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第101章还算满意的交换[2]

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扔到了梁远刚在香港成立远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头上。
    “由他们出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燃气轮机动力总成,然后和东北机车厂合作生产燃气轮机车,车厂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动力总成完美的集成到机头上去。”
    八七年的铁道部远不像后世那般保守、顽固,很有些海纳百川的姿态,铁道部高层甚至还在考虑引进外资加速国内的铁路建设。
    “这些年车厂挣扎求存,在路外积累了不少人脉,燃气轮机车的技术来源。资金来源刘部长和赵总师放心,只要国际形势没有重大变化基本是板上钉钉。”
    八十年代的港澳侨胞还是非常吃香的,这种大事在刘智高、赵铁民看来,梁海平不可能信口开河,两个人哪能想到。和他们打交道的根本不是眼下还十分憨厚、直爽的梁海平,而是奸猾似鬼,胆大无比的梁远。
    该交换的意见都交换了,双方也没有根本性的分歧,谈话的气氛越发融洽起来,梁海平又乘机述了一顿车厂的苦楚。刘智高和赵铁民也大义凛然的表示,对车厂未来的工作一定多加指导,纳入到铁道部的发展规划中来,未来车厂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部里一定大力支持云云。
    双方才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梁海平才按梁远的说法提出车厂技术力量不足,希望部里能派出精干人员,来本溪共同推进243型电力机车的国产化工作。
    至此,刘智高和赵铁民来盛京路局的目的算是成功达成,不仅把部里眼馋的243型电力机车技术搞到手,还把新崛起的东北机车厂拉到了自己这边。
    接下来的日子刘智高、赵铁民如期回到了北平,二人没有失言,在新一期的人民铁道报上,关于燃气轮机车的文章呼呼的冒出了一大批,从自主研发到力主引进更是吵得不亦乐乎,而适合燃气轮机车牵引的青藏铁路的二期工程也被频频提及。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和25S双层车底下线时,只得到了一块豆腐大的报道不同,243型电力机车被人民铁道报做起了连载,从民主德国正在在广深铁路上运行的24型车底讲起,先高度赞扬了进口的24型车底这些年在国内的优异表现,然后才提及243型电力机车是民主德国最新研发的高速型机车,营运时速可达140公里/小时,在未来甚至有提速至160公里时速的潜力,报道最后还提到第一台国产的机车243型机车已经下线,目前正在北平环线做实验云云。
    梁远和梁海平看着这份人民铁道报只能相顾无言,摇头苦笑,倒是梁海平对铁道部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十二月十六日,盛京路局的首年度第一笔25S型车底租赁款,三点二个亿人民币打进了联合银行的帐户,以林建的稳重还是有些情绪激荡的给梁远这边来了个电话,说了这件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个编组的25S型车底全部下线,在苏家屯编组站组成整列之后,在哈大铁路上高强度的跑了三天,光大连就跑了六次,25S型车底的质量一如既往的稳定,松了一口气的刘长河把梁海平叫到路局,两个人整整闲聊了一下午,刘长河最后还表示,东北机车厂将来若能成功产出燃气轮机车,只要自己没退居二线,肯定会大力支持。
    近期一直焦头乱额准备考试的梁远,听梁海平说完心情愉快了不少,刘长河肯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和梁海平闲聊,代表着其打算发展和梁海平的私人关系,意味着刘长河对东北机车厂的未来十分看好,这个消息对于梁远来说比和部里扯上关系重要的多。毕竟老梁同志可是刘长河货真价实的下属。
    “将来老梁同志搞不好还得指望我们升官发财呢。”梁远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我把你的那些小心思拿出来,和你爸商量商量怎么样?”梁海平笑着问道。
    看着梁远迅速垮下来的脸色,梁海平哈哈的大笑起来,说道:“1月1号辽东半岛号正式营运,看小远你的这些天的情况,这个热闹估计是掺和不上了,不过5号你最好抽出些时间,刘长河打算介绍一些铁路信号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去本溪老厂,和我们探讨25S型车底后续改型的一些自动化项目。”
    “我估计你和老苏都会对这个感兴趣的。”梁海平肯定地说道。RS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