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第二百七十七章行冠加弁上

贞观大闲人最新章节目录
   ;李素只觉得自己的家越来越神秘了。
    双腿盘坐在蒲团上,李素托着下巴盯着祠堂里唯一一块牌位,高高的供台上,牌位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示出这一家的人丁何等单薄。
    所谓“斋戒”,就是绝食,天内除了清水,别的食物都不能碰。
    李素的性格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坐在蒲团上眼睛四下环视,寻找能偷溜出去的地方,门也好,窗也好,甚至一个洞也好,可惜李道正死心眼了,把门窗全都封得死死的,难道他不担心天后的冠礼变成儿的丧礼吗?
    李素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办法,只好暂时死了心,抬头望着供台上的牌位,思绪又迅速转到另一个方向。
    他来到这个年代只不过一年而已,这一年里听到关于老李家的家世的议论并不多,将乡亲们口中零零散散的闲言归纳总结一下,只能得出寥寥几条单薄的线。
    首先,李素的爹娘是十多年前迁居到平村里,在这之前,李家是什么来,村里没有任何人知道。
    其次,李素的娘亲脾气很温柔,迁来后似乎很少与村民来往,几乎足不出户,村民对她很陌生,在这个相对开放的年头,只有大户人家的闺女才有如此良好的教养和足不出户的习惯。
    还有就是村西边那座孤坟,静静地堆在一片凄凉的荒原里,仿佛远远眺望着古都长安的方向,以及坟前那对明显逾制的石马……
    疑点多。可是线乱,李素试着归纳起来,却发现拼凑不出一条完整的主线。
    …………
    关进祠堂半天,时已入夜,祠堂外只听得风声呼啸,老树的枯枝在寒风里摇曳,倒映出一条条诡异的暗影。
    祠堂里很安静,李素肚饿得不行了。不得不起身满屋转悠,寻找能溜出去的缺口。
    正在犹豫要不要使个笨法从墙上挖个洞溜出去时。屋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李素急忙回蒲团上装模作样坐好。
    门外的如意铜锁被打开,李道正提着白皮灯笼走进来,另一只手里拎着一个木食盒。
    见李素乖乖坐在蒲团上,李道正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转过身小心把门关上,然后打开食盒,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在祠堂内迅速弥漫开来。
    “娃儿,吃吧,小声点,莫让家里下人听到……”
    李素眼睛冒着绿光,抓起食盒里一根烤野猪后腿使劲啃了起来,两口便吃得满嘴油光。
    “爹。不是说斋戒吗?为何还给孩儿送吃食?”李素捧着野猪腿吃得心花怒放。
    李道正哼了哼,道:“天不吃东西还不饿死了,读书人讲究的怪名堂多,受冠就受冠,非要斋戒。也不知谁定的规矩,皇帝陛下都不曾如此不讲道理吧?娃儿你莫管。放心大胆的吃,可不敢教人看见。”
    李素眯眼笑道:“爹。你坏规矩了哦……”
    李道正眼一瞪:“我又不是读书人,坏规矩怕啥?不吃东西饿坏我娃了咋办?不是我坏规矩,而是这规矩本来就是坏的。”
    李素笑道:“爹。您比读书人悟得更透彻。”
    见李素埋头啃着猪腿,李道正目露宠溺之色,叹道:“我娃长大咧,真的长大咧……”
    李素嘴里飞快咀嚼着,不忘朝老爹咧嘴一笑。
    今晚的李道正似乎感慨良多,有一颗多愁善感的艺老青年的心。
    “十七年前你刚生下来,当时……只比巴掌大一点,像一只粉红色的小老鼠崽……”李道正说着用粗糙宽大的手掌比划了一下,笑道:“生下来小咧,比别的婴儿都小,当时真怕养不活你,你娘亲难产,生下你便撒手走了,你没奶喝,我抱着你在村里到处窜,东家婆姨讨两口奶,西家婆姨又讨两口,村里胡地主家正在下奶的母羊也不放过,每日捧着一把粮食跟胡家换羊奶……娃啊,你是喝家奶长大的啊。”
    李素咀嚼的频率渐渐缓了下来,垂着头不吭声,眼眶却不知不觉红了。
    以前的他尽管不是现在的他,可父母恩情终归是一样的沉重,一样的厚实。
    李道正接着叹道:“日咋过得这么快咧?好像只是打了个盹,十几年就过去了,我娃也成年了,当初那个被我抱在怀里哇哇直哭的孩迎风就长,如今也成了读书人,堂堂正正受冠了,年岁快咧,恍恍惚惚,我的大半辈也过去咧……”
    李素红着眼,强笑道:“爹,您还年轻着呢,孩儿还打算给您续个弦,给您寻摸个黄花闺女当婆姨,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让您好好享受下半辈。”
    李道正笑骂道:“你这是为富不仁,爹这把年纪娶黄花闺女,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我李素的爹,配世间任何女人都绰绰有余。”
    李道正横了他一眼,哼道:“我的事你少操心,倒是你自己的事,到底打算咋办?”
    李素瞬间恢复饥饿状态,用油油的猪腿肉堵住了自己的嘴。
    李道正叹口气,道:“你和公主殿下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你倒好,在家里半个字都不提,我没聋又没瞎,真当我啥都不知道?娃啊,你长大咧,凡事自己拿主意,爹不便多嘴,你钟意公主,爹无话可说,可如今公主出了家,你与她再无夫妻缘分,娃啊,李家仅你一根独苗,下一代的香火全靠你了,喜不喜欢的,总归要娶一个婆姨生个娃吧?等你活过半辈便知,人生一世,活着不能只为情情**,许多事情比它更重要。”
    李素叹气。点点头:“爹,孩儿都懂。”
    “都懂,可还是不愿做,不愿失了你与公主殿下曾经的盟誓,宁愿背着不孝的名声,也不愿被人骂为薄幸郎,娃啊,你心里除了公主。多少可愿为爹想想?人生数十年光阴,历经无数事。这些事注定,不愿舍的,不愿要的,到最后终归被世情被人情逼得不得不舍,不得不要。”
    指着供台上那面孤零零的牌位。李道正叹道:“你爹我也年轻过,做过许多错事,这些事回想起来,有的很后悔,有的……至今不悔,你和你娘一样都是死心眼,当年的她也如你一样傻,要什么。舍什么,她总是拿捏不清,认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临死都说着不悔……”
    李道正不知回忆起什么伤心的事,眼眶一红。忽然住了嘴,起身走了出去。
    屋外呼号的寒风里。隐约听到带着颤抖的叹息声,如半生的岁月般越飘越远。
    ***************************************************************
    李素也不悔。
    若真能拿捏得清该舍去什么。该要什么,人生精打细算过得如此清醒,活着果真有意思么?这样的人最终不是成就了霸业的枭雄。便是大彻大悟遁隐空门的高僧。
    李素是凡人,吃喝拉撒,悠闲懒散,有点小正义,有点小贪婪,有懦弱的时候,也有无所畏惧的时候,偶尔,或许还会干点缺德事。
    这才是人,活生生的人,与平凡的世人毫无区别,不算高尚,也没卑微。
    这样活着挺好的,李素不悔。
    …………
    …………
    元旦,一年之始。
    古代没有“春节”的说法,所谓“春节”,那是一千多年以后的民国首先提出来的,在如今这个年代里,元旦就是春节,就算是过年了。
    元旦的说法可上溯千年,最早见于《晋书》,曰:“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一大早,平村的村口马蹄隆隆,隔老远便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人群,骑着马朝村里飞奔,身后扬起漫天的雪花,不时还能听到一阵阵豪迈的大笑。
    人群靠近了,村民们便感到一股凌厉的金铁之气,人群前方余骑部曲家将打扮,人人绷着一张铁石般僵硬的脸,目光扫过来,透出一股令人心寒胆颤的杀气,村民里有些也是当过府兵的庄户,一眼便知骑在马上的这些部曲显然是上过战场,手里多少攒着人命的杀才。
    部曲在前开,骑马飞驰而过,后面的却是几位谈笑风生的老将,为首一人穿着锦袍,戴着梁冠,打扮非常正式,另外几位穿得也很讲究,皆着华服朱冠,众人骑在马上,顾盼之间虎虎生威,仿佛一群猛虎下山觅食,有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村民们见之噤若寒蝉,纷纷避让一旁不敢正视。
    一行人骑马到了李家门口,隔着数十丈便纷纷下马,部曲们在李家门前雁形列队,朝众老将按刀行礼。
    李道正今日也穿着玄色锦袍,恭敬地站在家门外,见一众老将走近,李道正急忙迎上前几步,朝众人施礼:“乡野村夫李道正,拜见各位勋贵。”
    众将未及回应,程咬金却抢上前一步,很不讲究地一手搭在李道正肩上,大笑道:“哈哈,李老哥,俺老程与你可是老熟人了,何必如此多礼。”
    李道正被程咬金拍得直咧嘴,强笑着点头。
    穿得最正式的牛进达却横了程咬金一眼,笑骂道:“程老匹夫休得妄言,今日是李家娃受冠之日,非比寻常,老货犹须庄重,莫坏了礼仪,传出去被那些官们耻笑。”
    说完牛进达上前两步托住了李道正的胳膊,不让他给自己施礼,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笑道:“老夫牛进达,今日奉旨为你家孩儿受冠,幸何如之,既为你儿受了冠,你我亦是自家人了,李家老哥莫与老夫客气。”
    李道正神情有些局促,急忙道:“我家怂娃能得郡公受冠,正是我李家上下年之幸。高攀了,高攀了啊……”
    牛进达连连摆手:“莫说这生分话,老哥你生了个好娃啊,当初松州之战,你家娃一个主意救了多少关中弟的性命,成就我大唐赫赫威名,娃才十七岁已如此出息,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老夫能为此受冠,实是荣幸之至……”
    二人客气了一阵。接着后面的侯君集,段志玄等人纷纷上前与李道正见礼。
    李道正听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见礼时神情愈见惶恐,脑中却如被铜钟撞过一般嗡嗡直响。
    他没想到自己儿不声不响间,竟与这许多开国老将们攀上了交情。一个个国公郡公的,全是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今日竟穿得周正端庄全来参加儿的受冠礼,这等荣耀,世间几人能得之?
    奇怪的是,李道正的神情除了惶恐,更多了几分不安,与诸将一一见礼后。不停朝他们身后张望,发现再无名头响亮的开国老将上前与他结识,李道正的神情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诸将皆是玲珑人物,见李道正似乎在人群里寻找着什么,大家心下奇怪。却也不说破,若无其事地在门口寒暄了一番后。李道正领着众人进门。
小说推荐
  • 贞观闲人
    怕你们忘记,赶紧上来吆喝一声,我这辈子既写书又催票,过得挺不容易的。没收藏的没投票拜托收藏+投票啊!指着它们过日子呢。拜谢各位了
    贼眉鼠眼已完本
    最新章:新书《朝为田舍郎》已发,求收藏推荐!!
  • 贞观卖纸人
    问:穿越古代做什么生意最好。答:卖纸比较不错。苏曦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贞观初年,并且穿越长安成为乞儿。本书就是开局乞丐,全靠卖纸起家。这书有个群,你们觉得好就加一下
    只为了吃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五百零七章只相信自己
  • 贞观憨婿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
    大眼小金鱼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第785章添堵
  • 忆昔大唐贞观世
    大唐,一个史书上最具色彩,影响深远的朝代。此朝延后千年,山水之外,仍有“唐人”二字远扬。恨不得生于此世,愿种花万世荣光!现代雇佣兵误入历史洪流,没有皇城庇佑,不懂文道著作,唯一会的“你说,当初我为啥要作死去当雇佣兵?多学点化学知识不好吗”书友群
    余万篇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第四百九十章你终于回来了【完结,撒花!】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良田千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妻妾成群子孙多,长生不老总活着。现代草根宅男因为判官的失误,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万世人镜魏征,前有千古贤后的老妈,后有万世老魔程妖精。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唐贞观年,而他是这个强大帝国的太子殿下;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纨绔—皇二代(从他
    危险的世界连载中
    最新章:第六卷东征第一九八三章分化瓦解(下)
  • 贞观帝师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石肆已完本
    最新章:新书预告
  • 调教贞观
    那一年,天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菊花只是一种花,黄瓜和木耳也只是用来吃的。就在那一年,李安然来到了大唐。相对于其它穿越者来说,李安然是个幸运儿。他不但穿到了大唐,而且还能再穿回现代
    温柔已完本
    最新章:第720章利益最大化
  • 空降贞观
    赵云泽张开双臂,大喊道“老子是天杀的空降兵。大唐,接住老子”老子来了!腾飞吧,大唐!颤抖吧,胡虏!娇羞吧,美女!呀,最后一句怎么说出来了?太骚包了,这样不好!其实,人家赵云泽只是个诗人,很湿的人
    东篱泽已完本
    最新章:虎啸东北新书通告
  • 贞观五行劫
    炀帝穷兵隋鼎倾,群雄逐鹿终归李。玄武门变世民继,十六年后风云起。成王败寇漫相呼,何人执笔书败寇。休叹孤灯岁月短,万古正气尽可歌!写一部戏说的野史,述五段难解的情缘《贞观五行劫》共分五卷,前四卷独立成章,最后一卷群英齐聚〖第一卷水之卷《山花渐欲迷人眼:一无武技二无内力,一介山野小女子仅凭十分的天真行走
    伊真连载中
    最新章:〖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长安》第六十章唯愿与你共此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