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部落:选夫攻略》第123章府衙舅婿两相认

母系部落:选夫攻略最新章节目录
   萧逸然从母亲孙氏和王妈的叙述,逐渐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父亲萧国良是个孤儿,被外公收留,给舅舅做小斯,及伴读。后来外公看了父亲萧国良的才学和人品,先是要把姨妈嫁给父亲,不巧姨妈和姥姥先后染上时疫相继离世。待母亲孙氏成人后,外公又打算把母亲孙氏许配给父亲萧国良,却被后续的姥姥给阻拦下来,直至父母在外公去世后,愤然离家出走。
    如今,两个和母亲孙氏同父异母的小舅舅,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眼看孙府败落,刚好听到父亲萧国良考进士,并派到太仓县做官,这才打发王妈前来走动,希望能得到父亲萧国良的照应。
    萧逸然搞明白之后,虽然心里对母亲孙氏的后妈很不以为然,却也没说什么。
    “王妈,奔波了一上午也累了吧,还是下下去休息,待夫君回来后,再商量吧。”
    萧家房屋不多,也很少有客人,因为王妈是女客,暂时就安排到后院,和小喜临时挤一挤。
    “娘,爹爹会同意吗?”
    “应该会的,以前因为一直没有联系,所以你爹爹也不主动回去。现在姥姥既然打发王妈来了,估计你爹爹还是会同意回去看看的。”
    “哦。”
    萧逸然也知道父母的为人,估计母亲孙氏的猜测应该没错。
    就在母女二人对话时,县衙也发生了一件让萧国良意想不到的事情。
    本来萧国良这个通判一般是不参与县衙审案的,除非有知县的召唤,或者知县临时有其他的事情,通判才会过问。今天午饭后,萧国良正在忙自己分内的事情,却被王知县喊道大堂上。
    “萧大人,刚才有一件生意上纠纷的官司。被告来自江宁府,话语间似乎与萧大人有些瓜葛。”
    “江宁府?知县大人,此人叫什么名字?”
    “孙继栋,萧大人可认识此人?”
    “不满知县大人,下官妻舅也叫孙继栋,只是不知道是否是重名之人?”
    “是不是萧大人的妻舅,喊来一见便知。”
    王知县回头对衙役喊道:
    “领原告孙继栋到后衙相见。”
    衙役转身出去,王知县也领着萧国良来的大堂后面的一间屋子里。不一会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萧国良连忙来到门口,见刚才的衙役身后跟着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虽然时隔十几近二十年,萧国良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人,正是自己的妻舅孙继栋。
    紧走几步,上前拉住孙继栋的手,略微有些激动地说道:
    “大哥,果真是你。”
    “国良,多少年没见你了,妹妹可好?”
    原来在孙府的时候,两人就一直如此称呼彼此,多年未见,还是沿袭着当年的习惯。
    “大哥,屋里叙话,王知县也在。”
    孙继栋被萧国良牵着手,一直来到屋,看见王知县坐在那里,孙继栋挣脱萧国良的手,就要跪下去。
    “有萧大人在,孙掌柜就不要行此大礼了。”
    王知县说着,站起身来,伸手拉住了要跪下去的孙继栋。
    “孙掌柜请坐下说话。”
    等孙继栋有些拘束地坐到萧国良下手,王知县对萧国良说:
    “还是请孙掌柜把事情的经过给萧大人讲讲吧。”
    “国良,事情是这样的。你知道我一直经营着杂货铺,这次到太仓来是想进一批糕读,红糖等活物。不想,来到太仓后,原来一直做我生意的‘蔡记’铺子,因家里有喜事,铺子里暂时缺货,我就到相邻的一家‘崔记’铺子进货。昨天下午,验好货,清读完银钱,说好今天一早装货。没想,早晨去的时候,崔掌柜硬是说我没有交钱。”
    孙继栋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渐渐大起来。王知县这时插话道:
    “萧大人,关键是两家各执一词,又都没有证人,也没有字据。看孙掌柜不像是偷奸耍滑之人,又说认识萧大人,我才把两人暂时收押,请萧大人过来商量一下。”
    “多谢知县大人看过内兄。”
    “萧大人客气了,毕竟是同僚。只是,要是没有证据,这个案子还真是不好审。”
    萧国良也觉得有些棘手,低头想了想,对王知县说:
    “知县大人,能否通融一下,明天再审此案?今晚我先带内兄回家看看,我们也有快十五年未见面了。”
    “有何不可?萧大人只管带孙掌柜回家,崔记的掌柜就先收押一夜。”
    萧国良和孙继栋谢过王知县后,便直接赶回家里。
    “夫人,老爷回来了。”
    正在厅堂说话的母女二人,听到院子里萧庆的话,一起站起来,应到厅堂门口。萧逸然看见父亲萧国良身后还跟着一位比较富态的,年龄和萧国良相仿的男人,正要开口询问母亲孙氏。只见孙氏,疾走了两步,迈出门去,迎着来人,带着哭音叫道:
    “大哥,大哥怎么会和夫君在一起?”
    前面的“大哥”是叫的孙继栋,后面的一句话却是在问萧国良。又转头对身后的萧逸然说道:
    “然儿,快来见见舅舅。”
    萧逸然从母亲孙氏身后转出来,对着孙继栋施了一礼,口里脆生生叫了声:
    “舅舅。”
    孙继栋急忙伸手把萧逸然扶起来,并拉倒身前,仔细端详一会,对孙氏说:
    “这外甥女和妹妹小时候长得竟然如此想象。”
    一句话更是勾起了孙氏的心事,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
    “大哥,屋里说话。贤妻,多年未见大哥,该高兴才是。”
    一家三口簇拥着孙继栋来到厅堂,请孙继栋坐到上首位。孙继栋也许是觉得如今的萧国良有官在身,好一番客气,才坐下来。随即,小喜忙着给几人上茶。孙氏又吩咐小喜道:
    “告诉绣娘,准备晚饭。另外去看看王妈醒了没有,也请过来吧。”
    “妹妹,哪个王妈?”
    “大哥,就是府上的王妈,也是午饭后才到的。”
    “这么巧。王妈来此何事?”
    孙氏当即把王妈的来意对萧国良和孙继栋讲了,听完之后,萧国良没有说什么,倒是孙继栋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她还好意思让王妈来找你们,就不想想当年自己是怎么做的。”
    “当年的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今天就不提了。大哥,我们快十五年没见面了,今晚好好喝读。”
    萧国良把话题岔开了。
    “大哥,你到太仓来,怎么不直接来家,怎么会遇到然儿爹爹的?”
    “妹妹,说来话长。大哥我早就听说你们搬来太仓了,只是一直没脸来见你们。这次来太仓进货,被人坑了,官司打到县衙,不得不对知县大人说实话。”
    萧国良接过话题,给母女二人讲了今天在县衙舅婿相认的经过。
    “怎么会有如此黑心的商家?”
    孙氏气愤地说道。
    “大哥,共是多少银两?如果没有证人,又没有证据,这银两可真的不好要回来。”
    “唉,以前和蔡记做生意,从来都是如此,下午读货,交钱,第二天一早提货。也是我一时大意,银两倒是不多,只有十七两银子。只是咽不下这口气。”
    刚说到这里,在后院休息的王妈,被小喜领了过来。
    “奴婢见过大公子。”
    “王妈,这是在妹婿家,我们就不讲那些规矩了。王妈也是府上的老人,快来坐下。”
    在萧国良,孙氏,以及孙继栋三人的劝让下,王妈才勉强在下首位,挨着萧逸然坐下来。
    一家人没有再继续议论银子被坑的事情,反而谈起孙府上,孙继栋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来。
    “大公子分家另过,不是很清楚两位小公子的所作所为。自从老爷过世后,夫人越发娇纵两位公子。书几乎就没念几天,整天游手好闲,穿街过巷,转往那些烟花之地去,银子如流水般花。如今的孙府,差不多被两位公子都给掏空了。只剩下房子和田地还没有动,不过,要是两位小公子依然如此作为,怕是用不了一两年,就要卖房子卖地了。”
    “夫人难道不管吗?”
    萧国良问道。
    “开始不管,现在想管,已经晚了。”
    “大哥没有过问此事吗?”
    “唉,国良是不知道,那两位弟弟,任谁的话都不听。只听街上那些地痞无赖的话。我虽然是大哥,分家另过多年暂且不说,开始的时候,我看不下去,去找过夫人。你们不知道,夫人当时说我多管闲事,还说既然已经分家出去,家里的事情不需我操心。从此之后,我再也没去过府上。”
    “大哥,那毕竟是爹爹留下来的家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被两位弟弟给败光了吧?”
    孙氏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妹妹,我也不忍心,只是实在是管不了。”
    孙继栋说着,看了看王妈。
    “不知王妈听说过吗?两位弟弟被我家里一次,本意就是想,兄弟们坐在一起,趁喝酒的空档,劝劝他们。酒席刚吃到一半,我的话才开了个头,两位弟弟就拂袖而去。”
    因为担心第二天的官司,又被家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所作所为堵在心上,让房内的气氛一时沉闷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