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挑好莱坞》正文卷第1212章销售火爆的影碟机

单挑好莱坞最新章节目录
   早在1996年的时候,总局就颁布了关于合拍片的一些规定和条例。
    不过,那个年代内地电影市场还非常的弱小,没有哪个外商愿意进入内地市场搞电影。
    改变是从2002年开始。
    来自《英雄》。
    《英雄》的出现,打开内地电影市场的大片时代,让无数个已经改造成KTV、夜总会的电影会又纷纷开业,再加上港府电影市场完蛋,电影人纷纷北上……
    合拍片骤然就增多了。
    不过,这个时期的总局并没有做出一些明确要求,合拍片成了很多港商绕开政策限制的一个赚钱法门。
    外片在内地的分账是15%,合拍片的分账却能高达43%。
    第一批北上的港府电影人,实际上都是在钻政策的空子,随随便便的找几个内地演员和内地工作人员,把他们当牛做马的使用,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想玩就玩、想甩就甩。拍出所谓的合拍片,然后坐享43%的分账。
    领导们也知道这种电影乱象,但他们却有意放纵,给那些外来电影人和投资商钻空子赚钱的机会。
    有了利益空子,才会吸引更多的电影人来内地。
    随着《花木兰》的成功,一切就不一样了。
    中美合拍,投资1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都拍出来了,这就是实力的展现!这就是内地电影市场潜力的体现!
    总局的底气足了,手段也就硬了。
    连全球大卖的好莱坞大片都拍过了,而且是在正规程序下完成的合拍片,那些不正规的合拍片,也就该废除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秩序,该好好管一管了!
    领导们也不再拖沓,很快就拿出了最新的关于合拍片的相关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合拍片里的中国演员,不能不低于50%!如果有特别的情况,得申请总局的批准。
    对中方来说,《花木兰》可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方方面面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当然,最感谢的当属新环球。
    这次又提出了合拍片的建议,就是想把这条中美合拍的路坚持走下去,通过好莱坞模式来带动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包括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的推动特效产业园、动漫产业园、影视拍摄基地等电影相关的产业发展。
    一时间,电影气势如火如荼。
    这次的这个项目,讲的是中国海军的撤侨行动,这是能壮国威的一部电影,如果拍好了……一定能在华语地区超级大卖!
    不说其他,各级机关单位都要组织集体观看,这就是票房的保障。
    不过,唐恩这边有点犯难。
    合作拍一部彰显中国海军力量的电影?有点犯忌讳啊!
    现在的新环球处境本来就很敏感,这雷可不能乱踩。
    要不推荐给华纳?
    华纳的在华投资也不少呢。
    没想到,过了没几天,中方就传来信儿了,说合拍提议取消,项目被毙掉了。
    总局这边审核过了,军方赞同、民政认可,可是外交部那边给否了,认为这部电影不符合国家外交政策。
    这个电影讲的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中国海军保护侨民免受伊拉克炮火打击而展开的撤侨的行动。也就表明了,伊拉克是入侵方,萨达姆是大反派。
    可现在的国际局势是美国在伊拉克打仗,在抓捕萨达姆呢。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反对这场战争。
    这部电影要是拍出来了,这不是暗暗表示美方是在打击大反派吗?这可不行。
    第二次合作没能达成,唐恩就暗暗庆幸。
    审查这种事,各国都有。
    就算那边通过了,好莱坞这边也得毙掉。
    虽然电影合作未能达成,但新环球的对华合作,已经开始越来越丰富,比如……杜比实验室的订单!
    随着蓝光光盘的正式面世,第一批蓝光影碟出现了,哥伦比亚影业的全部电影,都会独家推出蓝光格式的高清碟。
    这标志着蓝光和HD-DVD的高清格式争夺,正式打响!
    新环球目前是HD-DVD的阵营,不过,合同马上就到期了。
    蓝光的成本更低,索尼的实力更雄厚。
    如果不出意外,等合同到期之后,新环球也要转投蓝光阵营。
    新的高清格式出现了,这就必然会引起产业变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影碟机。
    过去的这一个月,新环球出手很重!
    买下了全美几乎所有的电视台超过3%收视率节目的广告权,包括金球奖、格莱美、奥斯卡、超级碗的广告位,新环球全部拿下!
    还有雅虎、MSN、、、美国在线、奈飞、烂番茄等网站,以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热销大报。
    广告费就高达2.5亿美元!
    宣传的就是功能超级强大的杜比影碟机!
    可以播放普通DVD,可以播放HD-DVD,也可以播放蓝光光碟,甚至还可以玩一些DVD游戏。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杜比影碟机就是当下全球功能最强大、兼容性最好的影碟机!
    该款影碟机于半个月前在北美上市,然后在一个月内,全面的铺向全球市场。
    现在,唐恩拿到了报表。
    过去半个月,杜比影碟机的北美销量,高达95万台!
    分管销售的副总裁科林·格林非常的振奋,向唐恩慷慨激昂的汇报:“老板,影碟机已经卖疯了,我们收到了海量订单。除了仓库和经销商手中65万台的存货外,我们在北美地区至少还缺货50万台!”
    影碟机的计划,唐恩已经筹备了好几年。
    现在产品终于面世了。
    经过一系列洗脑似的营销和铺天盖地的宣传,杜比影碟机终成一代爆款产品,销售的火爆程度不比前几年ipod面世时候差!
    可是,价格完全不能比!
    杜比影碟机官方售价1299美元!
    的售价只有十分之一。
    自HD-DVD这个高清格式发布之后,唐恩就一直在关注影碟机市场,他很了解这块市场。
    -DVD的高清影碟机面世两年多了,全球总销量超过了380万台,其中北美地区销售了180万台。
    没错!
    两年时间,所有各大品牌的HD-DVD的高清影碟机北美总销量才180万台!
    均价1000美元,总销售额18亿美元!
    现在杜比影碟机一经出现,立刻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横扫影碟机市场。
    光是北美一地的半年订单,就超过了200万台!
    预计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有更多的普通廉价DVD影碟机的消费者,开始进入了高端市场,购买可以观看高清影碟的杜比影碟机!
    没办法,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款既可以播放DVD,也可以播放HD-DVD,也可以播放蓝光的影碟机!
    一机在手,可以拿下全部格式!
    美国人民很懒很无知,乱七八糟的影碟格式,能把他们逼崩溃。
    杜比影碟机为他们解决了麻烦。
    不论什么样的格式,杜比影碟机都能识别,都能播放!
    这是影迷的刚需产品!
    不可或缺!
    甚至销售部和消费品部做出大胆的预估,杜比影碟机在本年度的北美销量,将会超过300万台!总产值达到40亿美元!
    除了那些售价50美元的中国制造的超低价影碟机,杜比影碟机将会统治影碟机的高端消费市场!
    “1299美元的定价,没问题吧?”
    这是唐恩钦点的定价,他很关注。
    科林·格林道:“没问题!短期来看,的确有很大一批消费者望而却步,但是没关系,杜比影碟机目前还处于缺货抢购阶段。有消费能力和狂热影迷都不会在意这点价格差。跟过去的高清影碟机相比,我们的功能要明显强大。”
    唐恩道:“半年之内,同样功能的影碟机一定会出现!”
    影碟机这东西没什么技术,也没什么专利。
    杜比影碟机一出现,同行们肯定都会买回去拆开研究,然后很快就能生产出类似的产品出来。
    科林·格林深以为然的道:“的确如此,事实上并不需要半年,3个月就够了。我们只有3个月的垄断期。”
    唐恩就点了点头。
    他是电影内行,硬件销售这方面……就不瞎指点了,他提出了高清影碟机战略方向,其他的工作就让更专业的人去处理好了。
    唐恩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报表,非常满意!
    杜比影碟机在美上市13天,总共卖出了95万台!
    售价1299美元!
    总产值12.3亿美元!
    当然,这笔钱不可能都属于新环球,还包括成本。
    唐恩手中拿到的就是成本报表。
    每台杜比影碟机的材料费185美元,组装费8.5美元,专利费45美元,科研人员的分红费4.8美元,经销商手中的利润20-30美元,以及平摊到每台机器上微乎其微的运输费和保险费……
    林林总总下来,在美国销售的一台杜比影碟机的成本不会超过300美元。
    相比于1299美元的零售价……也就是说,每销售一台杜比影碟机,新环球可以赚1000美元!
    销售95万台,就等于入账9.5亿美元!
    要知道,先期杜比实验室为了研发影碟机,研发经费才8000万美元,谈判、技术支持以及各项产权收购支出也才1.2亿美元,再加上2.5亿美元的广告费……
    好嘛!
    仅仅过了半个月,新环球在影碟机项目中,就已经净赚5亿美元!
    按照目前北美200万的半年订单,新环球单从北美一地,就能赚15亿美元!
    谁说实体经济不赚钱?
    关键是找没找对方向!
    这产品利润回报率,比华尔街的金融游戏还高!
    毫无疑问,这笔大生意的成功,会让新环球的每一个股东都对唐恩俯首帖耳,心悦诚服。
    这位大老板,可不仅仅能玩转好莱坞。
    在硬件市场,也有独到的理解和眼光!
    作为新环球第三大股东的杜比家族,也能挺起胸膛,直起腰板了。
    唐恩看着这份报表,很是满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