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第97章逆历史潮流而动[2]

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梁同志代表车厂去部里了,我爸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明儿就会打报告让部里恢复直辖的,就算部队那边有些疑虑,我爸也肯定会找宁叔摆平的,这简直太可怕了。”
    “好不容易把厂子折腾上正轨了,在交给部里那些王八蛋,不出五年厂子还得半死不活的,到时候小叔你还得翻出军大衣去干押运啊,小周叔叔你说是吧?”梁远还没忘拉拢一直给老梁同志当司机的周恒。
    车厂的职工对部里的怨气一直都很大,老一辈职工更是亲眼看着铁道部逐步收缩投资与扶植力度,一步步把厂子逼到破产边缘的,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大方向的产业调整干自己屁事,踹了自己谋生饭碗到是真的。
    周恒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说道:“小娟不止一次和我说,最好就是梁厂长一直当厂长,把厂子彻底独立出去,否则上边心血来潮,再来一次分家什么的,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职工。”
    大部分人都是最普通的经济动物,通过几次薪酬调整之后,厂子的风言风语早已消失无踪,与车厂同城的两大钢企,一线职工的工资基本在50元/月,而车厂做环卫保洁的都能开到60元/月,数着实打实到手的票子,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恍若又恢复了五十年代央企大厂的气派。
    前些时梁江平还说过笑话,车厂职工去工农路买菜,摊主都是直接拿最好的,然后加个五分一毛的卖掉,搞得穿着同样路服的车务段全民职工怨声载道,然后有人去找梁江平提意见,认为车厂职工扰乱物价,希望段里能出头治理。
    现在梁海平在车厂的地位如日中天,车厂职工最怕的就是段里不守信用,把梁海平撵下台,把企业重新收回段里管辖,到时候开着和全民一样的工资,那可就亏大了。
    “不要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梁海平说道“小叔才不相信你不舍得243型电力机车呢,赶紧说说你的鬼主意,连小叔都瞒了这么久。”
    虽然梁远和梁海平说了无数次这台机车是未来什么的,从实际的态度来说,梁远对243型电力机车还真没怎么上心,电力机车的构造远比25S型双层客车复杂,很多机车部件都是从〖民〗主德国进口的散件。
    第一台243型电力机头除了转向架、轮对、机车骨架、外壳这几样国产化了,剩下的电气设备、动力系统等部分都是组装的原厂散件,梁远除了关注一下243型机头的空气弹簧,和那套不太成熟的机车多单元微机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进度,对余下的部分根本就是不闻不问,梁海平早就猜到了梁远另有谋划。
    “小叔,不是我瞒着你,而是我还没想好到底选择哪个阵营?”梁远有些愁眉苦脸的说道。
    “小叔应该知道铁路牵引机车现在分为三大类,蒸汽,内燃,电力,蒸汽是注定被淘汰的,这个我们可以忽略掉,剩下的就只有内燃和电力了”
    “早就发现你对243机头不上心,小远打算以后搞内燃机车?”梁海平问道。
    梁远摇了摇头。
    “那是引进你说的那个西德的120型电力机车?”
    梁远还是摇头,看着梁海平疑惑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在内燃和电力之外,还有一种动力的机头也曾经蓬〖勃〗发展过。”
    在五、六十年代,石油化工行业还没发明石油裂化工艺,当时廉价的重油类似于炼油厂的废弃物,而燃气轮机向来以燃料适应性极强而著称,因此,当时的燃气轮火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那个年代,美国生产出了世界上单机输出功率最大的铁路机车,输出8500马力的联合太平洋铁路燃气轮机车,可以单机牵引吨的重载编组。法国研发出了型高速燃气轮动车组,采用五辆编组时,最高时速高达318公里/小时。
    虽然当时的燃气轮机车在客、货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机车动力都采用了简单循环的开式燃气轮机组,燃机的热效率都在25以下,只是依仗燃料价格低廉,才在机车动力上获得了立足之地。
    等到六十年代后期石油化工行业发明了裂解工艺,可以在重油中提取汽油之后,燃气轮机车的燃料价格逐年上升。
    失去燃料成本优势之后,燃气轮机车的高噪音,排放高温尾气,低负荷运转时燃油效率低下等弱点暴露无遗,使得燃气轮机车迅速的销声匿迹。步入七十年代之后,铁路机车的动力系统又恢复了内燃、电力双雄鼎力的情况。
    梁海平明显在机头上下过功夫,听到梁远提及燃气轮机车连连摇头说道:“大同机车厂曾经搞过两台燃气轮机车,长征1,2号,后来一台爆炸,一台烧毁,那东西根本就不适合做铁路机车动力,小远,你这根本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