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学霸》正文卷第六百三十五章吴院士来电

我的老师是学霸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百三十五章
    次日。
    顾律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扫着邮箱里的邮件,筛选着符合要求的数学家。
    现在。
    距离正式的开题日期仅剩下最后十天左右的时间。
    而顾律也在近百份自荐的简历中,筛选出了符合要求的二十位数学家。
    按照顾律的预期。
    课题组的规模不能太小。
    几何-代数-拓扑这个课题实在是太大。
    人少人根本办不了。
    所以。
    三十人是最低要求。
    至今,顾律已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学家二十位。
    接下来十天时间,再找出十位数学家来应该是不成问题。
    这一点上,顾律并没有太大的担心。
    不过,问题是……
    三十位数学家的人数可以凑齐是没错。
    但顶尖数学家的数量,顾律还差上一位。
    包含顾律本人在内,目前课题组可以被誉为当世顶尖数学家的只有三人。
    顾律负责统筹全局。
    西蒙负责几何板块。
    亚力克负责拓扑板块。
    那么,还差一个人。
    顾律还差一位有足够能力的人,负责领导整个代数板块。
    可是……
    上哪里去找人呢?
    顾律认识的代数领域的数学家并不少。
    但当得起‘顶尖’二字的,就是一个都没有了。
    “唉!”
    轻叹口气,顾律发愁的揉揉眉心。
    要到最后,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让西蒙来个兼职,把代数这一板块也负责起来了。
    就在顾律这边唉声叹气的时候。
    顾律放在书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
    有人打电话过来。
    顾律瞥了一眼来电人。
    吴院士。
    打电话过来的是现任华国数学会的会长,吴院士。
    顾律迅速选择接通。
    “喂,吴老。”握着手机,顾律客气的开口。
    “你现在在哪呢?”吴院士笑呵呵的开口问。
    “在家呢。”顾律回答。
    “课题组那边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还算是顺利。”
    “那可是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一点都不简单,可要小心的应付。”
    “吴老,我清楚。”
    “呵呵,顾律,别那么紧张,我又不是过来劝你放弃这个课题的。-有些事,重要有人去做的。数学界想要臻至完美,构建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是必然的一步,而你,只是率先他除了这一步而已。”
    “那吴老,您这通电话打来是……”
    顾律可不信吴院士这通电话打过来就是为了和自己说这个。
    “哈哈,你猜的没错,我的确是有件事要和你说,放心,是好事。”吴院士那边哈哈笑着开口。
    顾律定了定心神,“吴老,您说。”
    “我听小包说,你的课题组那边现在很缺人?”吴院士开口问道。
    吴院士口中的小包,自然就是包松全。
    “普通的数学家不缺,虽然国家论坛上对我这个课题的评价好快参半,但是报名的数学家是不缺的。但是,在顶尖层次数学家这块,我已经找到两个人分别负责几何和拓扑这两个版块,但还是缺一位数学家,来负责代数那部分。”顾律没有隐瞒,如实回答道。
    “果真是这样啊。”吴院士那边喃喃了一下,接着开口,“我之所以给你打这通电话,就是为的这件事。”
    顾律双眼一亮,“吴老,您的意思是,您可以帮我找人。”
    吴院士笑着回答,“不是帮你找人,是我已经给你找到人了!”
    已经找到了?
    顾律愣了一下,接着面露喜色。
    “你现在不是缺一个人来负责整个代数板块吗,正好,我给你找的这位,完全可以负责起这个职位。”吴院士开口。
    “是谁?”顾律忍不住追问。
    “张炜!”吴院士没有卖关子,直接轻吐出一个人名。
    张炜!
    顾律脑海中迅速的回忆起关于这人的相关信息。
    对于张炜这个名字,顾律并不陌生。
    并且不用吴院士描述,顾律就知道吴院士说的这位张炜究竟是哪位。
    张炜,华国人,生于1981年。
    本科就读于燕大,研究生期间前往米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求学。
    目前,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任教。
    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以华国人身份取得米国正教授头衔的数学家之一。
    而按照辈分,顾律该称呼张炜一句师兄。
    毕竟,两人都曾就读于燕大。
    不过……
    和顾律不同,张炜青年时期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
    没有跳级,更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
    张炜用了八年时间规规矩矩的从学校博士毕业。
    毕业后,张炜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一位普通的小讲师,领着微波的工资。
    可以说。
    青年的时期的张炜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数学家,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再加上其本人就瘦小的缘故,甚至在学校里被当做透明人。
    但,张炜的这种境遇,在十年前开始改变。
    年。
    那时候,张炜三十岁。
    勉强算是迈入中年人的行列。
    而在这个而立之年,张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张炜放弃了钻研十多年的数论领域,转身投到代数的怀抱。
    没错。
    在进入代数领域前,张炜其实主攻的是数论方向。
    而之后的事实证明,张炜的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在将主攻方向换成代数之后,张炜之后的人生就宛若开挂了一般。
    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
    张炜接连发表了三项世界级别的成果,其内容包括群论,群表示论等。
    这三项成果,不仅让张炜跃居世界一线数学家的行列,并且让张炜获得了第一个世界级别的奖项,柯尔代数奖。
    再之后。
    张炜去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那个集结了全世界最多顶尖代数领域数学家的地方,并在其中占有占有一席之地。
    接着,张炜就开始了一边发论文一边领奖的模式。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
    张炜又有一项成果问世。
    那是有关同调代数方向的一篇论文。
    具体的顾律不清楚。
    但只是听说。
    张炜的那篇论文,差点直接让代数领域再多出一个下属分支出来。
    可以说。
    在代数领域。
    张炜配得上顶尖数学家的称谓。
    其实,要不是张炜的年纪已经超标,说不定,还有冲击一下菲尔兹奖的可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