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富翁》第一卷风起纽黑文第二百零九幕专业化的投资流程

美国大富翁最新章节目录
   银行业与这个年代刚刚开始盛行的大工业生产相比,或许组织难度并不算特别高。
    但是,利润却远远超出。
    大工业生产想要赚取高额的利润,只能谋求垄断。
    而金融业,垄断当然利润更高,但就算是不垄断,利润也高的吓人。
    毕竟,大工业生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完成从无到有,从产品到金钱的危险跨越。
    而对于银行来说,进来的是钱,出去的也是钱。
    你猜我又多少钱?
    在钱进钱出的过程中,有太多可以操作的地方。
    甚至,就连克莱登投资银行,实际的投资支出,都要远小于看上去的那些。
    因为,投资的钱,并不是一笔全部进入被投资者手中,而是有专门的财会负责审计。
    你有这个资金请求,财会判断合不合理,如果合理,将这笔钱发给你。
    也就是说,只要财会没有同意,所谓的投资金额仅仅只是一个最大额度,而不是实际金钱。
    这些额度,真正代表的那些钱,事实上还存在克莱登投资银行在美国银行的账户内。
    根据这种资金管理制度,克莱登投资银行哪怕只有一千美元,也有可能风险投资一万美元额度的创业者。
    如果迈的步子更大一些,甚至能投资十万美元给创业者。
    当然了,如果不与创业者以及外部的人说,他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并不会意识到,可能某次他们申请的支出,就已经是克莱登投资银行的所有钱了。
    在他们看来,克莱登投资银行富有的难以想象。
    克莱登投资银行的钱,就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般。
    只要不一次将克莱登投资银行的所有钱全部花光,这种错觉就会一直存在。
    在普通的储蓄银行里,或许还会发生储户挤兑的事情,但是在克莱登投资银行的这种审核制度下,被投资者所拥有的权限,远比普通人要小,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发生资金枯竭的事情呢?
    就算克莱登投资银行的钱枯竭了,美国银行的资金又没有枯竭。
    克莱登投资银行,完全可以从美国银行拆借出足够的钱,度过危机。
    至于美国银行本身有多少钱,甚至就连美国银行的中高层职员都不一定清楚。
    因为,金币和银币进入美国银行,美国银行发行银行券。
    老实的银行,可以每收入价值一美元的金属货币,就发行一美元的银行券。
    但是,怎么会有那样傻的银行呢。
    几乎所有银行,都恨不得将一美元的金币,变成一百美元的银行券。
    这样魔幻的操作,不止这一波。
    而是一波接着一波。
    试想一下,克莱登投资银行,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是以美国银行券的形式发放。
    但实际上,克莱登投资银行并没有他们号称投资出去的那么多银行券,而是拆东墙补西墙,三个瓶盖盖在十个投资者头上。
    但是,克莱登投资银行的美国银行券,又是美国银行将金属货币膨胀了百倍发行出来的。
    如此一来,有谁知道知道到达创业者手里的美国银行券,实际上相当于多少金属货币呢?
    不过,他们也不用在乎这些。
    当市场只要还认美国银行券的时候,美国银行券就能够以它的面值流通。
    所以,会有人说,银行业的本质是信心。
    因为如果没有信心,发生挤兑,这个不知道膨胀了多少倍的货币体系,就会迅速崩塌。
    这样看来,虚伪的货币体系,似乎一无是处。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要辩证的去看。
    过多的银行券,会让金融体系崩溃,让人们觉得钱不值钱了。原本一美元能够买一个小孩,现在要十美元才能买一个了。这是通货膨胀。因为流通银行券的数额,大于市场上流通货物的价值。
    商品就那么多,当然钱就不值钱了。
    而如果单单只有金属货币,没有银行券。就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货物太多了,而钱只有那么多。
    没有人肯将自己的产品和货物降价出售,市面上积压了大量的货物,却没有人购买。
    这种通缩的现象,同样不可取。
    因此,想要让一个金融体系,维持正常的运转。既要有足够的货币,货币又不要过于超量。
    道格有底气让林肯给他一个美国中央银行,就是因为中央银行的潮流不可避免,无论是谁发行,都要有足够的纸质货币。
    难道没有林肯的支持,美国银行就不能自己当央行了么?
    不能也不能,能也能。
    不能的是,不可能拥有法定的货币发行权力。以金属货币为基础进行超发,始终有着遭受挤兑的风险。
    并且,这种风险,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银行券发行的数量增大也就更大。
    一旦发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哪怕信心没有消失,只要稍微有一袋年代呢挤兑,就可能立即大崩盘。
    但是,如果有国家指定的央行,情况就不一样了。
    国家指定的央行,哪怕也是以金属货币为基础,发行银行券。抵赖的办法也多了去了。
    首先,可以以国家未来的税收为抵押进行担保。
    也就是说,你别看我现在这里没有钱。你们兑换不出钱来。
    但是,我有未来的税收作为抵押,你们怕我没钱么?
    如果你们怕收不上来税,到了那个程度,您能不能兑换上来银行券,又有什么意义了呢?
    因为……这个国家都不存在了啊。
    除此之外,还能将以金属货币作为锚点,偷换概念成衣外汇作为锚点。
    比如,每拥有一英镑,就发行两美元。
    我有多少英镑,你也不知道,我说发行多少就是多少。
    最后一个,也是最厉害的杀招,就是完全与金属货币脱钩。
    将货币的发行,全部转移到信用上。
    对!没错!
    你手里的纸,不是银行券,干脆就是真正的美元!
    什么?
    你问这纸哪里值他的面额了?
    你看看那边。
    那边有火炮,有枪械,用雄壮的军队。
    我说他值,你说他不值?
    不知道是我太仁慈,还是你太飘了。
    有能耐你来打我啊,你打过我,你说啥就是啥,你说这是废纸就是废纸。
    但是,如果你打不过我,抱歉,我说这纸就是钱,他就是钱。
    当然了,一般的央行,不会只做这其中的一件事情,而是三件事情都会做。
    同时做,穿插做,各种姿势变着花样的做。
    甚至,你都发现不了,他们已经这样做了。
    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和最终解释权,无论他们怎么搞,实际上都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给一些简单的概念,披上华丽而复杂的概念,说这才是科学,你不信,你质疑,就是你不相信科学!
    甚至,当你用简单易懂的话语,向其他人控诉央行是多么流(和谐)氓的时候。
    央行还会给你扣一个帽子,“你是民科!因为你没有用复杂的公式和数模证明你说的话,所以你是民科!
    什么?你说原理很简单?
    不用那些公式也行?
    抱歉!你是民科!”
    甚至,他们会用他们发行出来的纸,收买一切他们能售卖的学者。
    所有的学者都说那样是对的,你说那样是错的,普通人是相信权威呢?还是相信权威口中的民科骗子呢?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道格-克莱登,想要建立一个属于他,但是却服务于全美国人民的央行。
    有了那个央行,他就可以不顾风险,为所欲为了。
    当然了,实际上这样一个组织,想要他个人私有,也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央行,势必引得美国银行业的争抢。
    最后,根据实力排队队,分果果。
    因此,在林肯成功当选总统前,提出建设美国中央银行的法案之前。
    道格需要的就是将美国银行的规模吹嘘的更大,占得更大的一份蛋糕。
    当然了,与此同时,以银行业为核心发展的财团,也会继续扩张。
    原本,是不是还奇怪为什么财团的核心是银行业?
    现在应该明白了,因为只有金融业,只有银行业才能无中生有,凭空的变出钱来。
    至于有了银行业为什么还要有实业。
    因为,银行业的无中生有,还要有个根源,才能有操作的空间。
    财团的其它产业,赚不赚钱有时候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提供给财团的核心业务银行,讲故事的空间。
    因此,无论是另一个世界里的摩根财团,会扶持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建立一统美国的钢铁联合体,还是这个世界,道格想要通过化工、装备制造、传媒业来打造他的帝国,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不过,目前来说,道格的野望,还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清。
    那些幸运的拿到了天使投资的创业者,此刻正兴冲冲的宣传克莱登投资银行的“人傻钱多”,速速赶来的创业者们,想要见到道格,按照现在的见面频率,有可能五十年后才能见到道格。
    因此,道格将一次会面从十分钟,缩减到了三分钟。
    而这也不够,他还根据已经搜集到的创业者创业点子记录与最终被选中的创业者,汇总出了一个投资热点图。
    再让一些职员,根据这个热点图,将所有的创意案,分成不同的几个等级。
    最高等级的由道格进行三分钟的会面,次一级,以及最次以及的,则根据档次的不同,让相应等级的人进行会面。
    而相应等级的人,如果在会面的过程中,被说服了,就可以将它升格。由更上一级进行会面。
    如果更上一级也觉得这个点子有搞头,就会继续上报。
    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有搞头,最后就会到道格的面前,道格进行一次会面。
    诚然,这样的一个梯阶审核制度,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但是,增加的却不是道格的工作量。
    道格的时间值钱,道格的时间有限,但是那些次级员工,以及次次及员工,就没有他的时间那么值钱和珍惜了。
    哪怕用三倍的不值钱时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