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胡不喜》第23章逆风执炬上

云胡不喜最新章节目录
   林府别院,在应天府书院求学的林枫回来了。
    历朝书院大多设于山林胜地,取古道清幽之意。唯独应天书院反其道而行之,建于繁华闹市中。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千年学府,树人无数,弦歌不绝,人才辈出。
    林枫一路风尘仆仆,尚未来得及更衣沐浴缓解舟车劳顿的疲惫,便赶去正房向父母问安。父子久别不见,自是有一番温寒要叙。冯容和脸上欣喜之情胜于言表,不住地询问林枫一路是否辛苦,关怀他求学期间的饮食冷暖。林越安看着与自己齐肩的儿子,虽然面上神色不改,眼中却无法掩盖欣慰的笑意。
    子璇乖巧的站立在父亲身边,女孩身穿湖碧色百褶裙,轻纱为罩,腰间佩一块蜜色琥珀,坠着浅棕色的流苏。旁边的白瓷细颈瓶中,插了几枝粉红色的桃花。虽然尚未及笄,孩子额头上的刘海不曾挽起,但也没有插戴多余的珠翠,只在发髻上插了一柄小小的玉梳。
    如此形容简适,反而更显得女孩面容含笑,眉目如画。
    一只叫月饼的小猫呜呜叫了几声,舔了舔黄白相间的毛毛,用爪子挠了挠子璇的裙摆。
    “妹妹。“林枫对子璇以兄妹之礼相见,子璇微一屈膝,脸颊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书院里藏书多如云海,我见里面有几本药学典籍,想着妹妹喜欢,便抄录了几册带回来了。”林枫看着子璇,喉头动了动,欲言又止,似是想说什么,却又换了话题。少年的声音不似儿时青嫩,透出成熟稳重的味道。子璇听闻展颜一笑,向兄长再次道谢,林枫看着那如花般的笑靥,脸上泛起一缕微红。
    ------------------------------------------------------------------------------------------------------------
    霍府中,临平侯霍堰彰手中的鸡毛掸子正挥舞的虎虎生风。
    “你是个姑娘家,你知不知道,啊“霍侯爷被侄女气的横眉倒竖,掸子甩的呼呼作响,棕黄色的鸡毛掉了一地,“平时你性子野一点也就罢了,霍府军侯将门之家,我和你父亲也都不是那等迂腐之人,没人跟你计较,可谁想到你胆大包天,居然敢跟这两个孽障去那种地方!
    临平侯没有女儿,对这个侄女一向疼爱有加,这次是真的气得不轻,说话间,手里握着的掸子已经朝霍敏背后两团隆起的肉团上狠狠抽了七八下:“你!你这是要气死我!”
    霍敏虽自小跟着父兄练过几天武,也有几分力气,但既然打不过子璋,就更不能是霍堰彰这样一个壮年男子的对手。此时她两手让伯父钳制住,站在霍侯面前,被拽的腰背稍弯,鸡毛掸子雨点一般向身后两瓣臀肉上抽来,避之不及。
    霍敏不怕疼,只是莫名其妙地想起自己那天被子璋按在桌上挨巴掌的样子,脸上发烧,尤其现在还当着堂兄霍啟的面,更觉难堪:“我又不是一个人到那里去的,不是有堂兄跟着的吗?再说我一个女子,又不能去寻花问柳,兄弟们一起不过就是去喝喝茶聊聊时局朝政罢了。”
    霍侯一听“聊聊时局朝政”几个字,更是怒火中烧,两眼一翻,差点直接晕过去:”小祖宗,你行行好,行行好成不成?那是关乎国本的政务,就连我,你爹,你兄弟,都不敢随便妄议,你倒好,什么来劲你讲什么,还说到太子殿下的跟前,我求求你,你能不能和其他闺阁女子一样,去议论议论星星,议论议论月亮,再不济和兄弟切磋切磋武功,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要再给我惹是生非了!“
    霍啟低下头,拼命把脸藏到胸口,双肩憋的一抖一抖,十分辛苦。
    “还有你!“霍堰彰伸手朝霍敏扭动着的屁股上又抽下一掸子,脸却朝着霍啟呵斥:”不准笑!”
    “你长没长脑子,啊?”霍侯爷一手拉着侄女,一边用掸子点着儿子骂道,”项光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你不光把这个小祖宗领去了,你还连他也带去了,你是不是成心要给我惹祸,是不是成心想气死我?!”
    霍敏被打的吃痛不已,臀上的衣裙凹下去几条深深褶印,听了伯父这话,愤愤不平,一边挣扎一边嚷嚷着:”就是!凭什么他们不用挨打,凭什么女子就不能谈论朝局,您别只盯着我一个人打,不公平!堂兄大哥也去了,子璋兄长也去了,您都打了我这么久了,您去打他,他还一下没挨呢!伯父你不知道,他在艳阳天看上了一个芍药姑娘,眼珠都快粘在那人身上了!“
    霍啟见火烧到自己身上,大感不好,抽身要跑。一时间,霍府鸡飞狗跳,兄妹父子三人闹成一团。
    -------------------------------------------------------------------------------------------------------------
    东宫,皇太子居处。
    “开放海禁之事,这份折子一上,你有几成把握能叫父皇松口?“项光负着手站在地上,来回走动,拇指摩擦着白玉扳指,看着站在一旁的子璋。
    “说实话,臣完全没有把握。”子璋看着项光,平静的说。
    项光闻言愕然。
    “但殿下恕臣直言,话不可不说,折子也不能不上。”自打官授詹事府,知晓了项光的身份,子璋非但没有因之前冒犯过太子而诚惶诚恐,反而时常和项光秉烛长谈。之前宫外的几次交往,二人都只是觉得对方有趣,是个值得相交的人,没想到几番夜谈,两人彼此在多处意趣相投,竟生发出相见恨晚之感。
    “现在的情形,殿下是知道的。禁海虽为吴朝开国国策,但今非昔比,不合时宜的法令总不能永远一成不变,新杯不能永远盛放陈酒,旧典也该改一改了。”子璋言语十分坚决,掷地有声,“京中浮华之风盛行久已,务实之人得不到提拔,反倒是精于雕琢装饰之辈身居高位。前几日陛下下旨令兵部督造臣敬献的木牛流马,按照图纸,竟没有几个匠人做的成品可以拿得出手。若还是一味固步自封,不思变通,殿下,吴朝国本必然受损,早晚有一日,会拖累万民的福祉。”
    项光凝神望着他,微微叹息:“但倘若父皇龙颜震怒,你恐怕要受些委屈了。“
    子璋正欲开口,忽然想起,受封的圣旨传来侯府当日,父亲徐启诚特意将他叫去书房,让他“谨言慎行,不可居功自傲”,还叫他好生辅佐太子,切记不可“逾越了君臣父子的本分”。
    “臣没有什么可委屈的。”少年淡淡一笑,“既然朝中无人发声,坐视不管,臣既已知晓内情,若不站出来,将会寝食难安。”
    朝中党附者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者众,敢于发声者少之又少,既然如此,他甘愿做逆天而行,冒犯龙颜的第一人。
    项光转过身,沉默的看着桌上的奏折。
    “如此重任,哪里能让你一力背负,祸福天意,我既身在其位,便逃不过肩负其职。成也好,不成也好,我总应该比你承担的多一些。”
    -----------------------------------------------------------------------------------------------------------
    当传旨的内监漏夜赶来威远侯府的时候,徐启诚和溶月已经准备歇下了。
    前来传达圣命的是圣上身边的正六品副总管宫殿监副侍王谷。吴朝法令严苛,只有正六品以上的内监方可不受宫禁限制,在宵禁后出入内廷。王谷来到侯府,见到侯府众人,只道圣命紧急,不必惊扰侯爷和侯夫人,由下人引路,径直来到威远侯次子徐子璋的住处。
    “少詹事,圣上口谕,传您即刻进宫回话。”王谷虽说品级不高,但是天子近侍,代传天子口谕,因而他见到徐子璋并不行礼,只是点头示意。倒是子璋撩袍跪拜领旨,起身后又向王谷拱手行礼。
    “王大人,圣上深夜传召,不只是何事?大人可否提点一二?”
    王谷面容含笑,语气不带一丝倨傲,却也没有半分偏颇。
    “所为何事,少詹事进宫便知。”王谷伸手,做出一个请子璋先行的姿势,“少詹事,请。”
    ----------------------------------------------------------------------------------------------
    政华殿,当今圣上陈伯安寝宫。
    虽是深夜,殿内却燃了百余支烛火,亮若白昼。蟠龙红烛插在纯金坐台上,烛光明亮,室内却不见丝毫烟尘。皇帝陈伯安坐于东阁内的暖炕上,面前摆着一张炕桌,上面方了一摞奏疏,一支笔搁在砚台上,笔尖朱砂如凝血。殿内侍立着十几名内官宫娥,王谷一路领着子璋进殿,宫婢提灯引路,屈膝俯身行礼,进退有致,连一丝多余的呼吸声也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