后去了。赵公公心内叹了叹,又将话题引回正题,笑道:“既然陛下方才说对皇族成员还是得按东傲规矩办事,那对明镜公主这位即将成为皇族成员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按规矩办事了呢?否则,就真如这些奏折中所言,陛下偏宠民间女子啊。”
    其实,说起来,武氏一族虽为寒门五姓中的一族,但武氏一族中曾有人娶过世族七贵中女子为妻,真正讲究血统,武氏一族的血统也只较纯正的世族七贵中人差一点而已。说武念亭是民间女子有失偏颇。
    赵公公是看着靖安帝长大的,亦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着靖安帝,甚至愿意为了靖安帝献出自己的老命。如果说这皇宫中还有令靖安帝尊敬的人,这赵公公便是其中之一了。这也是赵公公在靖安帝面前说话并不拘束的原因。
    闻言,靖安帝冷哼一声,道:“偏宠。他们偏宠他们的子孙就可以,怎么就不将心比心,朕也可以偏宠朕的公主?不要以为朕不知那跪在太和殿门口的那一群人的心事,于氏一族自是希望借着天珠这事,破格提前封龙奕凡为世子。还有那何氏一族,耀霄为人是个真正的纨绔,何氏一族担心耀霄的世子位被削,自然而然便希望早早将他的胞弟耀宇封郡王,以后好承世子位,接着便是王位。”
    “原来圣上都看得明白。”
    不怒反笑,靖安帝道:“这于氏、何氏一族之心朕揣摩了个七八分,你倒是说说,杨氏一族闹腾又是为哪般?再怎么说,那杨韵绮所出的龙耀霖乃庶出,按东傲贯例,这庶出之人不能袭爵也不可能袭位啊。”
    “可西宁王府的濯州侯不就封侯了吗?”
    “那是奕勋自己闯出的天地,没有沾半点西宁王府的光,反倒给西宁王府添光了。”
    赵公公扬着佛尘一笑,道:“龙耀霖前番不是已经随着东平王爷出关了吗,他在边关若真闯个名堂出来,陛下若真给那龙耀霖机会,估摸着那龙耀霖会成为第二个濯州侯。”
    “哦”了一声,龙今朝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公公道:“朕怎么觉得,你是在替那龙耀霖说话。难不成你也成了杨氏一族的人了?”
    “老奴生生死死都是陛下的人。”语毕,赵公公又道:“那龙耀霖今岁开春后便十七了。他若是嫡出早就封世子了,再不济也是个郡王。偏他是庶出,庶出也便罢了,偏偏西宁王府的庶出那般风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