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第231章科技园二期

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苏良宇看着眼前少年的神色平滑如镜,如安稳的水面般半点微澜不起,苏良宇就知道梁远是真的言行一致。
    也不知道梁远到底是对德意志银行注资的事情极有信心,还是天生对金钱毫无概念,不过苏良宇转眼就把后一个可能推翻了,只手创下如此规模企业的人物,要说对金钱毫无概念这不是扯淡呢么。
    有些发愣的看了梁远片刻,苏良宇只好无奈的笑了笑,说道:“算了,不想了,我要能理解大少的思维,二十年前就发家致富了。”
    “老苏,你现在离发家致富也不远了。”梁远说笑着迈步进了临时宾馆的门厅。
    “大少过来了。”梁远刚进了门厅,临时宾馆的负责人宋晓薇从吧台处迎了出来。
    “宋姐,有什么吃的没有,我和小叔刚下飞机,都要饿死了。”
    “今天司马大师傅当班,食堂现成的点心有定胜糕和吴山酥油饼,大少要哪样?”宋晓薇问道。
    “都来些都来些,想着马上就能吃到科技园的食堂了,看着飞机上的食物让人觉得格外的难以下咽。”
    由于李远玲生于杭州长于西湖,对南方的点心喜爱甚多,早些年空闲时经常下厨,给梁江平和梁远爷俩做些家乡的特色点心、地方小菜,可以说梁远一副吃货的嘴脸基本都是上辈子的李远玲培育出来的。
    眼下的李远玲忙的冒烟,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三个用。哪里还有时间随时满足梁远这个吃货的**,结果某人数次抱怨无效之后索性派人去了杭州,从杭州最好的人民宾馆一掷万金,挖了一个国家级的糕点大师司马务西。
    随着司马大师傅的到来,目前远嘉体系内除了粤菜共和国其他几大菜系基本都有国家级的大厨坐镇,算上安家等费用,远嘉在这数位大师级厨师身上的花销,就高达上百万元,得知这些内情的远嘉高层在好笑之余也不由得感慨万千,梁远所言的最好人才理应得到最好的环境可真不是说说而已。
    宋晓薇轻笑了一声。点了点头。然后对苏良宇说道:“苏总,大会议室那边用不用补充些食物和饮料?”
    “好,和大少的一样,给会议室那边每人送过去一份。”苏良宇点头说道。
    跟着宋晓薇走进李远玲平时在临时宾馆休息的房间。点心和饮料送上来之后宋晓薇转身出去。带上了房门。
    梁海平跟着梁远坐在沙发上先是吃了两、三块点心。填了一下空荡荡的肚皮,然后才空出来精神说话。
    “小远把科技园的伙食弄得太好了,明天在园里找块空地建个楼。商飞的总部也搬进来好了。”梁海平笑着说道。
    “嘿嘿,小叔,你是想都不要想了,冶金实验室的朱立国教授现在都要后悔死了。”梁远说道。
    朱立国哪能想到梁远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会把科技园建设成如此模样,早些时为了更方便的利用那台十吨的真空炉,朱立国带着冶金实验室主力研究人员把家当都搬到了本溪,科技园这边只留下了寥寥几个行政人员值守。
    对于朱立国把家当弄去本溪,苏良宇自然是双手赞同,结果朱立国前脚刚走,苏良宇就指挥着芯片实验室大肆扩张,梁远当初给冶金实验室预留的空间被苏良宇占了大半。
    当时朱立国也没在意,认为在科技园有个立足的联络点就够了,哪成想梁远把科技园建得越来越现代,随着数十亿资金的砸下,科技园无论是外在的硬件设施,还是内里服务的软件设施,都远远超出了共和国同时代科研机构的水平,直接和国际主流接轨。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行业,赏心悦目的办公环境都是共同追求,随着科技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朱立国也禁不住手下的强烈要求,打算把用于冶金配方探索的小型真空炉等设备搬回科技园,结果找苏良宇收回办公地点时碰了个大钉子。
    随着简至康、卫慧、方兴东等人的加入,芯片实验室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研的项目越来越多,苏良宇早就把地方规划出去了,哪里还有地方还给朱立国,更别说苏良宇所从事芯片行业对洁净要求极高,天生就是高污染冶金行业的死对头,结果两人之间因为归还地盘的事情争执了数次,最终把官司打到李远玲那边。
    李远玲对这事也是头疼无比,若非燃机实验室在长白岛那边大肆建设,打算日后把生产、组装、测试等部门都搬到河对面的长白岛上,南湖科技园只留下纯粹的研发部门,怕是苏良宇早就上门提及污染等问题了。
    可这种事情李远玲又不能撒手不管,把自己儿子丢出去做挡箭牌,无奈之下只好在中间和稀泥,结果每逢科技园开全园范围的会议,冶金和芯片两个部门都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上一翻,搞得李远玲头痛欲裂,烦恼无比。
    “南湖就这么一点地方,哪有空地给海平当跑道用。”苏良宇果然接过话题。
    “海平要是进驻过来不用说我们,怕是连东大都得搬家。”苏良宇笑着说道。
    “我啥时候说要把跑道修到科技园了,我只是说找块空地建办公楼,老苏你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梁海平也笑着说道。
    “建楼这事可不归我管,你问大少好了,我记得大少可说过,南湖科技园不管从哪栋建筑出去,都得看到大片的植物,绝不允许直接目视某幢建筑物的全部外表。”苏良宇毫不客气的把问题推到了梁远的头上。
    “老苏,你刚刚说大会议室有人开会。是你们那边在开么?”
    关于冶金和芯片两个部门的争端,说到根子上,还是梁远以前和梁海平说的,我在东大要混好多年,可不想看到对面光秃秃一片,李远玲早就拎着梁远的耳朵抱怨过无数次,这种事情梁远当然是避之不及,赶紧明智的转移了话题。
    “小远,别跑题,小叔和你可是说真的呢。南湖这边离桃仙机场也近。把商飞总部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这事可不光我一个人这么认为,你宁姨打算把联航的办公地点修在附近。”
    听梁海平这么说,梁远登时头大了一圈。商飞和联航要是真把总部放在这边。科技园就不要搞科研了。这两家一个是涉及行业众多,一个是服务性企业,都属于人潮涌涌型的企业。
    “嘉嘉。我小叔说的不会是真的吧?”梁远转头问身边的少女。
    “恩,妈妈是有过这样的想法,在家里妈妈对科技园大师傅的水平夸过好多次呢。”小丫头果然称职。
    “过几天有空小叔和我去附近的浑河边转上一圈好了,不过科技园里边小叔暂时还是不要想了。”梁远苦笑着说道。
    “只要食堂能统一,距离稍远些也不是什么问题。”梁海平笑眯眯的说道。
    “今天刚好大少回来,我们开会也算没白等。”成功捍卫住地盘的苏良宇,赶紧把话题扯离了这个方向。
    “老苏,等我做什么,计算机硬件对我来说无异于天书,你们的技术会我可不想参加。”停顿了片刻,梁远有些惊讶的继续说道:“老苏,你可不要告诉我,说今年的科研经费已经花完了。”
    “哪能呢,我们又不是搞冶金的,无叶电风扇和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带来的收益就够我们花上一阵子了,总部拨下来的预算还没动用呢。”苏良宇顺口把朱立国拉下了水。
    去年冶金实验室半年花光全年预算的事情,在远嘉的研发体系中已是人尽皆知,类似刘文岳、祁连山这样的核心高层还好些,知道朱立国的工作和李远玲的工作关联至深,冶金实验室在耐热合金方面的大规模技术突破随时都可能发生。
    不过对于一般科研人员来说就不一样了,冶金实验室去年年底最终结算时,累计的研发费用高达9000多万,差点过亿,不过盘点成果时只拿出了两个半成果——两种镍基的耐热合金和一种钼系耐磨的合金钢。
    其中耐热合金达到了研发前预计的性能,而钼系的合金钢只达到了预计性能的百分之六十五,最多算个半成品,而成品镍基耐热合金的应用范围极为有限,除了李远玲领导的华晨动力,暂时还看不到在别的企业或部门的应用前景。
    虽然芯片、冶金、燃机三个部门已经改组成独立的公司,不过研发部门依旧都在南湖科技园内,科技园的食堂,健身场所,休息室,图书馆等附属建筑都是三部门共用,大家基本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偶尔闲谈各自的工作时难免会冒出冶金那边花钱第一,成果末流的“杂音”。
    特别是芯片和冶金之间还有着地盘之争,结果两部门的研发人员遇到一起,难免会扯上几句,虽然离吵架很远,不过彼此间的关系也肯定算不上融洽。
    听着苏良宇下意识的提起朱立国,梁远不由得哑然失笑,说道:“老苏,因为你和朱教授争地皮的事情,年前那会我还被我妈修理过,虽然短期内科技园的地方还够用,不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个远嘉研发机构的膨胀是一定。”
    梁远放下手中的酥油饼,思索了片刻又继续说道:“我记得去年罗罗来参观时,我妈和爱德华兹闲谈时曾说过,以后长白岛那边的生产基地建起来,打算修个码头和南湖科技园越河相连。”
    李远玲的幼年和少女时代都是在江南度过,对江南的小桥流水、古镇河溪喜爱异常,这些年虽然嫁鸡随鸡跟着梁江平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生活,不过也时常同梁江平和梁远提及家乡的景色。
    爱德华兹提及的修建码头,用渡船维系长白岛和南湖科技园之间的交通正投李远玲所好,平时在家里李远玲和梁远也不止提起过一次。让梁远好好规划下南湖科技园的后续建设,看看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而且乐高戏水乐园那边今年就会投入营业,假如我没看走眼的话,乐高的二期工程肯定会提上日程,届时戏水乐园项目肯定会涉及到室外娱乐设施,我想索性把长白、南湖、乐高二期连同科技园后续的扩张地点用水路联系起来,疏通南湖联通浑河的运河河道可比修桥修路省钱多了。”
    “嘉嘉、菲菲,你俩谁去和宋姐要张盛京的最新版地图过来。”梁远扭头对两个小丫头说道。
    片刻过后,宁婉菲拿着一张一比五百的大比例盛京地图走了进来。
    两个小丫头把地图平铺在梁远身前的茶几上,然后伸着雪白的皓腕一左一右的压住地图的四角。忽闪着水润的眸子看着梁远。
    多年相处而来的默契。梁远哪能看不出两个小丫头正满肚子疑问,对苏良宇和梁海平招了招手示意两人过来,然后看着半蹲在茶几两侧的两个小丫头问道:“你们两个想说什么?”
    “小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