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第二七八九章收藏家陈贵

鉴宝秘术最新章节目录
  
    qu
    陈贵介绍,元代是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政权,他们使用汉族铸币工匠铸行了八思巴文、汉文的各种钱币。
    但是,都是象征性的。
    实际上,它们大量的使用唐宋钱币。
    因此,元代钱币非常珍贵。
    说起这枚钱币的来历,陈贵笑称自己做好事得来的。
    那时部队组织学雷锋小分队,帮驻地附近的群众干活。他经常帮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干活,老太太家里有好多钱币,一股脑都卖给了他。
    2012年春节央视二套《一槌定音》播出一枚清代光绪通宝铜雕母钱以5万元人民币卖出,由此可见雕母钱是何等的珍贵。
    母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
    母钱可分为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
    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
    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
    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见不到。
    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
    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
    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
    第一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我们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
    铸母在钱币正式流通后也会销毁,所以母钱也是很少流传下来的,但古时钱币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也有少量流传于世。
    而陈贵的手中,就有乾隆、顺治、咸丰和光绪母钱,这在钱币收藏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最喜欢顺治通宝母钱,顺治皇帝的字遒劲有力,每一笔都像刀刻出来的。
    退伍后做红木生意,陈贵又痴迷上了老家具收藏,特别喜欢黄花梨。
    这些年,他走南闯北搜集了不少老家具,在他的办公室里,老家具随处可见。
    那套笔筒,大小3个,清中期的黄花梨笔筒,帝都的战友给提供的线索,他从帝都买回来的。
    现在大概得值几十万元。
    陈贵的桌子上放着两套笔筒,一套是清中期的,还有一套是现代的,90年代初期他请工匠手工雕刻的。
    虽然是现代的东西,但价值也不菲。
    一屋子的老家具中,有清朝的礼盒,明末的椅子,象牙杆的戥子,几百年的麻将桌和供桌。
    陈贵说,每一件老家具都透着文化气息,都有历史的味道,他喜欢这样的味道。
    受爷爷的影响,陈贵自小就喜欢收藏,还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
    小时候对方的邻居是一位木工师傅,他就经常跑去看师傅干活,大点了他就帮师傅干活,一来二去就学了不少木工手艺。
    做起红木家具生意后,他一直推崇手工手艺,讲究一人一木一器。
    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家具没有生命力,缺乏个性,更少了手工师傅的技艺在里头,所以他的红木家具一直讲究手工雕刻、打磨,讲究一人一木一器。
    就是一个师傅做一件东西,要从始至终负责,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到家具里。
    这样做家具虽然费工费时,但保证了每一件家具的艺术性。
    90年代初期,陈贵跑去越南的深山老林里一呆就是两个月,考察越南黄花梨的品质、产地,以及与南海黄花梨的不同等。
    回来后,他亲自挑选上好的黄花梨,自己参与制作了18罗汉和宫廷椅。
    18罗汉都是他从电脑上下载的图片,从南方高薪请来的雕刻大师,用了一年的功夫才完成的。
    而这些栩栩如生的罗汉,也保住着他的汗水。
    还有这把宫廷椅,真正的越南黄花梨,纯手工雕刻,都是他自己做的,20多年了,都舍不得坐,每天看着他心里就高兴!
    那把古色古香的宫廷椅,让陈贵爱不释手。
    为什么要提这个人呢?
    主要是因为这个人今天就坐在了张天元的面前,拿着他的许多藏品来让张天元帮忙鉴定。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