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富二代》正文卷第345章就坑你了,怎么的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最新章节目录
   姚衣带给天京家长们的是喜,带给中介公司的只有惊。
    墨远泉坐在办公室里,盯着小学选址的消息,大脑一片空白。
    从一个中介销售起步,摸爬滚打到今天的地位,墨远泉深深知道天京喧闹如画繁华之下,蕴藏的奸邪黑暗却并不少。
    墨远泉会养成剑走偏锋,不择手段的性格,也和他在天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记得自己公司刚有起色时,就被张朝音不由分说的带头封杀,黑道白道各种敲打。
    有一段时间墨远泉穷的连方便面都吃不饱,这对身为归国学者的他而言,堪称奇耻大辱。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咬紧牙关,每日摆出笑脸上门推销。
    那段艰苦的岁月,是墨远泉心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他心中的痛。
    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苦楚,也永远保持警惕,天京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就会翻船,所以需要步步为营,踏实做事。
    可现在姚衣的做派和收获的成绩,完全违背了墨远泉这些年悟出来的生存哲学,让墨远泉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难道我这些年来,走的路线完全是错的?
    墨远泉念头才起,立刻调整好了情绪,将这一丝疑虑抛诸脑后。
    后悔的事情,等到失败之后再慢慢总结,此时他的重心,依旧是在二手房源转让获利上。
    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如果资金足够,他墨远泉也可以和国防大学谈一谈,自己弄一个学术圈出来。
    墨远泉是资金匮乏,张朝音等人则各有情况。
    有的舍不得出钱,或者是自己做不了主,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机会从手边溜走。
    ……
    北宫鋆走向公众,变相帮助姚衣完成了打造学术圈的承诺。
    姚衣主动联系区委领导开始着手学术圈周边环境开始改善。
    雷副书记很干脆,直接在凤栖园旁设置了一个街道办事处。
    “学术圈概念既然是我们房山区的招牌,那就一定要认真小心的孵化它,我们已经向市府汇报,这个办事处会直接挂在陈秘书的名下。”
    陈亭悟是天京市府内排名第三的秘书,年轻有为,和尹如松一样都是实干派。
    “姚总,你的名声起的很快,现在就连市府也开始关注你了,这是好事。要知道,陈亭悟秘书听到这里设置办事处,主动要求挂靠,以他的性格而来说,这可是不多见的举动。”
    雷副书记笑吟吟的说道:“所以,咱们一定要将这里的事情处理好,这样咱们的‘学术圈’概念,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雷副书记对姚衣十分满意,也委婉的提醒对方。
    姚衣在尚京市给尹如松帮了不少忙,做了不少实事,形象口碑很好,这方面加了不少分。
    “书记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顿了顿,姚衣笑道:“听说书记想要在凤栖园附近建设一家医院?”
    雷副书记道:“医院只是开始,一旦这些开发商楼盘开工,公交车线路也必须规划,甚至连加油站的选址也要修改,自来水,供电,以及派出所机构,这些都需要慢慢协调。”
    雷副书记的支持态度十分强硬,一直将周边乡镇的资源挪向燕山周围,大大有利学术圈的成型。
    他相信姚衣,更相信自己的眼光和能力——学术圈项目如果真的成功落地,将会是他担任副书记时最耀眼的政绩。
    雷副书记道:“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很多事情还需要姚总这样的年轻人去做。实际上,医院也只能先将项目书拿出来,资金方面还有缺口,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
    姚衣沉吟了片刻,忽然开口道:“公立医院应该是可以入股的,对吧?”
    ……
    两天后,陈亭悟在雷副书记陪同下,对学术圈项目进行考察。
    很快,这位秘书大人发现了事情有趣的地方。
    “姚衣入股了公立医院?”
    陈亭悟不由莞尔:“他就那么急,连政府拨款的时间都等不了?”
    为了加速医院修建,姚衣直接投了一亿作为建设经费。
    甚至为了解决医院人手问题,他直接联系尚京医学院的学生来天京工作。
    唯一的交换条件,便是天京户口。
    对于房山区这种新建区来说,天京户口本来就是用来招揽人才的资源,现在姚衣出钱又出人,反而是帮了雷副书记大忙。
    “陈秘,这是姚衣对学术圈的构想,您请看。”
    雷副书记将厚厚一叠文件送到了陈亭悟面前,后者将所有构想看完后,面露一丝凝重,沉声道:“这些构想既贴近实际,又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还能唤起大家对学术的尊敬,不错,写的真不错。”
    雷副书记适时开口道:“说起来我们房山区倒是占了不少便宜,要不然我给姚衣颁一个区先进个人,然后帮他减减税,陈秘您觉得呢?”
    陈亭悟笑道:“一个区先进个人算什么荣誉,真要拿出去,反而会让人笑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这样吧,回头我向市领导汇报一下这件事,争取给他弄一个十佳青年企业家的称号,也算是对得住他这段时间的辛苦。”
    “还有,既然他能从尚京医学院弄来毕业生,其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可以弄一点过来,毕竟到等学术圈成型,人才越多越好。到时候我们可以在这里设置大型人才交流市场,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力,将房山区建设得更好。”
    “老雷,你把好关,这可是你的好机会。”
    被拍肩膀的雷副书记连连点头,笑道:“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一个又一个工地开挖地基,整片区域都在姚衣的推动,更多人的倾力配合之下从死气沉沉变得热火朝天。
    对天京这城市而言,推行一个新区是何等庞大的项目。
    谁也不曾想到,竟被一个商人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给弄出来了!
    虽然有人暗中指责姚衣没做好商人本分,干涉太多,但偏偏仔细想去,他所提出的这些计划简直完美到无可挑剔。
    再换言之,即便今天他不提出来,等一两年,等天京市府聘请大量专家学者进行完整的调研之后,依然会得出这个结论,推行如此政策!
    没人知道姚衣的脑子究竟怎么长的,但结合他在尚京全力支持智能港口项目的过往事迹来看,他似乎拥有窥破现象看本质,直达万物核心的敏锐洞察力。
    如此人才,不扶不行!
    何况其父还是姚起,算得自己人。很快,姚衣获得了一系列奖励。
    个人名义上的“天京十佳青年企业家”,有专门的证书和奖杯。
    要家网则被纳入天京高新企业,拥有了一定程度减免税务资格。
    这意味着他将天京这块新地图给打穿了。
    姚衣受到电视台邀请,连续出席了十几个企业类节目,名气再次提升。
    虽说不上家喻户晓,可也算能在天京混个脸熟。
    随着时间推移,第一批入驻燕山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商的楼盘已经开始动工,而房价一路坚挺,预售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是分分钟赚钱赚到手抽筋的节奏。
    在如此恐怖的利润刺激下,不断有开发商向姚衣递出橄榄枝,想让姚衣打造第二个学术圈。
    很多公司想模仿姚衣的操作,试图在天京和要家网分庭抗争。
    可他们一没有姚衣在教育界的声望,二没有大学资源和政府背书,三没有雄厚资金,四不能豁出去,一直都在徘徊,错过了最好的入场时间。
    面对开发商的邀请,姚衣只是笑道学术圈项目还在开发中,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只要机会成熟,他也不介意打造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学术圈项目。
    趁着和开发商关系蜜月的劲头,要家网宣布了旗下中介公司正式营业的消息。
    原因竟然是其他中介不愿意使用要家网商用客户端的原因,无奈之下,要家网只能直接为大家服务。
    张朝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都绿了,连续砸了好几个手机。
    要家网来势汹汹,声望如日中天,代表着天京最新潮最先进的互联网销售模式,现在是摆明车马的要砸自家饭碗?
    如果让要家网成立中介公司,张朝音这样传统互联网中介恐怕就要倒霉了,其他实体中介一样落不得好。
    姚衣做事如此心狠手辣,滴水不漏,简直比自己还要老练,哪有二十岁年轻人的样子。
    张朝音与夏钟勒等人一合计,想要派出代表来谈判,愿意安装要家网的商用客户端。
    前提是姚衣得让一步,不要直接插手中介的事情。
    对此,姚衣表态让步可以,但是作为交换条件,要家网需要中介公司的所有数据。
    姚衣对中介市场有需求,可他更看重的是数据。
    只有整合了天京所有中介公司手头的数据,要家网天京分公司才能算是站稳了脚跟。
    夏钟勒沉吟不语,卫显军则直接表示不可能。
    谈判破裂。
    姚衣没有继续沟通的意思,只是留下了几句话。
    “我知道你们瞧不上我,我其实也瞧不上你们,但是作为过场,大家还是通力合作得好。”
    “你们如果不愿意接受我的条件,我会将我的门店开到到你们对面。”
    “我敢保证,在座诸位,你们每一家门店的对门,都会有我要家网的招牌。”
    “三个月内,我保证你们的业绩下滑百分之八十以上,半年内就关门喝西北风。”
    “相信我,我这么做,会有很多人鼓掌叫好。”
    ……
    世界有时候比你想象的复杂,有时候却又会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只要用心坚持,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并不算长。
    姚衣前期的充分准备,让他有了强势的资本,和从容应对的实力。
    所有的压力来到了对方的头上。
    墨远泉是第一个退场的。
    对姚衣最为了解的他早就未雨绸缪,打着对抗姚衣的幌子,利用‘929’规则成立房地产交易公司,在天京一连开设了十家中介门店,试图通过中间商赚差价的方式累计资金,以免被姚衣一口吞掉。
    在他看来,姚衣现在气候已成,处于强势期,和姚衣对抗除了增加风险外,没有任何好处。
    赶紧扩大公司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