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第二一一九章汉青铜器

鉴宝秘术最新章节目录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 qu 】
    其实说是学生,张天元在他那里学到的也就是一些理论知识。还是发掘和地质方面的理论知识,张天元真正的本事,那都是属于他自己的。
    “这些东西年代落差很大,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商周时期的,也有西汉和东汉年间的,不过东汉以后的就没有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判断出墓穴主人生存于东汉末年的原因了……”
    一般来说,一个墓穴里的陪葬品大部分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有些很喜欢收藏古董宝贝的古人,那他的墓穴里面就可能会出现许多更古老的东西,幸亏张天元有鉴字诀,否则的话。他还真未必能看出来这一点。
    东西太多,分辨起来可是很有困难的。
    尤其是西汉跟东汉的东西,相似度非常高,这是最难以辨别的。
    “难怪藏古界的朋友们都说你是个鬼才呢,这话一点没错,你虽然在一些基础知识上不如咱们这些老家伙。可是单纯论到鉴定技巧,早就把咱们这些老家伙甩出十条街了啊,让我看这些东西,我或许要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判断出真假,更不要说判断某个时代的东西了……”
    李明光这话就是有些谦虚了,他要判断这些东西的年代和真假,还花费不了一周时间,当然三四天估计是要的,根本不可能像张天元这么快,这么直接。
    “对了天元,你是怎么看出这些青铜器的区别的,在我看起来,这西汉跟东汉的青铜器其实都差不多啊?”
    听到这个问题,张天元就不由皱了皱眉,这个问题可算是把他给难住了。
    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通过鉴字诀直接判断出来的啊,如果想要单纯凭借经验和知识去判断,绝对不是这么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不过李明光的这个问题又不能不回答。
    他干脆笑了笑道:“老师,我以前看书,里面有说这汉代青铜器主要分成了三个阶段,各有各的不同,就是按照那个来判断的。”
    “比如说这第一个阶段,是西汉初期,也就是高祖至景帝,此时的青铜器,基本为素面。其鼎主要承自秦式,但一般三足更矮。敦盒形。壶有大小二型并存,大型壶腹下部略呈收缩之状,腹比秦壶要鼓;小型壶的腹部较瘦长,经常铸出变形螭纹。钫此时更流行,有的做得很讲究,通腹有镶嵌绿松石的三角云纹。”
    “这个时期鍪和蒜头壶继续流行。日用器皿中,高灯多见,豆式熏炉盛行,带钩显琵琶形、棒形、琴形讲究的多做成鎏金、错金银、镶玉或绿松石。”
    “第二个阶段,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也就是大概西汉武帝至东汉章帝时期,这一段时期是西汉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汉代青铜器新风格最终形成的时期。这时期最多见的青铜用器是鼎、壶、钫、尊、熨斗、带钩、铜镜。”
    “您看这个青铜熨斗,就是这个阶段的东西,这是古式熨烫衣服的工具。形状为圆腹宽口沿,有长柄,盛行于汉魏,古代人的智慧可是比咱们想象中的厉害啊。”
    “这第三个阶段嘛,就是东汉中晚期,也就是和帝至献帝这个时期,青铜器又有了新的变化。此时使用较多的铜器日用品有:钟、扁壶、盆、釜、鐎斗、灯、博山炉、炉、熨斗、尊、耳杯、虎子、车马器、带钩、铜镜、玺印等。此时青铜器的特点是比以前轻薄、错金银技术在青铜器装饰中几乎消失,鎏金仍多,鎏金器上出现了细线阴刻云纹。”
    说到这里,张天元笑了笑道:“其实西汉到东汉末年,青铜器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微妙的变化,只要记住了,其实不难判断出来的。”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