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学霸》正文卷第六百九十章决策会

我的老师是学霸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百九十章
    踏进指挥大楼内。
    顾律在二楼见到了渤海隧道项目的总工程师郑淳。
    三年多不见。
    郑淳比上次见面的时候要苍老的很多。
    五十岁还不到的他,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
    可见……
    渤海隧道这个大工程,是让郑淳多么的心力交瘁。
    现今的郑淳,已经被评为华国工程院的院士。
    不过其本人倒是没有院士和总工程师的架子。
    见顾律进来,郑淳立刻热情的招呼过来。
    “顾教授,我们真的是好久没见了啊!”郑淳那充满疲惫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郑总工,好久不见!”顾律用力的和郑淳握手。
    “郭老那边的身体还好吧。”郑淳关切的问。
    郭院士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赶来这边这个消息,郑淳已经听说了。
    “没什么大碍,休息一晚就可以了。不过,等到郭老赶过来,恐怕最早也是明天上午了。”顾律开口解释道,“所以郭老先让我过来,看看是否可以尽些绵薄之力!”
    顾律抬头望向郑淳,“郑总工,渤海隧道施工这边究竟遇到什么麻烦了,这么着急!”
    “唉!”郑淳长叹口气。
    郑淳知道顾律目前还挂着渤海隧道项目技术顾问的头衔,所以就没有隐瞒,“事情是这样的……”
    ………
    时间回到五小时之前。
    年2月12日下午五点十分,郑淳带领团队完成了渤海隧道最终接头的吊装沉放,依据现场卫星、声呐的测量数据,接头的横向偏差只有三到四厘米,这个数据堪称完美。
    因为按照设计,最终接头横向偏差允许值是在7厘米之内的。
    按理说。
    到这,渤海隧道就算是可以宣布渤海隧道沉管端最后接头成功了。
    但郑淳并没有掉以轻心。
    他还在等待另外一个数据。
    一个名为“贯通测量”数据。
    这是一套以光学测量方法建立的测量系统所得的数据,也是最终将被承认的数据。
    而这个数据只有打开最终接头的钢封门后才能获得。
    但是。
    等了足足有三个多小时。
    郑淳还未等到‘贯通数据’报告上来。
    于是郑淳猜测一定是出事情了。
    “肯定出问题了”。
    郑淳拿起电话打给贯通测量的负责人,“怎么回事啊?数据出来了吗?”
    负责人在电话里吭吭哧哧:“贯通数据,偏差10厘米……12厘米……可能是14~15厘米。但沉管结构不受影响,滴水不漏。”
    显然,这个与GPS测量相差甚远的数据让负责人心有顾忌。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郑总工,我们经过多次的数据复核验算,两个数据相差得太远了,所以不敢上报。”
    郑淳紧咬着牙,“贯通数据的偏差究竟是多少,给我一个准确的数据!”
    “十,十七厘米……”负责人的声音显得颤颤巍巍。
    “艹!”郑淳摔下电话,大骂了一声。
    “在现场等我,我马上过去。”
    到了现场。
    郑淳亲自用仪器测试了一下。
    果然……
    贯通数据显示。
    隧道接头处横向最大偏差足足有十七厘米。
    而按照规定。
    接头处可允许的横向偏差为七厘米。
    这两者之间差了足足有一公分。
    看到这个数据后。
    郑淳沉默了。
    已经戒烟十几年的他,再一次夹着一根烟抽起来。
    一根烟抽完,抿掉烟蒂后,郑淳仰头望了一眼渤海海峡的夜色,拨通了几个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出事了。”
    由于时间正值除夕夜,项目组不少负责人都回家过年去了。
    短时间可以叫来的人并不多。
    技术型的负责人更是寥寥无几。
    比如说项目组的那位总设计师。
    早在沉管隧道完成最后对接之后,就乘飞机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去了,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赶回来。
    因此。
    被逼无奈的郑淳只能选择向就住在邻市的郭院士求助。
    但未料到。
    屋漏偏逢连夜雨。
    郭院士旧疾发作,暂时也来不了。
    只派了顾律这样一位小小的技术顾问过来。
    郑淳并不是看不起顾律。
    顾律的本事,郑淳在几年前的施工前讨论会上也见识过,算是未来可期,潜力无限。
    现在。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顾律这个潜力股究竟成长起来没有,那可是一个未知数啊!
    …………
    指挥中心这边。
    顾律听完郑淳的讲述,了然的点点头。
    原来郑淳所遇到的问题,是沉管隧道接头处存在误差!
    沉管隧道接头存在误差,这是必然的。
    毕竟接头对接是个相当精细的活计,尤其是还在水下。
    这几乎相当于是海底穿针。
    谁都无法保证可以百分百对准。
    存在误差是正常的。
    但这个误差的数值达到十七厘米的话,那就有些大了。
    不过……
    话又说回来。
    十七厘米这个数值并不是没办法接受。
    因为虽然接头处的横向误差数值较大,但按那位负责人所说,沉管结构并不受影响,不存在漏水现象。
    这就很让人纠结了。
    目前这个情况,你说是重新对接不是,不重新对接也不是。
    正因为如此。
    郑淳才会召集人过来商讨这件事。
    “跟我去会议室吧。”郑淳对顾律开口道。
    顾律点点头。
    …………
    会议室内。
    已经坐着有几个人。
    通过郑淳的介绍,顾律得知了这几人当中有设备提供商,齐东省和辽东省政府派来的专项负责人,工程监理,以及几位工程技术人员。
    整个会议室内一片压抑沉默的氛围。
    等了有一会儿后。
    又有几位人员先后匆匆的赶过来。
    郑淳抬起手腕瞅了一眼时间。
    已经是除夕夜晚上的十一点多。
    再过不久,就是大年初一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就不等其他人了,我宣布,决策会直接开始!”郑淳这样说着,拉开椅子直接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
    这是一场决策会。
    而决策的内容,当然是沉管隧道要不要重新对接的问题。
    【手工测量横向最大偏差17厘米,纵向偏差1厘米,止水带压接均匀,不漏水】
    这是摆在众人面前的数据。
    而选择的话,只有两个。
    重新对接。
    或者,保持原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