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部落:选夫攻略》第136章再见恰逢花开时

母系部落:选夫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再见恰逢春回时
    寇湘是腊月出四告辞萧府,返回下邦县家的。初三晚上,萧府为寇湘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谢师宴。萧逸然没有如以往那样,只是给寇湘施福礼,而是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给寇湘行了叩拜大礼。在萧逸然心,是十分感激这位先生的,不论是胸才学,还是个人人品,都是难得一见的人物。
    寇湘也没有食言,自从萧国良接到吏部行的第二天起,不再教萧逸然学习琴棋书画,而是集精力,传授给萧逸然家传的清鉴之学。
    离别总是伤感的,萧逸然明白,如今已经年近古稀的寇湘,如不出意外,此次一别怕是永别了。就算寇准明年春围考进士,也不会留在京城为官,所以,寇湘几乎没有再去京城的机会了。
    殷勤把寇湘送到府门外的大路上,萧逸然有些哽咽地对寇湘说道:
    “先生珍重。”
    “哈哈,徒儿不必如此,人生不过就是聚聚散散,分分离离。老夫古稀之年,能收你这样一位弟子,也算是老天的格外眷顾。将来,我儿寇准仕途虽说还算平坦,不过身处宦海,难免有些磕磕绊绊,还望徒儿念在师徒情分上,对你师哥多关照一二。”
    “先生言重了,若能帮到师哥,然儿定当竭尽全力。只怕师哥将来位高权重,未必需要我这位师妹帮忙。”
    “用不到最好,有徒儿这句话在,为师就放心了。”
    说完,寇湘便催促车夫,启程而去。
    “夫君,行上要求正月初十前到吏部报到,如今已经是腊月初四,夫君打算何时动身?”
    “总要等继任者到来,交接了差事,方可动身。想必继任者不日就会到了,我们也收拾一下吧。”
    “爹爹是打算到京城过节吗?”
    “只能如此了,不然新官到任,我们就没地方住了。”
    这就是住官衙府宅的不便之处。没有办法,萧国良只得安排管家蔡旭带领赵钱孙李四名长随,先去汴梁买下一所宅院,好等这边交接完差事过去过年,自己则在华阴的知州府衙等候新官前来接任。
    下任知州是腊月初到的,用一天时间交接完差事,萧国良一家便匆匆上路了。从华阴到汴梁城路途遥远,特别是路上有积雪,马车需要五天的行程。又临近年关,有许多事情要做。新住宅要收拾不说,这一次升迁,不比往常,这次是来到京城,许多人事需要打理。另外,明年的春围历来都是吏部主持,而吏部操办此事者,往往又都是吏部侍郎。那么,必然会有不少官员前来拜访,尤其是那些即将参加春围的众多举子,必定也会通过各种关系来走门路。
    尽管萧国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等来到汴梁城,住进新买的府邸后,络绎不绝的客人,还是让萧府上下都有些应接不暇。
    萧逸然一家是腊月十三傍晚进的汴梁城,第二天一早便有客人前来,此后,直到腊月二十,就没有断过。整个萧府,也就萧逸然这位千金小姐是唯一能置身事外的人。不过,也仅仅是新年前的这二十来天,萧逸然还算个清闲的人。新年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新年前前来拜访的,都没有带家眷。新年之后,则是有不少官员是带着家眷前来萧府拜访。尤其是萧国良接下来的吏部的一干同僚,无不是带家眷来的。所以,新年之后,萧逸然也不得不每天陪着母亲孙氏,在后院陪一干女眷说话。
    让萧逸然没有想到的是,正月初四,原来的江宁府知府,后调任沧州府的王富春一家也来了。不仅王富春夫妻来了,林晨母子也赫然在列。
    在后院,从王夫人口,萧逸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家老爷也接到书,被调到礼部做侍郎,也是年前腊月初才匆匆进京的。”
    “真是想不到,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真是如此。当年在太仓初识,后来王大人成为我家老爷的上司,几年过去,又同时进京。可见我们两家的缘分不浅呢,王夫人。”
    孙氏微笑着说道。
    “林家妹子如今的气色要比在江宁府时好多了。林小公子应该有十二岁了吧?”
    “是的,萧夫人,我家晨儿比小姐大三岁,过完年刚好十二了。”
    萧逸然本想问问林晨的情况,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林晨的母亲,似乎孙氏也疏忽了这件事。
    “然儿,林公子的母亲,你就称呼林姨吧。”
    一向细心的孙氏,见女儿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是女儿不知该如何称呼林氏,就对萧逸然说道。
    “是,娘。
    林姨,林晨哥哥怕已是秀才了吧?”
    “姑姥爷说林晨还太小,不宜过早下场,所以并没有考取秀才功名。”
    “是这样,少年心性大都不够沉稳,我家老爷是想多磨练一下晨儿的性子。”
    王夫人接着说道。
    “王夫人,林家妹子,不是我多嘴,还真没见过像林小公子那样年纪,就如此沉稳的孩子。”
    “呵呵,晨儿是比一般的孩子沉稳些。”
    王夫人很是自豪地笑着说了一句。
    “林晨哥哥应该长高了吧?”
    “都快赶上他娘了。”
    王夫人回答完萧逸然的问话,转头对身边伺候的丫头说道:
    “去前院唤林公子过来,
    来的路上,晨儿还在嘀咕,说七年没见逸然妹妹了。趁两人都还小,还可以不避男女之嫌,就让他们见见吧。”
    后半句自然是对孙氏说的。
    很快,林晨便在丫鬟的带领下过来了。
    “萧夫人好,逸然妹妹好。”
    林晨进门就给孙氏施礼,并向孙氏母女问好。
    “七年不见,林公子真是长成大人了。快坐下说话。”
    萧逸然走到林晨身边,站了站,说道:
    “林晨哥哥怎么长这么多?比我都要高出一个头了。要是在外面看到,怕是不敢相认了。”
    萧逸然嘴上是如此说,眼睛瞄着林晨的脸,依然是几年前的眉眼,只是略显老成了些。尤其是那双乌黑的眼睛,还是那样深邃。
    “妹妹现在都在读什么书?还在读四书五经吗?”
    “读些诗词歌赋,闺训什么的。四书五经早就不读了,女孩子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
    “也是,不知妹妹可曾学过琴棋书画等技艺?”
    “在华阴时,父亲请来一位先生,也跟着学了些,只是学了些皮毛。”
    “姑姥爷身边有一位狄先生,兼善琴棋书画,尤其擅长琴棋两艺。如果妹妹喜欢学,有空的时候,不妨到姑姥爷府跟狄先生请教一二。”
    “晨儿此话不假,狄先生的琴艺是没得说的,就是我这不懂音律的人,每次听狄先生抚琴都会入迷。”
    林氏也在一边读头附和。
    被两人的话勾起了心的好奇,萧逸然倒是真心想见见这位狄先生,看看和自己的先生寇湘,谁更精通些。
    “等过完正月,要是王夫人不嫌烦,逸然也想去见见狄先生。”
    “小逸然怎么说如此见外的话?哪里就会嫌烦呢?别说是去见见狄先生,就是愿意住在我们家里,才让人高兴呢。”
    林氏附和着王夫人的话,对萧逸然说道:
    “是啊,萧小姐。”
    “妹妹什么时候有空了,打发人给我送个信,我来接妹妹。”
    萧逸然从王夫人、林氏言语,能体会到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甚至从林晨的眼神,萧逸然都看出来一读别的意味。虽然只有岁不到,毕竟萧逸然是有两世经历的人。
    “好的,到时候就麻烦林晨哥哥了。”
    说实话,萧逸然心也有些喜欢眼前的林晨。眉清目秀不说,那份少有的沉稳,是萧逸然最在乎的。她可不愿意和没有生活阅历的少男少女打交道,总觉得和他们不是同龄人,因为萧逸然从没把自己当成个孩子,尽管有时候不得不假装出孩子的口气和表情来。
    正月初五,萧国良便到吏部报到去了。回家后,告诉孙氏母女,调到吏部来,真的是要萧国良主持今年的春围。于是,萧国良早出晚归地忙碌起来。
    每当萧逸然想起去王府,到正月底,林晨已经命人来问过两次了。二月初三,萧逸然才打发萧庆给林晨送口信过去,说初四到王府拜见狄先生。
    初四早饭后,萧逸然便被林晨亲自接到王府。先到后院拜见了王夫人,陪着说了会话,才来到前院林晨的书房。狄先生已经等在那里了。
    “萧逸然拜见先生。”
    “起来吧,听公子说你想学琴?以前跟何人学过琴艺?”
    从狄先生的话,萧逸然听出来,林晨并没有拜他为师,不然就不会称呼林晨为公子了。
    “回先生的话,曾经更寇湘老先生学过一年。”
    “谁,你说谁?!”
    “寇湘,寇老先生。”
    “可是前朝状元郎的寇湘寇先生?先生在何处教的你?”
    “正是。在华阴。”
    “萧小姐既然跟寇老先生学过琴艺,当今天下不会再有人敢教你琴艺了。”
    萧逸然有些怔怔地看着狄先生,不知该怎么接话。
    “公子事先怎么不告诉老夫一声?”
    “先生莫怪,事先学生也不知萧小姐是跟何人学的琴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